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近半年的時事政治(2)
2017近半年的時事政治
2017近半年的時事政治(四)
1) 2017年“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終審工作7月25日在京舉行。經評審委員會評審,長沙市當選2017年“東亞文化之都”。
2) 6月5日,第十五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在新加坡落下帷幕。
3) 美國當地時間6月6日,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和通用電氣宣布,青島海爾已完成對通用電氣旗下通用電氣家電公司的整合交割,標志著通用電氣家電公司正式成為青島海爾的一員。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6月11日來到廈門海滄出席“樂業兩岸 創享未來”青創先鋒匯交流活動。福建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是大陸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自貿試驗區設立的青創基地
5) 第八屆海峽論壇6月12日在廈門隆重舉行,俞正聲強調,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繼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
6) 6月15日,深圳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深圳正式啟動醫療保險移動支付試點。深圳是全國首個開展醫療保險移動支付試點的城市。
7) 6月18日上午,“向陽紅01”海洋綜合科考船交付暨入列授牌儀式在青島舉行,這標志著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新一代全球級現代化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交付使用,并正式入列中國國家海洋調查船隊。
8) 6月20日,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算大會(ISC)公布了新一期世界500強排名,我國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成為全球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三項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上開展的應用課題榮獲“戈登貝爾獎”提名,中國超算上榜總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名列第一。
9) 6月25日晚8時00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603秒后,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394千米的橢圓軌道,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圓滿成功。
10)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繼2012年后再奪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之譽,排名較去年上升一位。
11) 當地時間5月31日晚,位于馬里北部加奧聯合國駐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里穩定團)營地的維和部隊遭遇襲擊,出現重大傷亡,其中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5人受傷。
12) 6月12日凌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脈動奧蘭多”夜總會發生一起槍擊案,50人死亡,53人受傷,交火中數名警察受傷。更多警察隨后趕到,將槍手擊斃。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槍擊案。
2017近半年的時事政治(五)
1) 6月14日,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改選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成員,185國參加投票。中國獲182票支持,以高票成功連任,任期為2017年至2019年。自1972年以來,中國一直連任經社理事會成員,為理事會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2) 6月21日,主席圓滿結束第二次中東歐之行。2017年3月首訪中東歐,中國與捷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此次訪問塞爾維亞和波蘭,中國與兩國關系均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次歷史性訪問,為不斷深化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3)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于2017年5月1日實施,為切實做好試點各項工作,4月30日國務院發布通知,指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當前推動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大減稅措施,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時間緊、任務重。
4) 財政部、稅務總局宣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河北將先行試點征收水資源稅,我國還將逐步將森林、草場等納入征稅范圍。這是繼5月1日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后,我國推出的又一重大稅制改革。
5) 國務院副汪洋在黑龍江省考察農業農村工作。他強調,新形勢下我國農業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把推進結構調整擺到農業工作首要位置,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6) 5月15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共安排開行旅客列車3400對,其中動車組列車2100多對、普速列車1200多對,旅客列車較原圖增加近300對,鐵路客座能力增長近8%。
7) 就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要求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
8)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段確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9) 5月19日在人民大會堂出席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指出,旅游業不僅是中國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生力軍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舞臺,也是實現扶貧脫貧的重要支柱和建設美麗中國的助推器,還是中國對外友好交往的高架橋。進一步加強旅游硬件設施建設,強化旅游市場監管,使中外旅客享受更加便捷安全、多彩快樂的旅游之美。同時深入推進全域旅游和“旅游+”行動,與“互聯網+”相結合,在促進旅游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旅游業的升級換代促進國民經濟的提質增效。大會通過成果文件《北京宣言》。宣言緊扣旅游促進發展與和平這一主題,以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有效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主線,闡述各方共識和主張。
10)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目標。
11) 國務院5月24日在貴陽與出席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的國內外業界人士舉行對話會。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和分享經濟的蓬勃發展,有利于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我們將推動大數據、“互聯網+”等同制造業相融合,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12) 《2017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印發,明確了三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持續簡政放權,繼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深入推進投資審批改革,扎實做好職業資格改革,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積極開展收費清理改革和監督檢查,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以政務公開推動簡政放權,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二是加強監管創新,實施公正監管,推進綜合監管,探索審慎監管,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三是優化政府服務,提高“雙創”服務效率,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加快推動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看了“2017近半年的時事政治”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