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有哪些種類如何做好輻射防護
近年來大家對輻射的恐懼進一步加深,近的會擔心身邊的電腦、微波爐、手機會不會有輻射會致癌,遠的會害怕核輻射危機的爆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輻射有哪些種類如何做好輻射防護大全,歡迎參閱。
輻射有哪些種類如何做好輻射防護
1、非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是指紫外線、紅外線、激光和射頻輻射。
(1)射頻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接觸射頻輻射的作業有:金屬的熱處理、表面淬火、金屬熔煉等,無屏蔽的高頻輸出變壓器是一個主要輻射源;食品、皮革、茶葉等用微波加熱爐進行熱處理,操作人員有可能接觸微波輻射。
生產過程中,通常為低強度慢性輻射,對神經系統、眼及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可引起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長期接觸高強度微波的工人,可加速眼晶狀體老化過程,引起視網膜病變;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主要是造成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
(2)紅外線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自然界的紅外線輻射源以太陽為最強,基建工地、搬運等露天作業,夏季紅外線輻射強度很大;生產中接觸紅外線輻射源的作業有金屬加熱、熔融玻璃等,煉鋼工、軋鋼工、鑄造工、玻璃熔吹工、燒瓷工等可受到紅外線輻射。紅外線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眼睛和皮膚。長期受爐火或加熱紅外線輻射,可引起白內障。白內障造成視力下降,一般兩眼同時發生。職業性白內障己列入職業病名單,如玻璃工的白內障,多發生在工齡較長的工人中。皮膚受紅外線長期照射,局部可出現色素沉著。
(3)激光對健康的影響
激光也是電磁波,目前使用的各種激光屬于非電離輻射。激光波廣泛應用主要是它具有輻射能量集中的特點,生產中主要用于金屬和塑料部件的切割、打孔、微焊等。激光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它的熱效應和光化學效應造成的機械性損傷。眼部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出現眩光感,視力模糊,或出現固定黑影,甚至視覺喪失。激光還可對皮膚造成損傷,輕度損傷表現為紅斑反應和色素沉著,照射劑量大時,可出現水疤,皮膚潰瘍。
2、電離輻射及其引起的職業病
凡能直接或間接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稱為電離輻射。其中α、β等帶電粒子能直接引起物質電離,稱為直接電離輻射;γ光子、中子等非帶電粒子,不能直接使物質電離,稱為非直接電離輻射。隨著核工業的發展,核原料的勘探、開采、冶煉,核燃料及反應堆的生產、使用,放射性核元素在工業、農業、醫學診斷中的應用,接觸電離輻射的人員也日益增多。
電離輻射引起的職業病稱為放射病,有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兩種。急性放射病是短期內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劑量照射而引起的全身病變,多見于核能和放射裝置應用中的意外事故或由于防護條件差所致職業性損傷。主要引起骨髓等造血系統損傷,也有發生腸麻痹、腸梗阻的情況;慢性放射病是長時期內受到超限值劑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損傷,多發生于防護條件不佳的外照射工作場所。一般出現頭痛、疲乏無力、記憶力下降,伴有消化系統障礙。
除全身性放射病外,電離輻射還可造成局部的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白內障。
3、電磁輻射的防護
(1)非電離輻射的防護
由于電磁場輻射源所產生的場能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弱,所以在不影響操作的前提下盡量遠離輻射源;避免在輻射流的正前方作業,可有效防止微波輻射。為防止輻射線直接作用于人體,合理地使用防護用品是十分重要的。穿戴金屬防護服可防止射頻輻射,穿戴微波屏蔽服、紅外線防護服、防護帽、防護眼鏡等可防止微波、紅外線輻射。激光和紅外線防護的重點是對眼睛的保護,除佩戴防護眼鏡外,還要定期檢查眼睛。
(2)對電離輻射的防護
作業人員要熟悉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規程,工作前應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如熟悉所用輻射性核元素的放射強度;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清理用具,清除放射性污染物;在離開作業場所時應洗手或沐浴。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如穿戴工作服、防護鏡、口罩、面盾等。在放射性工作場所內嚴禁飲食、喝水、抽煙和存放食品。
輻射和核輻射有區別嗎
有區別,輻射包括核輻射,但是核輻射不包括輻射,比如手機輻射。
核輻射怎么形成
核輻射,或通常稱之為放射性,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
產生途徑主要是天然放射性和人工輻射(核爆炸,核能生產,醫療照射,伴生放射性礦)
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
α射線是氦核,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
β射線是電子流,照射皮膚后燒傷明顯。這兩種射線由于穿透力小,影響距離比較近只要輻射源不進入體內,影響不會太大;
γ射線的穿透力很強,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γ輻射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筑物,危害距離遠。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電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才能大范圍地對人員造成傷亡。
輻射總共分為幾種
輻射分為兩類。一類是電離輻射,這是指α(阿爾法)、β(貝塔)、γ(伽馬)、X和中子等射線。這些射線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使物質電離(即原子或分子獲得或失去電子而成為離子)。電離輻射按粒子帶電情況又可分為帶電粒子輻射(如α、β、粒子)和不帶電粒子輻射(如中子、X和 γ射線)。另一類是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聲輻射、熱輻射和低能電磁輻射。
輻射是由什么組成的
輻射是一種能量,由電磁波或者粒子組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
輻射(Radiation)指的是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后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273.15攝氏度)以上,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熱輻射。
輻射的能量從輻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線放射。物體通過輻射所放出的能量稱為輻射能。輻射按倫琴 /小時(R)計算。輻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是“對等的”。不論物體(氣體)溫度高低都向外輻射,甲物體可以向乙物體輻射,同時乙也可向甲輻射。一般普遍將這個名詞用在電離輻射。
輻射本身是中性詞,但某些物質的輻射可能會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