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最新教育熱點:職業教育如何改革
近幾年,國家圍繞職業教育密集出臺多項政策,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19年度最新教育熱點:職業教育如何改革,歡迎閱讀!
職業教育如何改革
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不容小覷
目前,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職業院校1.17萬所,開設近10萬個專業點,在校生約2686萬,中職、高職教育接近中國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所以此次《方案》中就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部分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據介紹,《方案》主要從職業院校、參與企業、專業教師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指標要求。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干專業(群)。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
特困地區至少建一所符合當地發展的中職學校
為讓更多人在接受職業教育中有所發展,《方案》也提出:特困地區至少建設一所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中等職業學校;在學前教育、護理、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擴大對初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增強社會認可
本次《方案》中還明確要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積極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特別是技術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招用人員不得歧視職業院校畢業生。
鼓勵企業參與 注重實踐培養
《方案》中明確:校企合作中,學校可從中獲得智力、專利、教育、勞務等報酬,具體分配由學校按規定自行處理。對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可按投資額一定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當前,國內已有一些大企業開始了辦職業教育的嘗試。《方案》就提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2020年初步建成300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帶動中小企業參與。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
“實戰”鍛煉:打造高水平實訓基地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教學和實踐兩張皮。《方案》提出:面向先進制造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統籌多種資源,建設若干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指導各地各校借鑒德國、日本、瑞士等國家經驗,探索創新實訓基地運營模式。
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一半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分專業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教師需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
有好老師才有可能帶出好徒弟。要解決以往師資實踐能力弱的現狀,《方案》提出:從2019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
每年調1次專業 每3年修1次教材
當前社會新技術、新工藝等變化較大,要使學校變化密切跟蹤市場需求,《方案》提出:原則上每5年修訂1次職業院校專業目錄,學校依據目錄靈活自主設置專業,每年調整1次專業,每3年修訂1次教材,其中專業教材隨信息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情況及時動態更新。
推進“學分銀行” 啟動“1+X”證書制度
此外,《方案》也提出,將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從2019年開始,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賬號,實現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而職業教育學生的評價標準和方式未來也將發生改變,不再唯學歷。據了解,從今年開始,部分試點學校將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其中“1”是學歷證書,也就是中職、高職或者本科,而“X”則是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