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審計學專業大學排名情況(2)
2017審計學專業大學排名情況
審計學專業就業前景
審計學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據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審計學專業就業率≥85%;畢業生規模約在2千人次至5千人次。審計學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達,對經濟管理與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審計職能的擴大,不僅財務審計有了很大發展,經營審計、管理審計、績效審計也應運而生。不僅政府審計日漸完善,隨著股份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的涌現,也促進了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發展,特別是會計電算化之后,使審計又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些都為現代審計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審計學專業概論
由于早期財務審計是以審查會計賬目、報表為對象,故名之曰"聽其會計"、"逆其會計"或"查賬"。因而有人把審計納入廣義會計學的一個分支,即會計核算、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因而認為審計對象就是會計,沒有會計就沒有審計,審計與會計是孿 生兄弟。
中國審計界根據審計長期實踐認為,審計與會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審計也不同于一般的"查賬"。會計產生于經濟管理的需要,萌芽于原始公社時期;而審計產生于經濟監督的需要,萌芽于奴隸社會。會計產生的時間,早于審計。會計雖然也具有經濟監督的職能,但它不是一種專職監督,而是一種業務監督,屬于管理的附帶職能。
會計監督的范圍和內容,受到其業務工作范圍和內容的嚴格限制,主要對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行政管理部門的經濟活動及財務收支進行監督。會計監督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會計核算資料真實、正確和合法,使單位財務收支、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監督。使違法亂紀行為能得到檢查和糾正。會計監督,一般采用日常控制和事后檢查分析相結合的形式,主要通過憑證稽核、會計分析和制度執行情況檢查等方式來進行監督。
從審計產生的基礎、審計本質、審計定義、審計對象、審計職能及其歷史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審計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審計的對象是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和會計資料,審計審查的內容包括會計,但不限于會計。所以,查賬只反映審計的一個側面,但審計不等于查賬。查賬只是檢查賬目; 而審計,一般是指審核稽察計算,它不僅包含了查賬的全部內容,而且還包括了對計算行為及經濟活動進行實地考察、調查、分析和檢驗。同時,審計只能由專職的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而查賬則不受此限制。由上可見,審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不是會計的一個分支。
審計學是在總結審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產生,并隨著審計實踐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隨著審計實踐的產生,在奴隸社會和封 建社會就有了審計理論的萌芽,由于當時生產力發展緩慢和審計實踐的單一,那時的審計理論也不過是一些零星的、不系統的審計思想。隨著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審計實踐經驗的日益豐富,到了資本主義發達時期,財務審計理論得到不斷完善。在十九世紀后期,英國就出現了審計理論專著;二十世紀初,美國出現了資產負債表審計理論;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又出現了財務報表審計理論。盡管這些都屬于描述性的審計理論,但已具有系統、全面及深刻的特征,對審計實踐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產生了現代審計理論并得到迅速發展。如出現了抽樣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電算系統審計、經營審計、管理審計、績效審計等理論;特別突出的是出現了一批規范式的審計理論名著,如《審計理論結論》、《基本審計概念說明》和《審計理論》等。描述式審計理論擴大,規范式審計理 論誕生,以及邊緣審計學萌芽,是現代審計理論階段的顯著特點。審計學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門具有綜合性的應用科學。它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而且還具有實踐性和技術性。其理論性主要表現為審計學探討和研究了審計活動規律及其應用,對審計實踐進行了高度概括和科學總結。其實踐性主要表現為審計學可以應用于審計實踐之中,指導審計工作,并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果;其技術性主要表現為審計學吸納了各種科學成果,為審計活動提供了各種科學技術方法和手段。
審計專業與會計的區別
(1)產生的基礎不同
(2)性質不同
(3)對象不同方法和程序不同
(4)職能不同
會計產生于經濟管理的需要,萌芽于原始公社時期;而審計產生于經濟監督的需要,萌芽于奴隸社會。會計產生的時間,早于審計。
會計雖然也具有經濟監督的職能,但它不是一種專職監督,而是一種業務監督,屬于管理的附帶職能。會計監督的范圍和內容,受到其業務工作范圍和內容的嚴格限制,主要對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行政管理部門的經濟活動及財務收支進行監督。會計監督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會計核算資料真實、正確和合法,使單位財務收支、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監督。使違法亂紀行為能得到檢查和糾正。會計監督,一般采用日常控制和事后檢查分析相結合的形式,主要通過憑證稽核、會計分析和制度執行情況檢查等方式來進行監督。
從審計產生的基礎、審計本質、審計定義、審計對象、審計職能及其歷史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審計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審計的對象是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和會計資料,審計審查的內容包括會計,但不限于會計。所以,查賬只反映審計的一個側面,但審計不等于查賬。查賬只是檢查賬目;而審計,一般是指審核稽察計算,它不僅包含了查賬的全部內容,而且還包括了對計算行為及經濟活動進行實地考察、調查、分析和檢驗。同時,審計只能由專職的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而查賬則不受此限制。
由上可見,審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不是會計的一個分支。
聯系
審計與會計是兩種不同的但又有聯系的社會活動。審計與會計的聯系主要表現在:
審計主要是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財務會計資料及其所反映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審查和評價。審計需要以會計資料為前提和基礎,離開了財務會計資料,審計工作很難進行。
會計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本身是審計監督的主要對象。在審計產生之初,審計人員主要從審查會計資料入手,對會計資料中反映的問題進行審查。
我國古代有審計是“聽其會計”之說,西方國家的“audit”一詞也有“聽審”的涵義。從審計的產生可以看出,審計和會計不是一回事,審計也不是從會計中派生出來的。檢查會計資料只是審計的一種手段和方式。
看過"2017審計學專業大學排名"的還看了:
4.三本學費一般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