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入選項目名單
2024年甘肅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入選項目名單,5G+智慧教育大家有接觸過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甘肅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入選項目名單(最新),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4年甘肅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入選項目名單(最新)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布了“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全國典型項目及通過驗收項目名單,甘肅省通信管理局、省教育廳組織實施的兩個項目通過驗收,分別為蘭州交通大學“軌道交通虛擬仿真5G智能交互實驗實訓平臺建設及應用”項目和蘭州理工大學“基于5G的網絡協同制造技術教育培訓和推廣應用平臺”項目,其中蘭州交通大學試點項目入選全國典型項目并位列第四。
近年來,省通信管理局聯合省教育廳在加快部署百兆寬帶校園全覆蓋、全落地基礎上,依托5G網絡等新技術,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創新應用,推進智慧校園、智慧教室、智慧實驗室、智慧教育平臺等智慧教學環境建設,大力發展遠程在線教育,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普惠共享。蘭州交通大學“軌道交通虛擬仿真5G智能交互實驗實訓平臺建設及應用”項目研發的軌道交通虛擬仿真實驗資源和線上智能交互實驗實訓平臺,對推動“5G+互動教學”創新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蘭州理工大學“基于5G的網絡協同制造技術教育培訓和推廣應用平臺”項目積極探索5G技術在網絡協同制造技術教育培訓和推廣應用的創新應用,樹立了產學研+5G應用推廣的多位一體的5G+智慧教育典型標桿。
5G+智慧教育應用發展
5G技術在大帶寬、低延時、低功耗、泛在接入、萬物互聯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1],是一種集增強移動寬帶、海量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2]諸多特性于一體的新興技術,能夠快速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全連接。“十三五”期間,各高校已全面開啟智慧校園的建設。為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加快5G建設、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決策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在此背景下,高校充分運用5G技術,將其作為信息化新基建的載體,促進“5G+智慧校園”的深度融合發展[3],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化資金構建集約化、一體化、共享化的“多網融合”基礎設施,與通信運營商打造一套具備“靈活組建、泛在接入、互聯集成、安全可靠”[4]的5G智慧校園專網體系,實現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校園協同創新發展。
5G+智慧教育機遇
《5G智慧教育白皮書》中提到智慧教育的發展面臨著以下四大機遇:
1. 利用國家5G發展戰略加快5G教育創新應用研發;
2. 依托世界先進5G技術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對信息化基礎設施提出新訴求;
3. 憑借5G在虛實融合場景延展校園教育教學,促使師生交互從物理空間到虛擬空間,推動了教育大規模社會化協同,加速線上線下教育的互相融合;
4. 激勵在線教育優勢和經驗優化資源配置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5G+智慧教育平安校園
基于師生個性化服務的理念,智慧校園提供了無縫互通的網絡通信,能充分感知校園的物理環境,識別學習情境,并有效支持教學、教研和智能決策等,利用校際間、校企間的資源共享,提供開放的學習環境。5G時代在教育智能技術加持下打造的智慧平安校園,利用萬物互聯,集智慧安防與教學為一體,圍繞學生的學習生活軌跡,為學生的安全提供高清視頻安防及預警服務,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校內外生活進行智能分析,提供360度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保障服務,以打造安全的學習環境。在此基礎上,智慧平安校園營造泛在互聯型的智能教育環境,構建智能教育資源和決策服務平臺,使校內外信息融通,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環境支撐服務。
5G+智慧教育網絡同步課堂
同步網絡課堂是在師生物理空間分離的條件下,利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等工具,以遠程教育的理論為指導,在網絡環境中開展實時同步授課的一種教學形態,具有網絡面對面的典型特征。同步網絡課堂在疫情期間有力地支持了停課不停學,也凸顯了很多問題,如視音頻延遲、內容呈現方式單一、教學互動薄弱等。利用5G等教育智能技術構建高清同步網絡課堂,能打破視音頻高延時的壁壘,優化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增強視頻交互的體驗,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環境,模擬或超越傳統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步網絡教學體驗的進一步優化,能有力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的高質量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