老年人錯誤服藥方法
老年人應合理選擇藥物種類、數量和劑型。還要遵守醫囑,不能偏聽偏信、亂用補藥。這樣才能控制好疾病,最大限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老年人錯誤服藥方法
一、多種藥一起吃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病,需要服藥的種類也不少。但在同一時間內用藥種類越多,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越大。因此,開藥時一定要問清醫生,容易打架”的藥最好在服用時間上盡量間隔開。
二、偏聽偏信
許多老年人患病初期,都抱有希望盡早治愈的急切心理,一旦短期內達不到預期療效,便更換醫院、更換藥品,或者偏聽偏信,根據別人用藥經驗進行治療,甚至聽信小廣告的虛假宣傳,濫用“祖傳秘方”“靈丹妙藥”。殊不知,很多慢性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只有根據醫囑堅持用藥,同時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才能盡量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
三、不遵醫囑
主要有兩種情況:超量服藥和減量服藥。前者是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治病心切,擅自增加用藥劑量,以為這樣可以好得快一些,結果常常是增大了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另一種情況是老年人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有一定了解,擔心產生依賴性或副作用,擅自減少用藥劑量,甚至認為癥狀減輕就可以停藥,結果卻耽誤了治療。
四、亂用補藥
老百姓普遍認為,滋補品再怎么吃都對身體有好處。可實際上,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只有明確的虛證才需要服用相應的補品。也不宜久服,長時間服用會引起腹瀉、失眠、神經過敏、血壓升高、性欲亢奮、頭痛、心悸等不良反應。
老年人應合理選擇藥物種類、數量和劑型。還要遵守醫囑,不能偏聽偏信、亂用補藥。這樣才能控制好疾病,最大限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合理用藥的十大原則:
一、合理用藥是指安全、有效、經濟地使用藥物。優先使用基本藥物是合理用藥的重要措施。不合理用藥會影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二、用藥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
三、購買藥品要到合法的醫療機構和藥店,注意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購買。
四、閱讀藥品說明書是正確用藥的前提,特別要注意藥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和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等事項。如有疑問要及時咨詢藥師或醫生。
五、處方藥要嚴格遵醫囑,切勿擅自使用。特別是抗菌藥物和激素類藥物,不能自行調整用量或停用。
六、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非處方藥長期、大量使用也會導致不良后果。用藥過程中如有不適要及時咨詢醫生或藥師。
七、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用藥要注意禁忌;兒童、老人和有肝臟、腎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藥應謹慎,用藥后要注意觀察;從事駕駛、高空作業等特殊職業者要注意藥物對工作的影響。
八、藥品存放要科學、妥善,防止因存放不當導致藥物變質或失效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謹防兒童及精神異常者接觸,一旦誤服、誤用,及時攜帶藥品及包裝就醫。
九、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國家免費提供一類疫苗。
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