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志愿如何填報,從選大學到選專業一一告訴你
填報志愿的時候是勞心勞力的一個過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解答2019高考志愿如何填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選大學:兩大誤區你有沒有?
填報志愿之前,很少有家長和考生會去研究一下高校的歷史和實力。往往是拿到志愿填報的“大本”之后,看哪個順眼就報哪個。對于高校的理解充其量停留在從校名上“下定義”:比如看到“交通”大學,就覺得一定與公路、鐵路相關。“望名識大學”成為選大學時最容易出現的誤區之一。
誤區之二是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結”。很多考生和家長非常在意學校的排名,總給人一種非名牌或非重點不讀的感覺。實際上,名校情結本不是什么壞事,可理想和現實總會存在差距。211大學雖然有100多所,但是具體分配到各省的招生計劃就屈指可數了。冷靜地分析一下,你的分數確有競爭力嗎?
選專業:什么叫冷門什么叫熱門?
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往往愿意選擇熱門專業,但卻不知一些現在看起來熱門的專業,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不熱門,甚至畢業的時候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不管是冷門還是熱門,都首先應該了解專業的內涵,也就是說,針對一個專業,我們要知道該專業的一些常識,比如學什么,今后可以怎么深造等。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所謂的熱門,還是應該從自身情況出發,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家長和考生可以多關注山東高考一點通的相關推送,對專業進行詳細了解。
填報志愿時,一般都流行這樣一句行話,即:高分考生優選學校,中低分的考生優選專業。其實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每一個分數段上都存在一個“最佳選擇”的問題。
選擇好的學校不能忽略好的專業,選擇好的專業同樣不能忽略好的學校,將兩者結合起來方是最佳選擇。
應優先選擇專業
1.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可供選擇的學校層次相差不大時,應該將報考的重心、重點轉向選擇專業上。
2.在所報專業和就讀學校發生矛盾時,應該優先考慮專業。因為升學最終是為了就業,選擇一個畢業后能用得上、更容易就業的專業,比選擇學校更重要。
3.學校各方面情況差不多時,優先考慮專業。現在有的高校實行按大類招生,同學入校后到大二或是大三才選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可優先選擇學校。
4.如果大學畢業后想繼續深造,則應該打好專業基礎,為今后的長遠發展目標做好規劃。可能同學選擇的專業所處學校的牌子不是太響亮,但是如果同學能把專業學得很好,本科就讀的學校不僅不會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可以為同學以后考入更好的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選學校的情況
1.學習成績優秀,在省級重點中學年級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應首選名牌綜合大學,在此前提下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切忌以專業定學校。因為在名牌綜合大學里,即使同學對專業不滿意,在入學后仍有很多轉系、轉專業、修第二學位、第二專業等二次選擇的機會。
如果是以專業定學校,這部分同學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發揮,特別是選擇了那些操作性很強、專業面很窄的工科專業,當想跨學科學習或轉系、轉專業時,便會發現由于專業的限制,困難重重。
2.學習成績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選擇的學校數量多,專業也多為操作性很強的工科、社會科學及相關專業,機會要多于學習成績優秀的考生。
但事實上是,由于這部分考生為數眾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選擇的余地就變得很小了。對于這部分考生的志愿,應選擇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的名牌學校,這樣可選擇的余地會變得更大,競爭會小些,同時也有益于今后的發展。
3.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考生,選學校更為重要。特別是那些考試成績在當地本科或專科錄取批次控制線上下浮動的考生。
應當承認,這部分同學的高考競爭能力相對于前兩類同學要弱一些,所以,選擇一所位置較偏、所設專業又不太“熱”的學校,就很有可能被錄取,甚至還有可能提高一個批次錄取。
每年都會有部分農業、林業、石油、地質、礦業、師范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導致降分錄取,很多處于專科分數段的考生第一志愿報考這類學校的本科專業的考生,大都順利地被這些院校錄取到相關的本科專業就讀。
4.如果同學大學畢業后打算直接就業,可以考慮優先選學校。因為大學畢業后直接就業,應聘時學校的牌子相對而言顯得更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