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雙一流大學名單及建設學科名單(2所)
有關山西雙一流大學名單及建設學科名單(2所)
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評選了2輪,首批建設高校140所,本次第二輪建設高校147所,就讓我們了解下今年的山西雙一流大學有哪些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有關山西雙一流大學名單及建設學科名單(2所),歡迎參閱。
山西雙一流大學名單及建設學科名單(2所)
序號 | 學校 | 雙一流建設學科 |
1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2 | 山西大學 | 哲學、物理學 |
太原理工大學簡介
太原理工大學(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太原理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111計劃”地方高校新建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試點院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是創立于1902年的國立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歷經山西大學校工科、山西大學工學院,1953年獨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學院,直屬高教部。1962年歸屬山西省。1984年更名為太原工業大學。1997年太原工業大學與始建于1958年直屬煤炭部的山西礦業學院合并,組建為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簡介
山西大學(Shanxi University),坐落于中國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教育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學校入選“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首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Z14)聯盟、全國九所地方綜合性大學協作會成員,擁有研究生院和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山西大學前身是1902年5月8日創辦的山西大學堂,1912年改名為山西大學校,1918年確定為國立山西大學,1931年改名為山西大學,1953年更名為山西師范學院,1959年恢復山西大學校名。
什么是“雙一流”大學?
“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2015年8月,《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正式通過,“雙一流”建設成為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一個以國字頭命名的高等教育發展戰略。
在此背景下,“雙一流”建設被不少人解讀為大學的又一次重新洗牌,能否進入新的“雙一流”名單,決定了將來能否在政策傾斜和資源支持上占據有利地位。
2015年10月,國務院公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國家“雙一流”建設由此拉開大幕。“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
2016年2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明確要求加快“雙一流”建設。
201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明確指出,“雙一流”建設“每五年一個建設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建設高校實行總量控制、開放競爭、動態調整。”
985,211,雙一流的區別
1.985/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無論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學(含國防科技大學)還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學,都是基于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盡管之前也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評定,但社會對一所大學的整體認知,還是只看“牌子”不看學科,影響并不大。
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37所),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若干個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
2.985是211的“升級版”(211包含985),“雙一流”則不存在交叉。
如果說211是重點班,985就是重點班里的重點班。“985工程”大學均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稱部屬高校;除985外的“211”大學則多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屬性更強一些,但985大學都是211大學。
“雙一流”則是兩個平行的評價體系。“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共計42所),在原來39所985大學基礎上新增3所。
3.985/211是固化的標簽,“雙一流”則是有進有出。
985/211高校名單確定已有近20年,這兩項工程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也有目共睹,很多非985/211高校發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點”“非部屬”的標簽,學校辦學實力并不為社會所認可,很多地方和大學對此多有不滿。而“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