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考理科550分能上什么大學
廣西參加高考的理科生是否已經查詢到自己的高考成績了呢?大家對這樣的成績是否還滿意?550分能上哪些大學?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廣西高考理科550分能上的大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廣西高考理科550分能上的大學
理科生選專業三個要訣
1.按成績選學校
考生高考的成績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統考成績,也就是語數外三門課高考成績,另外還有選測科目等級。這兩個成績在志愿填報時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統考成績是決定錄取批次的條件;而選測科目等級則是進入這一批次以后挑選學校的等級要求。
由于選測科目等級越高,考生數就越少,所以選測科目考得好的學生要盡量選擇高要求的學校,一方面這樣的學校普遍要好一些,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與自己競爭的對手數量,特別是統考成績比自己高但選測科目比自己差的學生就沒資格與自己競爭了。
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可參考前兩年各校的錄取成績,如果是只希望進入學校而不考慮專業的,那么選擇的學校往年的錄取成績與自己的成績可以很接近;但是如果是希望進入學校的某個心儀的專業,那么還要看自己的成績是否達到了這個專業的錄取成績—一般成績在這所學校線上的10分以上基本會被一志愿專業錄取。
按照成績,理科考生在不同的批次選擇專業也可采取不同的辦法,本一階段的學校質量較好,一些相對較弱的院校會將比較好的專業或者熱門的專業放在本一,將其他非熱門專業放到本二,因此在本一線上的考生可多考慮院校的錄取,不要太計較專業的差別。為保證能夠被這些院校順利錄取,如果不是特殊情況,考生應選擇專業服從。
本二階段招生院校和招生計劃比本一多,學校之間的差別也是相當大的。有些是“好”學校的“差”專業,有些是“差”學校的“好”專業。建議本二的學生應該以專業選擇為重,盡量選符合自己的專業,專業服從應慎重考慮。如果選擇專業不服從的院校,那么這所院校以往的錄取成績要比自己的成績低一些,避免踩線進入,造成低分專業不服從退檔的風險。
本三階段錄取因為是本科的最后一批,所以考生最怕的是趕不上本科的末班車。從下表可以看出,盡管本三的收費較高,但一次性投檔滿足率反而比本二高。但由于本三屬于民辦性質,所以上本三線的考生并不會都報本三,通常只有六成左右的考生會填報,所以本三的錄取成績跨度相對要大一些,尤其是理科學校的錄取,根據去年的情況,去年本三理科招生的277所院校中有149所院校進行了征求平行志愿,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院校投檔時是沒有完成計劃的。本三及以上錄取的考生占了理科考生的60%,也就是說大部分的理科考生都會被本科錄取,再加上本三的高收費因素,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理科考生都可以上到本科院校。但本三批次在志愿的填報上考生與家長往往一味地追求學校的品牌(也許考生和家長會比較看重本三院校的母體以及學校的地域等因素),但是隨著民辦獨立院校與母體學校的脫鉤,以及獨立頒發文憑的政策,那種“傍名牌”的心態是得不償失的,還不如扎扎實實選一個比較合適的專業來得明智。
2.了解專業內容,按自身特點選專業
理科專業門類很多,很多專業從名稱上看很難理解,甚至容易引起誤解,如“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地球化學”、“非織造材料與工程”、“數字媒體藝術”等,所以考生在選擇專業前一定要認真了解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向。最有效的方法是到各校的官方網站上進行了解。
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首先要了解自己學習的長處和短處,比如自己的學習強項是化學或生物,就可以選擇化學生物方面的專業;分析能力較強就可以選擇理科的專業;動手能力較強就可以選擇側重工科的專業。這是一種“揚長”的辦法,另外還可以用“避短”的辦法,比如自己某一科的學習偏弱,在專業選擇時就應該避免選擇相應對這一科要求比較高的專業。
自身特點的第二個方面是自己的身體條件,比如根據自己身體的強弱,決定是否選擇一些諸如需要野外作業的工作,如道路橋梁、資源勘查工程、采礦工程等。目前高校中除特別注明的少數幾個特定的專業,如救助與打撈工程、護理學等對考生性別有特別要求外,其他專業是不限定男女性別的。但由于人們的習慣思維仍會將絕大部分理科專業分成適合男生的和適合女生的。其實這樣的填報習慣反而限制了自己的選擇范圍。相反,有些專業性別的少數倒反而有優勢,如學前教育、護理專業男性就業優勢明顯;一些工科類女生少的專業,女生反而相對容易找到專業對口的崗位。
自身特點的第三個方面是家庭背景和職業生涯規劃。這一點是理科考生必須考慮的因素,因為高校的學習是為了今后的工作。在就業方面,家庭的影響近年來越來越重要,家庭中有一個同專業的長輩將會對自己今后的人生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本身就是一個世家或者有某個行業的深厚背景,那么就更有優勢。同時每個考生要清醒地分析一下自己今后大學畢業后準備做什么。比如筆者遇到兩個私營加工業主的孩子,一個學藝術設計,一個學會計,畢業后都回到了家族企業工作,前者工作很累,后者馬上接手了財務工作。考生外出求學還要明確今后就業是回到家鄉還是在外地。因為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人才需求,所以只有明確了這一點后才能有效地選擇專業,否則就是盲目的了。有兩個學理科的農村考生,同樣都考上北京學校,一個學的是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另一個學的是無線電技術,回到家鄉后前者立刻就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另一個至今還在家務農。
3.拋開理科生選專業的誤區
理科通常給人的感覺就是三個字——臟、累、難,其實這只是人們普遍的一個誤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理科很多專業確實比較臟,比如機械制造類的專業通常會一身油污,農學類專業天天在田里。但隨著科學的進步,機械制造早已實現數字化控制,其工作主要是在電腦上完成的,碰到油污的機會相當地少,農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棚試驗室四季如春,農學研究更像是一種實驗室研究,即使要到農田進行工作,大部分也是以車代步。
再比如跑工地、進車間、上高山、下礦井這些工作很多人認為是非常累的。這與理科專業實踐性強是分不開的,實踐是理科的基礎,理科生如果將這種實踐看成是一種累,那么就不太可能有所成就。相反理科生在選擇專業時應該換一種思路,選擇一些看似較累的專業,這樣反而容易報考,日后也容易出成績。對于“累”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同樣一件事如果感興趣了就一點也不會感到累,如果不感興趣,再輕松的事情也會感到累。所以理科生在專業的選擇上要首先考慮培養興趣,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累了。另外有人研究過理科生的就業情況,發現越是當時社會條件下認為累的專業,報考的人就越少,到了畢業時就業反而更好。同樣,理科這種自然科學方面的專業,成果與其投入的勞動成正比,所以理科生應該拋開“嫌累”這一觀點。
有相當多的考生在志愿填報時會刻意避免填報那些自己認為學習比較困難的專業,這也造成了“較容易學習”的專業近年來在理科中的招生比例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理科畢竟是學習和研究自然科學的。科學的很多未知領域和前沿科學地帶的探索是有很多困難的,所以理科學習不難是有違理科規律的。可以說:不難的專業出成果就會很難,難的專業不僅容易出成果,而且由于研究的人少,競爭的對手也少。另外很多考生認為理科的學習很難,其實也與理科文科學習方法的不同有關,理科是在眾多復雜的現象中找到規律,主要是要掌握方式方法,只有學會了方式方法才能去獨立地探求未知的世界。只有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理科才能學好,也才能“化難為易”。
猜你感興趣:
廣西高考理科550分能上什么大學





上一篇:新疆高考理科550分能上什么大學
下一篇:湖南高考理科550分能上什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