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發現一名猴痘病毒病患者
2023沈陽市發現一名猴痘病毒病患者
最近我國時常出現猴痘病例。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通過飛沫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還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尚不能排除性傳播。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沈陽市發現一名猴痘病毒病患者,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遼寧省沈陽市發現一例猴痘病例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消息,6月29日,沈陽市報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經省、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復核,實驗室檢測結果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經臨床專家組會診,7月3日,診斷為猴痘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猴痘病毒能治好嗎
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將猴痘病毒治好。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通過提高自身免疫力痊愈,但是癥狀較重的患者可能會導致死亡。猴痘是由于被感染猴痘動物咬傷所造成的,會出現發熱、劇烈頭痛、淋巴結腫脹等現象,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德福韋酯片、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等藥物改善病癥。
患者可以通過多吃含維生素C的水果提高免疫力,像橘子、柚子、橙子等,也可以通過日常運動來提高免疫力,像慢跑、打羽毛球、打籃球等。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熬夜次數,降低熬夜頻率,從而提高睡眠質量,改善猴痘病癥。
猴痘病毒的癥狀和危害
感染猴痘病毒以后,會出現身體發熱、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精神不振等癥狀和危害。
1、身體發熱:身體感染猴痘病毒以后,會使白細胞有所升高,從而引起身體發熱的情況。
2、淋巴結腫大:猴痘病毒屬于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也會刺激到淋巴等位置,從而出現淋巴結腫大的情況。
3、肌肉疼痛: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還有可能會使體內的血液流速不暢,從而引起肌肉疼痛的癥狀。
4、精神不振: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使組織出現缺氧的情況,也會出現精神不振的癥狀。
可以采取的減少病毒接觸的措施
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病毒的動物(包括在猴痘發生地區生病或被發現死亡的動物)。
避免接觸與生病動物接觸過的任何材料,例如被褥。
將受感染的患者與可能有感染風險的其他人隔離開來。
與受感染的動物或人接觸后,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并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護理病人時使用個人防護設備。
猴痘百科知識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體猴痘病毒是一種DNA(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屬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與在人類歷史上曾肆虐數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親”。猴痘病毒于1958年被首次發現,當時一組用于研究的猴子中出現“痘狀”傳染病,因此得名。自世界衛生組織1980年宣布人類徹底消滅天花以來,猴痘病毒已成為對公共衛生影響最大的正痘病毒。
世衛組織網站19日資料顯示,盡管猴痘病毒在猴子體內首次被確認,但嚙齒動物最有可能是其天然宿主。在非洲,已發現松鼠、岡比亞鼠、不同種類的猴子等動物都可能感染猴痘病毒。
據介紹,猴痘病毒主要在西非和中非流行。1970年,剛果(金)發現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此后,全球報告的多數病例分布在剛果(金)、剛果(布)、中非共和國、尼日利亞、喀麥隆等非洲國家。例如,剛果(金)2020年報告6000多例人感染猴痘病例,2021年報告3000多例。
非洲大陸之外的首次猴痘疫情于2003年出現在美國,累計數十人感染,傳染源可追溯至從加納運到美國的岡比亞鼠和睡鼠。2018年以來,以色列、英國、新加坡等國在來自尼日利亞的旅客中發現猴痘病毒感染者。
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黏膜損傷部位等,可能導致猴痘病毒從動物傳播給人類。食用烹飪不當的感染動物也是“動物傳人”的風險因素。一般來說,猴痘病毒在人際間傳播并不常見。人際傳播途徑包括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損傷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長時間面對面才能發生呼吸道飛沫傳播。此外,猴痘病毒可能經由胎盤或生產期間的密切接觸發生母嬰傳播。
世衛組織強調,為降低感染風險,在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應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特別是避免在無防護情況下接觸患病或死亡動物的肉、血液或其他部位,食用肉類必須徹底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