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地方性新規具體情況
2024年12月地方性新規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12月新規有哪些普惠民生的舉措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12月地方性新規具體情況(發布),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4年12月地方性新規具體情況(發布)
北上廣深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自12月1日起施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四個一線城市正式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意味著去年9月份認房不認貸政策開始,四個一線城市總體步調一致,持續落實放寬政策,覆蓋了限購優化、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調整、稅費政策優化等。
長沙:施行網絡餐飲新規
長沙發布《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12月1日起施行。
監督管理辦法明確,鼓勵第三方平臺加大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消費投訴情況、食品安全抽查監測發現問題、負面輿情等指標的評估考核力度,加強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系統管理。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使用開啟后無法復原的食品安全封簽或者一次性外包裝袋,對外送餐品進行規范包裝,防止配送途中的交叉污染。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制作使用個性化食品安全封簽,向消費者提供餐品溯源信息。
河南:取消身份證免密醫保結算方式
根據《河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規范使用有效身份憑證進行醫保結算的通知》要求,為確保參保群眾醫保結算支付安全,全省自12月1日起,取消身份證免密醫保結算方式,參保人使用實體卡(身份證或社保卡)進行醫保結算時,均須通過輸入密碼進行身份核驗,確保人卡相符和交易安全。
湖南:人工耳蝸納入醫保
湖南發布《關于將人工耳蝸相關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納入基金支付范圍的通知》,自12月1日起執行。
通知明確,將醫療服務項目“電子耳蝸植入術”納入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醫療保險設置為乙類,自付比例為20%。工傷保險不設自付比例,按規定支付。
將人工耳蝸醫用耗材納入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醫療保險設置為乙類,自付比例為20%,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限額支付20000元,超限額支付的自付費用納入大病保險補助范圍按規定支付。工傷保險不設自付比例,不設支付限額,按規定支付。
內蒙古: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調整自治區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將于12月1日起執行。
全區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一類、二類、三類地區分別由1980元、1910元、1850元提高到2270元、2200元、2140元,較調整前各增長290元;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一類、二類、三類地區分別由20.8元、20.1元、19.5元提高到22.4元、21.7元、21.1元,較調整前各增長1.6元。
海南經濟特區:實施“禁塑”新規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的決定》自12月1日起施行。
其中對經營者違法使用禁止名錄內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為提高處罰額度,經營者為單位的,罰款額度下限由“一千元”提高至“一萬元”。
12月新規科學編制住房發展規劃
科學編制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變化、產業布局、住房供需等方面情況,科學安排土地和住房供應,優化供應結構,引導配置金融資源,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12月新規賦予城市政府更多自主權
為應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挑戰,新政首先提出了“四個取消”,即取消限購、取消限售、取消限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這一舉措充分賦予了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要求城市政府因城施策,靈活調整各類購房的限制性措施。這一變化意味著,各地政府將根據實際情況,更加精準地調控房地產市場,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2月新規完善經濟市場
以減持新規實施為代表的資本市場生態的完善措施,對于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具有“基石”的作用。魏鳳春表示,微觀層面的制度建設與宏觀和產業基本面的優化相得益彰,有助于中國市場的價值發現。在中國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過渡期戰略性的資產配置的大背景下,隨著風險的化解以及經濟景氣提升和結構優化,A股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距離牛市也越來越近。
12月新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新規的出臺也標志著金融監管總局在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新規不僅體現了監管機構對小額貸款行業的重視,也展現了其在面對行業亂象時的果斷決策。對于行業從業者來說,理解并遵守這一新規,將是未來穩健經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