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5成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
存款不多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現狀,那么你的存款是多少?你怎么看待年輕人儲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調查稱5成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調查稱5成年輕人存款不足10萬
據DT研究院報道,大概五分之一的人存款在1萬元以內,最多比例的人存款區間是1-10萬。10萬塊也算是一個“中間點”,存款超過10萬,就會超過53.7%的人。另外,存錢的難度并不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暫未工作的人認為存錢“非常容易和比較容易”的比例最高。人們大多還處于學生時代,有固定的生活費且日常開銷小,還可以通過做兼職或獎學金獲得收入,存錢反而是容易的。
而根據后浪研究所發起的一項年輕人攢錢小調查,有接近3成的年輕人會把月收入的30%-50%積攢下來,也有27.1%的年輕人能做到攢下10%-30%的收入。由此可見,30%這個攢錢比例正是年輕人的平均水平了。最讓人驚訝的是:有4.2%的人能夠存下月收入的80%以上,簡直是「存錢狂魔」。那么你平時有攢錢的習慣么?
我國存款規模
我國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的存款規模持續上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2017年至2022年,我國中資背景全國性大型銀行各項存款規模從79.31萬億元增長至119.24萬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達8.50%,2022年同比增速為13.30%。從存款項目細分來看,個人境內存款規模占各項存款比例最大,且占比持續提升由2017年的47.45%提升至2022年的53.05%。2023年1月,我國各項存款總規模為123.42萬億元,個人存款規模達66.79萬億元,占各項存款總額的54.12%。
從存款利率來看,1994年至今,我國存款基準利率經歷了高位回歸,目前正處于歷史地位點,已超7年處于穩定不變的水平。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2月我國存款基準利率各項指標分別為:活期存款利率0.35%、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1.1%、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穩定的利率有助于市場平穩發展,更加適合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和金融市場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對于儲戶來說,存款始終是最安全的資產,應該是居民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同時,還可以適當投資一些現金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等金融產品,以獲得相對穩健的投資收益。
為什么年輕人存款不多?
年輕人存款不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收入水平低。對于剛剛步入社會或者工作幾年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的收入水平往往不高,甚至有些行業還面臨著工資下降或者裁員的風險。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2,全國平均工資為103,762元,按月計算約為8,647元。而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力報告3,2021屆應屆畢業生平均期望月薪為6,996元,實際月薪為5,688元。可以看出,年輕人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與他們的期望值有較大差距。
生活成本高。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年輕人,不僅要面對高昂的房租、物價和交通費用,還要承擔一定的社交成本和心理壓力。根據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租房報告4,2021年全國主要城市租金平均漲幅為6.5%,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租金漲幅超過10%。而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21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5,全國CPI同比上漲2.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8%,尤其是肉類、蛋類、水果等價格漲幅較大。此外,年輕人還要應對各種社交場合和網絡平臺上的消費誘惑和攀比心理,很難做到節儉和理性消費。
儲蓄意識弱。相比于上一代人,在經歷過物質匱乏和社會動蕩的時期,更加重視儲蓄和保障未來生活質量的觀念,當下的年輕人更加傾向于享受當下和追求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他們更愿意把錢花在旅游、培訓、興趣愛好等方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和能力水平,而不是把錢存起來等待不確定的未來。他們也更加看重投資理財,尋求更高的收益,而不是滿足于低利率的銀行存款。根據螞蟻集團發布的2021年度理財報告,90后和00后已經成為理財市場的主力軍,他們的理財參與度、投資金額和投資收益都有顯著提升,而且更加青睞于多元化和長期化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