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關于改革的申論范文
2017年關于改革的申論范文
改革是今年的熱點內容,所以2017年的申論考試很重要可以會出現,小編整理提供的關于改革的范文,快來閱讀看看吧。
供給側改革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階段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發生重要轉變,增長速度由高速轉為中高速。于是,關于中國經濟是否會硬著陸、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議論多了起來。這個問題應放在長期增長框架下并在國際比較中加以分析。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聚焦于生產要素的流動重組和優化配置,將為我國加快質量追趕、跨越中等收入階段創造必要的制度和政策條件。目前,應將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優先領域加以推進。
放寬準入,深化壟斷行業改革。近年來的商事制度改革,在小微企業準入便利化方面取得一些進展,現在更需要突破的是基礎產業和服務業領域改革,包括石油 天然氣、電力、電信、鐵路、金融、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這些壟斷行業的投資看起來已經不少了,但其實非常需要有活力的新投資加入,以大幅提高投資效率。應進一步放寬這些領域的準入條件。
促進城鄉之間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城市發展從以往的孤島型轉變為網絡型,帶動大城市之間大量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加強互聯互通,推進基本公共服務 均等化,帶動人口居住和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將可引出可觀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機會。為此,應下決心打破城鄉之間要素流動、交易、優化配置的不合理體制和政策限制。
在尊重創新規律基礎上營造創新環境。創新與模仿具有實質性差異。在模仿階段,政府職能主要體現為指定技術路線、做好規劃。在創新階段,政府職能則主要 體現在保護產權,穩定企業家和科研人員的預期,為創新活動提供有效激勵;深化各項改革,促進創新要素流動、聚集和優化配置,提高人力資本質量,為創新提供金融支持等。同時,還應使改進創新環境成為地方競爭的新元素,推動形成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
抵制經濟泡沫的干擾,引導資源流向提高要素生產率的領域。制造業仍然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所在。服務業中發展潛力最大的生產性服務業,是直接為制造業轉 型升級服務的。必須牢固確立制造立國、實體經濟為本的理念和政策導向。對于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等極易形成經濟泡沫的行業,必須高度警惕,及時抑制各種形態經濟泡沫的泛起,防止出現大量資源脫實向虛和經濟活動的大幅波動,把資源盡可能引導到提高要素生產率的領域。
調動人的積極性,完善干部隊伍激勵機制。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干部隊伍的精神狀態至關重要。應乘勢前進,持續優化政治生態,在“關后門” “堵歪門”的同時“開前門”,探索符合國情和現代治理要求的長效機制。應給基層更大的試驗空間,在把握方向、守住底線的前提下,同一改革可以有幾種方案同時試驗,相互比較、補充、完善。基層試驗可以為創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也有利于少走彎路,降低制度和政策創新的成本。
弘揚創新精神 深化改革創新
“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要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以這一要求為改革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才能掃除阻礙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的體制障礙,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改革只在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搞是不夠的,必須全面部署,并堅定不移推進。我們應當從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全社會創新能力的戰略高度,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讓科技創新居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只有雙輪驅動、相互協調、持續發力,才能促成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深化改革創新,就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點火系,全速發動創新驅動的新引擎。當前,無論是“部門領導拍腦袋、科技專家看眼色行事”的科技決策方式,還是“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的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無論是“簡單套用行政預算和財務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資源,還是“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的缺失,都是阻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弊端,都必須下決心予以革除。
深化改革創新,就是要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形成服務科技創新的制度合力。企業應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要制定和落實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是科技發展的主要基礎所在,應優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科研布局,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各地在創新發展中應尊重科技創新的區域集聚規律,因地制宜探索差異化的創新發展路徑,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
深化改革創新,就要以弘揚創新精神為方向,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正如所強調的,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我們不僅要大興識才、愛才、進才、用才之風,也要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我們不僅要尊重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長規律,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約束科學家的研究活動,而且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度權。
從總體上看,今天的中國,在主要科技領域和方向上實現了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戰略目標,正處在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兩手抓、兩個輪子一起轉,我們才能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爭取早日建成創新型國家、建成世界科技強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