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怎么樣
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怎么樣
韓國國內民眾對薩德的態度表示強烈反對,在樸槿惠遭彈劾后,韓國須在60天內舉行大選,選出新一屆總統。那么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如何?韓國總統候選人對中國的態度怎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文在寅(共同民主黨) 支持率:36.1%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出生于1953年,現任共同民主黨常任顧問。文在寅早年曾是特戰隊員,1978年退伍后成為律師,后與盧武鉉結為密友,在盧武鉉任韓國總統期間擔任青瓦臺秘書室長,有“盧武鉉之影”之稱。2012年,文在寅曾參選總統,主張增加社會福利開支和多接觸朝鮮,頗受平民階層和年輕人的歡迎,但最終以微弱劣勢敗選。
支持者認為,文在寅有親和力、信譽好,主張社會正義、市場公平、擴大社會福利。批評者認為,文在寅只有對過去的批判,沒有對未來的期望。
在部署“薩德”的問題上,文在寅表示,在當前政治形勢下部署“薩德”系統并不合適,薩德問題應移交給下屆政府處理,這是考慮到國家利益而做出最好的方案。下屆政府應重新進行全面考慮,通過與中國、美國進行協商,再做出合理的決策。
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黃教安(無黨派) 支持率:14.2%
黃教安,1957年出生于首爾,曾任大邱高等檢察院檢察長、釜山高等檢察院檢察長等職,有長達28年的檢察官生涯。2015年6月18日,韓國國會通過任命案,黃教安正式出任韓國第44任國務。2016年12月9日,樸槿惠被停止執行總統職務,由國務黃教安替代主政,擔任代總統。
一度被視為執政黨陣營熱門總統候選人的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不參加選舉后,執政黨方面把視線轉向了黃教安。一項民調顯示,潘基文退選后,其支持者中約20%的人轉投黃教安。
作為薩德入韓的直接參與策劃者,在樸槿惠被停職后,韓國代總統黃教安不顧中方和國內的反對聲音,多次表示應盡快部署“薩德”,并加快相關部署工作。去年7月,在星州郡居民抗議“薩德”部署時,黃教安曾代表樸槿惠前往安撫,不料被當地民眾擲以雞蛋和瓶子。在他的推動下,韓美軍方目前已開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發射架等部分裝備已抵達韓國。
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安熙正(共同民主黨) 支持率:12.9%
共同民主黨籍忠清南道道知事安熙正現年51歲,在韓國政壇一直以“清流”形象自居。他穿著隨意,溝通技巧過人,被稱為“韓國奧巴馬”。與其他競爭者不同,他宣布參選總統時并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而是選擇在一處位于年輕人文化潮流地的劇場中與支持者交談5小時。韓媒稱,安熙正所在的忠清南道以保守派為主,來自共同民主黨的他卻承諾如果贏得總統選舉,將和保守派“分享權力”,吸引了不少保守派支持者。
安熙正雖然反對部署“薩德”,但是卻表示尊重協商談判的結果。安熙正認為應考慮韓美同盟的協議,“國家之間經協商后做出的決定,很難再推翻”。安熙正也傾向于認為韓國部署“薩德”已成定局,該決定在現實上很難出現逆轉。但他同時表示,即使部署“薩德”是為了保護韓國安全,但政府對部署“薩德”進程提速是不正確的。
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李在明(共同民主黨) 支持率:10.5%
從反對樸槿惠的燭光集會中殺出的“黑馬”李在明出生于1964年,現任韓國京畿道城南市市長。他善于使用社交媒體發言,且言論辛辣而直接,被韓媒稱為“韓國特朗普”。“親信干政”事件發生后,李在明對樸槿惠態度強硬,當文在寅對彈劾猶豫不決時,李在明率先表明支持彈劾樸槿惠,被視作要求樸槿惠下臺“第一人”,成功將執政黨的“危”轉化為共同民主黨的“機”,并贏得大量民眾支持。
城南市長李在明對于“薩德”部署問題持堅決反對的立場。李在明表示:“‘薩德’不但不會保障韓國的安全,反而會導致韓國的經濟危機以及東北亞地區的戰爭危機,因此我們應該撤回這樣的決定。”李在明表示,共同民主黨應積極地站出來,與其他在野黨一起在國會設立“薩德”對策委員會,盡全力阻止“薩德”的部署。他呼吁,應立即阻止在政局混亂之際趁虛而入部署“薩德”的行為。
韓國總統候選人對薩德態度:安哲秀(國民之黨) 支持率:9.9%
國民之黨前黨首安哲秀出生于1962年,以首爾大學醫學院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棄醫投商創辦計算機防毒系統,免費開放使用,在韓國的年輕人中享有非常高的聲望。安哲秀2011年開始投入政界,曾于2012年參加韓國總統選舉,當時在韓國年輕選民中人氣頗高。
但有分析稱,2012年大選刮過的“安哲秀旋風”已成往事。當年提出“新政治”的安哲秀,雖積累了四年國會議員的資歷,但當年“初出茅廬、政壇新秀”的優勢已失去。
安哲秀日前在出演SBS節目時對“薩德”問題表示,“這是國家間協商后的結果,下屆政府也應該尊重這個決定。因為這不是政權之間做出的協議,而是國家之間的協議,我們應該尊重這個結果。”但他也認為,政府應當對“薩德”部署決議過程向國民作詳細說明,還應該積極努力同中國政府進行磋商。其所在黨派國民之黨則表示,政府未經國會同意便部署“薩德”違反了憲法。
潘基文為什么退出韓國總統競選
近日,潘基文發表聲明,放棄不久進行的韓國總統競選。目前,潘基文的民調支持率居于第二位,借助其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聲望,如果參加總統選舉,當選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在樸槿惠下臺指日可待的情況下,潘基文自動放棄即將到手的果實,難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按照潘基文自己的解釋,他本人已經擔任過聯合國秘書長了,無需再用韓國總統提高他的聲望!按道理說,這話也不無道理。聯合國秘書長雖然不像一國總統那樣有實權,但威望絕對不在韓國總統之下,如果換成別人,功成名就了,退居山林安享晚年也許是上上策!
但仔細分析感覺又不對。如果潘基文真有這個想法,一開始就不會宣布參加總統選舉。而且潘基文為了當選總統,不惜得罪中國,宣布支持韓國部署薩德!這時才宣布放棄總統選舉,顯然是碰到了非常大的困難!
前段時間,潘基文的弟弟因為行賄被起訴,影響了潘基文的形象,這也許是潘基文宣布放棄總統選舉的原因。客觀分析來看,這方面的原因是有的,但如果純粹是這方面的原因,還不足以讓潘基文放棄總統選舉,里面肯定有對潘基文更為不利的因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潘基文放棄總統選舉呢?
潘基文放棄總統選舉,肯定不是因為沒有希望選上,以其目前的支持率,當選的幾率還是很大的,即使出現弟弟行賄的丑聞,其支持率只是下降了不到一個百分點,沒有改變其競選態勢。難道是潘基文的個人問題?
韓國總統歷來不得善終,肯定是潘基文個人出現了什么問題,威脅到其個人的安全!潘基文擔任聯合國秘書長這么久,肯定跟很多國家有些交易。可潘基文要當總統,必然推出其競選綱領,這些綱領必須符合韓國民眾的意志才能當選。可問題是潘基文如果跟某些大國以前有交易,而他的競選綱領又危害某些大國的時候,問題就凸顯出來了。這樣就產生了矛盾,要當總統,就得得罪以前的老交情。而這些老交情對潘基文的做法不認可時,就會警告他不要參選!開始潘基文肯定不以為然,可當其弟弟被起訴的時候,說明某些老交情已經開始準備把潘基文原來的內幕曝光。起訴其弟弟就是給潘基文敲個警鐘。潘基文也是聰明人,一看事情要暴露,還是保命吧,總統當不當還是命要緊,樸槿惠這個下場可就擺在那里!
通過云開以上分析發現,原來潘基文是其競選綱領與某些老交情不符,無奈之下才放棄競選,至于給潘基文施壓的是哪個大國,就請各位發揮充足的想想空間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