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為什么要下調存款利率
6月為什么要下調存款利率
2023年4月,多家城商行、農商行密集下調存款掛牌利率。5月初以來,浙商銀行、恒豐銀行、渤海銀行等3家股份制銀行也陸續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目前,我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告別“3時代”。本文分析了6月為什么要下調存款利率。
順應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要求
目前,我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告別“3時代”。
銀行紛紛下調定期存款利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2015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放開了對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簡稱利率自律機制)成員在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內自主確定存款利率水平。
2021年6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準利率乘以一定倍數形成,改為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這一機制的建立,可促進銀行跟蹤市場利率變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能力,維護存款市場良性競爭秩序。
2022年4月下旬,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國有銀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銀行均已下調了其 1 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機構也相應作出下調。5月部分地方性中小銀行跟隨下調了長期存款利率。
2022年9月,主要銀行又根據當時的市場變化,進一步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其他銀行也陸續跟進調整。
當時,大部分銀行已經主動下調過存款利率。2023年以來的存款利率下調主要是上次沒有調整的中小銀行補充下調,也有一些銀行是在春節前后存款利率上調后的回調。
2023年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的《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增加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扣分項)”。其中明確,若銀行各關鍵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季度月均值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調整幅度低于合意調整幅度的,在“定價行為”得分(總分100分)基礎上扣分。
《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將“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納入考核,成為推動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因素之一。
凈息差收窄背景下銀行通過調降存款利率來穩定凈息差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勢,2022年第四季度凈息差為1.91%,同比下降17個基點。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行的凈息差下降14個基點,城商行凈息差下降24個基點,農商行下降23個基點,降幅明顯。
息差走勢具有行業性、階段性特征。從具體銀行看,例如,2022年工商銀行凈利息差為1.73%,比2021年均下降19個基點。招商銀行2023年一季度凈利差2.18%,同比下降21個基點,環比下降8 個基點。
在銀行凈息差收窄的背景下 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負債成本,延緩息差收窄壓力,穩定凈息差水平。
從資金供給看,居民存款增長較快,推動存款利率下降
近年來我國居民存款增長較快,2022年以來存款增長較為明顯,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2023年一季度我國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多增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
在存款增加的同時,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4月26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銀行存款增加是市場化行為,消費者綜合考慮風險收益的匹配性,一部分理財產品轉移到了存款上來。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4月20日表示,在市場利率整體已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根據市場供求變化,綜合考慮自身經營情況,靈活調整存款利率,不同銀行的調整幅度、節奏和時機自然就會有所差異,這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環境下的正常現象。
鄒瀾指出,通過自律機制協調,由大型銀行根據市場條件變化率先調整存款利率,中小銀行根據自身情況跟進和補充調整,保持與大型銀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對穩定,有利于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保障銀行負債穩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實現持續穩健經營,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可持續性。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維護好市場競爭秩序,為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利率環境。
本次調降范圍較局限
1、從本次存款利率調整的情況來看,很難說是全國范圍內步調一致的降息行動。例如,本次降息目前看僅局限于部分地區的部分地方性銀行,全國性銀行和一些頭部城商行并未跟進。再比如,本次降息各地區各家銀行的調降幅度也不一致,河南農信社公告稱自4月8日起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由2.25%、2.70%和3.30%分別調降至1.90%、2.40%、2.85%(調降幅度分別為35BP、30BP和45BP),湖北地區的部分銀行則聲稱是將存款利率調降(恢復)至春節前的水平(幅度在5-15BP左右)。
2、這意味著,本次存款利率調降應為部分地區的部分銀行所采取的個別行動,不具有代表性,其背景可能是部分銀行先前利用春節假期之際通過階段性上調存款利率來拉存款,而后將階段性上調的存款利率調降(恢復)至正常水平。
近年來,政策部門一直把規范存款定價作為聚集點
1、這些舉措包括但不限于督促金融機構有序整改活期存款靠檔計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和周期付息等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要求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督促銀行有序發展結構存款業務、加強對異地存款的管理、禁止地方法人銀行通過各種渠道開辦異地存款、明確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以及規范協議存款等等。
2、2020年3月,央行亦發布了《關于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銀發(2020)59號),明確將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范圍,同時將銀行執行存款利率管理規定和自律要求情況納入MPA,并將上述情況納入金融機構合格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