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后代駕的法律分析
對酒后代駕的法律分析
核心內容: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酒后駕車將面臨極為嚴厲的處罰。特別是杭州、南京等地的幾起醉駕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后,司機們更加關注駕駛安全,由此衍生出的“代駕”業,受到許多貪杯司機的歡迎。然而,找陌生人開車是否可靠?出了事怎么辦?到底誰來承擔責任?怎么承擔?下面,法律快車房地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相關內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酒后駕車和醉酒駕車規定了比以往更為嚴厲的處罰措施。酒店或代駕公司推出酒后代駕服務,實際上滿足了一種社會需求,也有益于公共安全。但是從法律上來講,必須要明確代駕司機、車主以及代駕司機所在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否則將產生糾紛并阻礙該行業的正常發展。
首先,代駕服務合同的效力確定。一般來說,顧客酒后并不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即酒后對自己的行為性質及后果是清楚的,所以如果是在酒后簽訂合同的也是有效的。但是在嚴重醉酒的情況下,如果顧客已經喪失了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及后果的判斷能力,所簽合同就不能被認定為有效的。故建議酒店或顧客在喝酒前或未醉前詢問或提出是否要酒后代駕服務,并簽訂書面合同。
其次,出了車禍誰負責。我國現行法律規定,誰駕駛誰負責,首先應追究駕駛員責任。但駕駛員是代駕機構的員工,由代駕機構派遣來代駕的,應由代駕機構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再次,車子在代駕之后發現刮擦等外部損傷如何處理。最好在代駕員進入車子前在車主的同行中清醒的人或代駕機構的相關人員在場的情況下進行檢查,并把車內外部情況記錄在合同里面,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糾紛。但是對消費者而言,仍可能承擔一定的風險。在醉酒后頭腦不清晰的情況下,萬一代駕司機發生車子剮蹭等情況,消費者不一定馬上能夠意識到,當然更不可能立即保留相應的證據,最終只能是消費者吃啞巴虧。
最后,車內失竊怎么辦。若發生失竊,則可能牽涉到刑事,如有證據證明是代駕司機所為,車主可直接向代駕司機要求返還財物或賠償損失,但舉證責任需車主來承擔。
這只是稍微列舉了幾個問題,至于實踐中的很多問題還有待我們去發掘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