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審計學專業高校排名情況(2)
審計學專業教學過程
1、軍事訓練: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第一學期新生入校后進行軍訓,時間為2周,學分為2分。
2、勞動教育:由學生處在第一至八學期穿插安排,1個學分。
3、學年論文:學生結合所學專業課程或者教師科研項目利用假期時間進行深入社會調研,并撰寫學年論文,新學期開學后由系組織專門教師進行認真評閱。安排在第五學期寒假,1個學分。
4、專業綜合模擬實驗:會計模擬實驗和審計模擬實驗,安排在第七學期,共4個學分。
5、畢業實習:原則上由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單位(包括行政、企事業單位),若學生自主聯系難度較大,由系負責統一安排。實習完畢后,學生要提交實習日記、實習報告和實習鑒定等資料。安排在第八學期,時間為5周,4個學分。
6、畢業論文。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注重結合專業領域存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撰寫出較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論文既要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安排在第八學期,時間為12周,10個學分。
主要專業實驗:
1、會計模擬實驗:將所學《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結合起來,模擬一個中型制造企業十二月份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全過程賬務處理。
2、審計模擬實驗:結合公司治理,在內部控制確定下的抽樣審計,審計方法,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審計報告。
審計學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一、審計學專業就業前景
現代審計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達,對經濟管理與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審計職能的擴大,不僅財務審計有了很大發展,經營審計、管理審計、績效審計也應運而生。不僅政府審計日漸完善,隨著股份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的涌現,也促進了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發展,特別是會計電算化之后,使審計又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些都為現代審計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由于把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應用于審計科學領域,使世界審計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審計理論結構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審計學科是任何學科均不能包容或代替的一門獨立學科,其主要研究對象是審計理論、審計方法、審計組織和審計制度等審計活動。
審計學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畢業生可在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可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還可以在學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表示,審計是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機構和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檢查、評價、公證的一種監督活動。中國的審計包括三種類型,即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
二、審計學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可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還可以在學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審計學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據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審計學專業就業率≥85%;畢業生規模約在2千人次至5千人次。
1、 審計學專業具體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可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還可以在學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審計學培養熟悉國際會計準則、掌握審計技術、具有扎實的審計理論與實務,具備注冊會計師(CPA)、注冊內部審計師(CIA)和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的業務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以及社會中介機構從事審計實務、會計鑒定、資產評估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審計學學生畢業后可在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可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還可以在學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2、審計畢業生最適合崗位調查
審計學專業畢業生最為適合的TOP5崗位分別是“金融/保險/投資”、“咨詢/顧問”、“行政/后勤”、“市場/公關”、“建筑/房地產”。
審計學專業畢業生去向分布最為集中的TOP5去向分別是“民營大中型企業”、“外資小型企業”、“國有小型企業”、“外資大中型企業”、“個人企業/個體戶”。其中去外資的占到了30%
審計學畢業生認為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很不匹配和不太匹配的比例為5%和20%,同時,21%和24%的畢業生認為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的匹配度為“很匹配”和“比較匹配”。該專業與職業匹配度指數為,與其他專業相比,匹配度指數為中等。
總的來說審計學的專業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根據各項調查,我們做出以下結果分析:
審計學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與職業匹配度、畢業一年薪酬指數、畢業兩年薪酬指數、畢業三年薪酬指數、職位級別指數、應屆就業率指數、畢業深造指數、發展前景指數、舒適度指數、全球化指數、學習壓力指數高于各專業平均值,創業指數低于平均值。
審計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可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還可以在學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審計學專業就業崗位包括:會計、財務經理、財務總監、財務主管、會計主管、審計專員、審計經理、主辦會計、審計主管、審計助理、財務會計、總賬會計等等。
審計學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具有較強動手能力,能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審計實務、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實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研究對象是審計理論、審計方法、審計組織和審計制度等審計活動,培養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熟練掌握現代審計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領導藝術;具備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課程設置:工商管理基礎能力: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等;經濟與法律基礎能力: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經濟法、稅法、稅收籌劃;會計業務處理基礎能力: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建設單位會計、金融企業會計、會計信息系統等;審計業務能力:審計學原理、CPA審計實務、計算機輔助審計;企業內部控制、資產評估、工程項目審計、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審計案例評析、現代審計學(雙語)等;管理咨詢能力:管理學、管理審計、管理咨詢等。
學制與學位:標準學制4年(學生可在3-6年完成)。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看過“審計學專業大學排名”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