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四類安全常識(2)
時間:
若木1由 分享
(2)使用液化石油氣或煤氣燒飯或燒水時,要專心看守,切莫遠離廚房,做其他事情。
(3)液化氣瓶要遠離火源(至少1米以上),直立使用,不能倒立臥放,不能用火烘烤,嚴禁私自倒掉殘液和抽氣倒灌。
(4)使用液化石油氣或煤氣時,若聽到微小漏氣聲音,或聞到異味時,應立即關火檢查。注意不能用明火檢查煤氣管道是否漏氣。聽到漏氣聲,要立即關閉鋼瓶閥門(或煤氣管道總開關),迅速打開窗通風,熄滅附近火源。切記此時不要使用換氣扇、脫排油煙機、電風扇、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不要拉電燈開關。盡快打電話通知爸爸媽媽或煤氣站人員進行處理。
2.安全使用蚊香
夏天,為防止蚊子干擾,我們經常要使用蚊香。蚊香雖小。使用不當,也會引起火災,所以使用時一定要注意:
(1)點燃的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可放在水泥地、金屬盤上。切不可放在紙箱、木板等可燃物上。
(2)點燃的蚊香要放在遠離窗簾、蚊帳、衣服等可燃物的地面上。
(3)使用電蚊香時,也要放在遠離紙、木器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用時,應拔去插頭。
3.家里不慎起火或發生火災怎么辦 >> 父母應教給孩子哪些安全常識
一旦發現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火情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1)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這樣就能將火與空氣隔絕,使鍋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切忌用水撲救。
(2)液化石油氣因漏氣起火時,首先應迅速切斷氣源,同時用滅火器或滅火粉將火撲滅。
(3)家用電器著火,要立即拔下插頭,或拉閘斷電,然后用毛毯或棉被捂蓋。切記在電源切斷前不要用水撲救,因為水能導電,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4)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若將門窗打開,由于空氣對流作用,火勢會迅速發展,形成大面積火災。
(5)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倒不要用水撲救,可用土、沙泥、干粉滅火器等。
(6)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火警電話號碼為“119”。撥通電話后,立即報告火災地點,火勢情況和自己姓名。
(7)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
四、中毒的預防與急救知識j
1.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食物中毒是指人們因吃了含有毒素或細菌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食物中毒的共同特點是:
(1)突然發病。一般在食用被污染食品后1——2小時到一日內。吃同一來源食物的人群可引起集體食物中毒,但由于各人體質不同,適應能力有強弱,發病也有先后。
(2)一般特征是:惡心、嘔吐、腹瀉、稀水樣便,與急性腸炎基本相似。嚴重的伴有發燒、脫水、心血管機能障礙甚至死亡。
(3)誤食化學類毒物,或吃了噴灑過劇毒農藥的蔬菜、果 品,會導致血液和神經系統的中毒,出現抽筋、心跳加劇、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等嚴重癥狀。
2.為何會引起食物中毒
(1)飲食不衛生,吃了腐敗變質的食品。
(2)吃了不新鮮、或帶菌的海鮮,尤其是殼類的水產。
(3)在烹調過程中食物受到了污染,或末燒透燒熟。
(4)吃了剛噴灑過農藥的蔬菜、水果。
(5)誤食了毒品。如鼠藥、蟑螂藥、農藥等等。
(6)服藥期間,吃了藥物說明中規定的禁忌食物。 >> 假期應掌握兒童3大安全常識
(7)誤服了藥物。藥品多數是白色,有的形狀、大小差不多,因此容易搞錯。有的未遵醫生囑咐服藥,藥劑量過大。
(8)飲酒過度,引起酒精中毒。
(9)吃了過期或含有毒素的食品。
(10)吃了帶病或病死的動物類食品。
4.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1)不買不吃不新鮮和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被衛生部門禁止上市的海產品。
(2)買回來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并多換幾次水。要洗得干凈,以防農藥對身體危害。
(3)教育孩子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限等商標不符合規范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4)生熟食品要分開,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開,做到專用,餐具要及時洗擦干凈,有消毒條件的要經常消毒。
(5)不吃有毒食品,如河豚魚。
(6)家中不宜放農藥等毒品,至少要使有毒物品遠離廚房和食品柜。
(7)服藥要遵醫囑,要按說明書服用。服藥前要仔細辨認,還要注意有關藥物的禁忌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