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不起來
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不起來的原因
俄羅斯這個國家軍事實力很強,就連漂亮國也不得不忌憚, 但是它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不起來。自從蘇聯解體后,這么多年以來,俄羅斯的經濟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俄羅斯體系十分單一
如果說蘇聯尚未解體的時候,人們對于美國和蘇聯究竟誰才是世界第一強國還存在爭議的話,那么蘇聯解體以后,美國便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而俄羅斯則是排名第二的軍事強國。然而在軍事上面雖然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俄羅斯的整體經濟卻一直沒有太好的發展。
對此,不少人都十分的疑惑,俄羅斯不僅地大物博、擁有眾多的天然資源,同時還有各種各樣的尖端科技人才。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為什么俄羅斯的經濟卻一直發展不起來。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就因為它有一個致命的只要了解俄羅斯經濟體系的人就會發現,無論是和我們國家相比還是和美國相比,俄羅斯的經濟體系都十分單一。就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實重點就在于資源以及軍火的出售,可在其他方面,俄羅斯根本沒有多大優勢,在國際上面也沒有太強的競爭力。弱點。
在軍火上,繼承了前蘇聯大量軍事遺產的俄羅斯,裝備富有程度僅次于美國。而直至今天,俄羅斯也依舊是當前世界上除美國之外,第二個軍火出產大國。以我國鄰國印度為例,僅靠購買俄羅斯的軍火,就將自身國防實力提升了一大截。由此可見,俄羅斯的軍火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都極為誘人。
俄羅斯的資源結構
而在資源上面,俄羅斯不僅掌握著世界第一天然氣資源,同時還掌握了世界第一鐵資源。石油以及煤炭等其他自然資源,同樣排名前列。對于俄羅斯而言,只需要出售這些軍火,賺取相應的酬勞簡直不要太簡單。可與此同時那就是俄羅斯軍火和資源占比太重,導致其他經濟體系根本沒有大發展。以汽車制造為例,即便到了今天,俄羅斯汽車在國際市場上也沒有多大競爭力。難道是因為俄羅斯無法制造汽車?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就在于俄羅斯很難改善這方面的發展。,另外一方面卻有個致命弱點一直存在。
俄羅斯的休克療法
我國在上世紀其實也出現了和俄羅斯類似的情況,但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最后還是突破了桎梏,實現了經濟騰飛。那俄羅斯為什么不能跟中國走一樣的經濟路線呢?這就要提到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另一個枷鎖——政治危機。
蘇聯時代結束后,葉利欽對俄羅斯的社會結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手段無他,就是照搬西方的“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經濟”模式。然而,幾年下來,“休克療法”不僅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反而讓國家資產淪為寡頭的私人財產,俄羅斯經濟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
前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
究其原因,是因為在蘇聯時期一直實行計劃經濟,而這一制度在當時發揮了顯著的效果,此時,蘇聯僅建國幾十年,在諸多領域就趕超老美,這也讓蘇聯開始夜郎自大。
直到進入冷戰時期,西方各國都在老美的引領下大力發展經濟,但此時的蘇聯卻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殊不知自己已經和西方拉開了差距。
在此期間,蘇聯從糧食自給,到后面靠進口糧食度日,隨著進口量逐漸增大,竟還出現了借債買糧的局面,面對高昂的利息,蘇聯開始逐漸入不敷出。
直到80年代,蘇聯才意識到經濟已經岌岌可危。赫魯曉夫上臺后,本想大刀闊斧干一番,卻不曾想,將蘇聯推向更深的深淵。
錯過經濟轉型關鍵時期
再加上政府緊縮開支,取消科研投入,讓國內數以萬計的人才流失,國內的技術人才面臨下崗失業,國內陷入一片混亂。
一九四四年的車臣之戰更是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僅沒贏得戰爭勝利,甚至傷亡慘重,還耗費了數十億美元的巨資。
先前從節省政府開支攢下的錢,全都投入到了戰爭當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大俄錯過了90年代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
可以說普京大帝上任時,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大俄。除上述所說,成為大俄經濟最大阻礙地,是蘇聯的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