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醫科大學排名_中國醫科大學2017在全國的排名
中國中國醫科大學是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的一所醫學高校,2017年中國醫科大學在全國排第幾名呢?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2017中國醫科大學排名榜,供你參考。
2017中國醫科大學在全國排名
中國醫科大學簡介
中國醫科大學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學校名義走完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全程并在長征中繼續辦學的院校,是我國最早進行西醫學學院式教育的院校之一。
學校的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1931年11月,經中央軍委批準創建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江西瑞金,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院校,中央軍委總軍醫處處長賀誠兼任校長。1932年2月22日,在江西雩都舉行開學典禮,毛澤東同志親自為學校制定了“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辦學方針,朱德總司令到會講話。1932年10月,中央軍軍委決定軍醫學校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34年10月,作為軍委直屬隊的一部分從瑞金出發全程參加了舉世矚目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擔任救護工作并堅持辦學,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醫學教育史上寫下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壯麗詩篇。
1935年12月學校到達陜北,在瓦窯堡辦學。1937年1月遷至延安,同年8月更名為“八路軍衛生學校”并隨總衛生部開赴抗日前線,學校師生參加了平型關戰役、陽明堡戰役的救護工作。1940年9月經毛澤東同志提議、中共中央批準,學校定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1年,毛澤東同志為中國醫科大學第一期(創校以來第十四期)畢業生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這一題詞是中國醫大人的行動指南,最終成為全國醫務工作者的座右銘。
1945年11月,根據中共中央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指示精神,中國醫科大學從延安出發挺進東北。1946年7月到達黑龍江興山(現鶴崗市),合并了東北軍醫大學(前身為哈爾濱陸軍軍醫學校)。1947年1月合并東北大學醫學院和原哈爾濱醫科大學一部分。1948年陸續建立了四所分校,后第一、第二分校合并發展為現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三分校遷回校本部,第四分校發展為現承德醫學院。
1948年11月東北全境解放,中國醫科大學奉命進駐沈陽,接收、合并了原國立沈陽醫學院(前身為滿州醫科大學,1911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和原私立遼寧醫學院(前身為盛京醫科大學,1883年由英國蘇格蘭教會建立)。1952年10月,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院系調整的決定,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獨立為東北藥學院(即現沈陽藥科大學)。1954年8月,中國醫科大學劃歸國家衛生部管理;1956年9月根據國務院指示改名為沈陽醫學院,1978年1月恢復中國醫科大學校名。2000年起由遼寧省和國家衛生部共建;2015年12月成為遼寧省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國醫科大學的文化傳統
校徽
徽章為三角形,外框由三條弧形金邊組成,每條邊長13毫米,代表著中國醫科大學、原國立沈陽醫學院(其前身為原滿洲醫科大學)和原私立遼寧醫科大學(其前身為原私立盛京醫科大學),象征著如今的中國醫科大學是由三所老校組成;
徽章中間CMU三個潔白色英文字母是中國醫科大學的英文縮寫,象征醫學教育事業為圣潔的事業;
徽章的底為墨綠色,象征和平、生命;
金色的中國醫科大學英文全稱位于徽章下緣上方,寓意中國醫科大學的事業永存并會更加發揚光大[48] 。
校訓
政治堅定,技術優良
產生背景:1932年2月22日,中國醫科大學(當時稱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在江西舉行開學典禮,首任校長賀誠作報告,在報告中強調了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國醫科大學要培養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紅色醫生辦學方針的指示。校訓取自毛澤東同志的指示[49] 。
校歌
站在衛生工作的最前線
我們是新醫學的技術工作者,
我們是新中國救護的先鋒。
在艱苦的斗爭中,
學習緊張、樸素、仁慈、謹慎的作風,
創造政治堅定,
技術優良的干部,
為革命工作,為大眾服務。
我們正是社會的治療家,
使受傷的祖國走向健康,走向新生。
同學們努力學習,
勇敢前進建設新醫學的責任,
毛澤東主席為中國醫科大學題字
擔落在我們雙肩!
題詞
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毛澤東
中國醫大,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做出了貢獻。現今情況變了,全國解放了,今后的任務更加繁重。 教育一定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教育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一定要把人民的醫科大學辦好。——毛澤東
發揚紅軍衛校傳統,辦好社會主義醫科大學——江澤民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