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教育拓展學生成長方向
2025年職業技術教育拓展學生成長方向的指導有哪些呢?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應該得到重視,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5年職業技術教育拓展學生成長方向的指導,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5年職業技術教育拓展學生成長方向的指導
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高等教育普及化,使人們接受教育的渠道和選擇更趨多元,需要職業教育秉持面向人人、公平全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普惠化、均衡化、優質化、終身化,服務學習者全面可持續發展。
《報告》提出,要注重職業啟蒙教育。應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滲透融合,讓普通中小學學生在勞動和職業體驗中培養勞動觀念、職業意識,從小培養學生學習掌握技能的興趣愛好,感悟技能的價值、職業的方向,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與人生規劃播下理想的“種子”,為構建成功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報告》提出,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初中后教育多樣化是教育體系的成熟度、靈活性、包容性的具體體現。應建立多樣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連接的通道和培養形式,為學生多次選擇和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提供機會和載體;健全高中階段和本科階段的融通模式,服務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多元化挑戰。
一位基礎教育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以往各地在初中畢業后開展普職分流,引起家長教育焦慮。現在,國家政策已不再提普職大體相當,而是變為普職融合發展。有條件的地方應探索高中畢業后再進行普職分流。”
《報告》還提出,要以評價改革助推學生發展。持續暢通技能人才成長渠道,完善和全面推廣“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保證技能人才培養方向;增加行業企業評價權重,探索建立適合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評價體系,以評價改革為牽引,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社會認可度。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風險源自對技術的簡單排斥
教育與新技術的融合絕非簡單的拼接,因此總有絕非少數的教育實踐者與理論工作者對新興數字技術的應用持排斥和批評的態度。有研究指出:“教育技術學人能夠進入并站在技術新世界的前沿,同時承受著各種疑慮、質疑和焦慮,無論技術多么先進,工具多么好用,技術改變世界的偉力多么浩大,還是被習慣性地貼上 ‘工具理性’的標簽。”
對待技術賦能的態度,僅具有單一的工具理性當然存在問題,但技術對教育的改變就只是由于工具理性的原因嗎?蘋果首席執行官約瑟夫·喬布斯提出了著名的“喬布斯之問”——“為什么IT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當技術尚未在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等領域大顯身手之時,風險就可能已經產生了。該風險來源于人們對新興技術不加辨別的拒斥,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教育界很難采取主動積極的態度去提升數字技術及其應用于教育領域的能力。
職業技術教育技術成熟度風險
新一代數字技術雖具有無限的應用潛力,但其自身結構和功能還存在一定缺陷,會對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產生極大的安全風險。以廣泛應用的大數據技術和當前最火爆的ChatGPT為例進行分析。
大數據技術本身的成熟度還遠遠不夠。其一,在職業教育場景中,與不同部門、個體相關的數據量極大,分析起來也非常復雜,而用不同的方法或工具去處理所得到的結果可能會造成明顯的數據誤差,其復雜程度已遠遠超出傳統數據庫所能處理的能力范疇。其二,大多數職業院校的管理者、教師和學生都不是大數據分析的行家或專家,他們普遍缺乏大數據挖掘、分析和整合的操作能力。上述兩方面原因導致技術的易用性成為大數據時代軟件工具設計的一個巨大缺陷。其三,由于大數據技術本身還不成熟,很容易導致隱私暴露和安全漏洞。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收集職業教育教學和管理場景中的各類教師和學生行為數據,而這些數據具有一定累積性和關聯性,當將這些數據聚焦在一起時,通過識別數據之間存在的規律并在管理或學____臺推送相關信息時,教學過程中的數據隱私很容易會被暴露出來。
職業技術教育畢業就業待遇
技工院校取得相應等級職業資格證書的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畢業生在應征入伍、參加公務員招考、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職業資格考試、企事業單位招聘、“三支一扶”招募、確定工資起點標準、就業創業扶持等方面,分別按照中專、大專、本科畢業生享受相關待遇。
職業技術教育畢業升學機會
技工院校中級工畢業生,第三年可參加職教高考,同等基礎考入本科幾率更大。
政策1:2022年,職教高考的本科招生計劃由1萬增加到7萬人左右。
政策2:2022年起,高中應屆生不得參加職教高考,以確保職高學生升學率。
政策3:全面構建從中職、專科、職業教育本科、應用型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探索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實現職教、普教并行雙車道。
政策4:將半數省屬本科高校轉變為應用性本科高校,為中職學生提供更多升學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