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等網劇被下架的原因是什么(2)
余罪等網劇被下架的原因3
《余罪》個別場景血腥
近日,不少網友發現口碑網劇《余罪》已經在播出平臺悄然下架。該劇曾經在愛奇藝上獲得總計40億的點擊,并且引發全民熱議,張一山也憑借該劇成功翻身,是近年來網劇中不可多得的口碑劇。除了《余罪》之外,《滅罪師》《暗黑者2》等多部網劇也再遭下架,目前,視頻平臺上已沒有正片的播放渠道。個別場景血腥確實引起了觀眾不適。
余罪-張一山
對此,劇評人李星文表示這是主管部門對同類題材管理的第二次收緊,從趨勢上看實屬必然。今年上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相關人士就曾在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明確指出,要格外嚴控刑偵、靈異、暴力題材,并特別指出網絡劇要與電視劇執行同樣的審查標準,“電視不能播的,網絡也不能播。”曾于2012年和2014年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及《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等文件,也再次被提上案頭,作為管理網絡劇的官方標準。
余罪-張一山
對于這兩年開始有所松動的罪案題材來說,無疑預示著創作的邊界并非模糊,而需要遵循現有的標準與規定。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早期網劇創作由于網站的“自審自查”方式,某種程度上較之傳統電視劇的創作更寬松,有些打擦邊球的作品應運而生,如個別罪案劇在場景的血腥程度上確實引起了觀眾不適,但經過主管部門近年來對網站自查標準的提高、審查程序的規范以及明顯的政策導向,像《他來了,請閉眼》這類罪案劇已經可以在電視和網絡同時播出。在相關網劇制作人員看來,“創作者不能只為了點擊率,也要兼顧藝術與觀眾,才能真正促使這類題材健康發展。”
余罪飾演者:張一山
在《余罪》之前,市場上幾乎沒有警匪題材的網劇。團隊在項目初期做市場調查時發現,臥底題材很受觀眾喜愛且處于市場空白的狀態。“硬漢題材不好做,但在前期籌備的時候預期到了市場應該會喜歡這一類型的網劇”,楊春曉表示。
編劇于淼出身警察世家,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提供了很多真實的案例,這也為劇本的填充打下了基礎。對于演員的選擇,楊春曉表示由于預算有限主要啟用了新人演員,這算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而張一山飾演的余罪,成就了這部網劇最大的亮點。為了肌肉的線條更好看,張一山從接到角色后提前半年每天都到健身房健身。
余罪等網劇被下架的原因4
《余罪》等網劇線上線下統一標準
目前,網絡劇的內容審查實行的是“自審”制,即“自審自播,先審后播,不審不播”,比起電視劇實行“專審”制,一部劇在播出之前要經歷四重審查來說,的確是寬松不少。但網劇監管制度的收緊步伐也絲毫沒有放慢。
2012年7月,廣電總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規定網絡視聽節目由播出機構“自審自播”,并報當地省廣電局備案。
2014年1月,《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發布,規定“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后,群眾舉報或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發現節目內容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要立即下線”。
2014年3月,廣電總局發布通知,強化網劇審查規范,違規者五年不得從業。2014年12月,廣電總局局長在“第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表示,“線上線下要統一標準”。
2016年2月,在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廣電總局再次強調“線上線下標準統一,電視不能播什么,網絡也不行”。
相比于電視劇產業已經用二三十年的時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網絡劇產業的發展還只是初級,比如就廣告收入一項來說,網劇的廣告費用和傳統電視劇根本不在一個量級。在審查制度上的優勢漸趨微弱之后,網絡劇的“黃金時代”是否還能持續,的確要打上一個問號。
“線上線下統一標準”本身沒有錯,但問題是什么樣的標準才是合理?說到所謂“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恐怕連四大名著都要中槍。一直以來,影視分級制度代替審查制度的呼吁不絕于耳,但都如石沉大海。
無論如何,公眾自己有鑒別能力,一部影視作品好與壞,不應該由少數審查人員來決定,應該由觀眾自己說了算。
余罪等網劇被下架的原因是什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