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朝天電影心得觀后感1000字 觀看大路朝天感想有哪些
大路朝天電影心得觀后感1000字 觀看大路朝天感想有哪些
電影《大路朝天》是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力作,源于生活,以主人公筑路過程中的事例充分體現了他們的付出精神。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大路朝天電影心得觀后感1000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路朝天電影心得觀后感1000字
《大路朝天》我們之所以說它是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力作,正是因為它是真正的一部源于生活的創作,作品中的人物,如唐真紅、盧橋亮、江雪花等等,一個個都栩栩如生,每個人都帶著極強的生活質感。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人物好像就是從筑路工地剛剛走來。至于那些一波三折的情節故事,如果不是從生活中來,沒有現實生活的直接體驗,是不可能有那樣真切的體驗的。我認為,《大路朝天》的編導值得稱道的是,為了這樣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他們攀高原、住山洞、進工棚、涉激流,甚至登上高山峻嶺間高達數百米的懸空高架,去取景攝像和體驗生活。在滾石飛舞、泥沙橫流的危險場景,編導們同一線工人一樣,扛著攝像機奮戰在第一線。這種精神常常為一線工人深深感動。在大渡河上,他們曾經歷過史上罕見的八九級暴風,在離河面數百米高的空中,他們為了體驗生活和拍攝最佳效果,堅持和一線工人一樣一次次走“貓道”。那些貓道,懸于空間云霧中,人一站上去就渾身打晃,可以說膽顫心驚。但是為了表現筑路人的真實生活,編導演職人員堅持到這最危險的地方。在工人閑暇擺龍門陣時,他們置身其中,與工人交朋友,收集素材。可以說,這樣一部片子,編導們是學習工人不懼生死的精神的結晶,沒有這種精神,就不可能有電影史上一部風格獨具的好作品。沒有這種精神,影片中許多催人淚下的場景是不可能捕捉到的。作品中許多震撼人心的畫面都是編導們冒著生死的危險在險山峻嶺間完成的。我認為,當下中國電影恰恰需要這樣對生活的執著的精神。電影《大路朝天》為中國文藝創作提供了如何看待生活如何表現生活一個非常成功的范本和經驗。
當然,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關鍵還是要把故事講好,把人物塑造好。《大路朝天》之所以得到好評,被稱為當下現實主義題材一部具有標桿意義的作品,最大的成功還是對人物的塑造。作品寫了三家筑路人的命運跌宕。首先是唐家,老一代工人唐金紅和女主人公江雪花共同培養了作品主人公唐真紅。在唐真紅身上,寄托的是筑路工幾代人的情懷,寄托的是一種精神和理想。所以,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甚至在遭不白之冤時,他依然具有毫不動搖的獻身筑路事業的信念,他依然關心的是工程如何保證質量,如何按期完工。在這個人物身上,體現的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他與江雪花的愛情,充滿浪漫和詩意,而且他們人生選擇的每一步,都與筑路事業密切相關。直到老年,這對相識相戀多半輩子的人終于走到了一起。另外一家是盧家。盧家第一代盧通達是典型的潛水工,第二代盧興旺,是打洞子出身,第三代盧橋梁,一個年輕的項目經理。之外便是第三代曾家,第一代是老石匠曾慶民,兒子曾饅頭想當干部,經過父輩教育,最后也成了一名優秀的石工。這樣三家人的命運和故事,縱橫交錯,起伏跌宕,構成了《大路朝天》的故事主體,由此關聯的多重人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社會眾生相。不管故事多么曲折,人物關系多么繁雜,一切都圍繞筑路有序展開。顯得有條不紊,層次清晰。
大路朝天觀后心得體會
責任是什么?責任是肩上挑起的擔子,是人生前進的動力;道路是什么?道路是連接兩地的通道,是實現夢想的途徑;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亮出自己的渴望,是戰勝困難的決心。改革開放以來,任何地方想要發展,就必須先修建好道路。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言簡意賅的話,充分說明了普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追逐和向往。觀看了這部反映四川路橋三代人為暢通天路做出偉大貢獻的電影《大路朝天》,我真的感慨萬千。
電影通過描述一群普通的基建者的生活日常和工作狀態來讓觀眾們了解這樣一項宏偉的工程。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很多場景都是真實的,這并不是群演,也不是藝術加工,這就是真實的寫照。他們修著路,我們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一種工作狀態。這樣追逐夢想的呈現,真的很令人感動,也由衷地佩服這些筑路者的辛勤付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云端上的雅西高速。壯美的冬季公路雪景,秀麗的夏季蜿蜒天塹,這是帶給觀眾的心靈初體驗;隨著劇情的延伸,跌宕起伏的人生,無一不喚醒我們對建造了這座超級大橋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路橋工人生活的認識和了解。幾十年來,他們在崇山峻嶺中,在古人稱為“難于上青天”的蜀古道上,修建了一條壯美的天路。“云端上的高速”,這不僅是我們對這條天路的贊美,更是對筑路者們責任與擔當的褒獎。他們實現了自己一直追逐的夢想,這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壯舉,還是改革開放40年來四川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和建設成就,是最能喚起國家、社會、時代的偉大巨變而產生的自豪感,令我們川人因此而驕傲。
實現自我的夢想——而這一切只為了一個目的。青春不僅是美好的年華,對于這些筑路者來說,青春就是將自己的全部熱血和激情投身于這項偉大的中國西部筑路事業,遇山開山,遇水搭橋,將一條條公路搭建出來,將一條條經濟發展線畫出來。《大路朝天》電影描述了年輕的大橋分項目部經理盧橋亮出身于路橋工人家庭,他的祖父與父親都是普普通通的路橋工人。祖輩修建的是石橋,如今盧橋亮修建的是超級特大橋。唐真紅是改革開放40年的親歷者,是盧橋亮的學長和人生楷模。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生張弛是剛來到大橋項目工地的年輕技術員。盧橋亮向張弛講述了唐金全、江雪花、唐真紅以及自己父親路橋三代人的故事。一代接一代普通路橋工人風風雨雨為國家筑路架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修行。影片中的人物既鏈接了歷史,也鏈接了未來。通過普通路橋人的命運工作生活情感來寫路橋建設,用普通人的青春和溫暖的人情賦予宏大的路橋情感的力量。
在電影中的崇山峻嶺,危崖峭壁,都被開山筑路的追夢人戰勝了。他們用雙手,用責任,用青春在山水間建造出了如此雄偉的道路。這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工作,而是一個傳承。那是中國人民不畏艱險、為了國家的建設不斷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的精神。
風正一帆懸,我們都是新時代的追夢人,我們的夢,和實現偉大中國夢緊緊相連,讓我們在不斷前行的路上履責任勇擔當,用汗水澆灌一圃圃夢想的花。(成都網友@mellisa37)
觀看大路朝天感想有哪些
接雙流區教育局、雙流區教育工會的通知,西航港幼兒園組織了黨員、干部、教師等于2019年1月17日下午2點在“雙流旭和影城”觀看了電影《大路朝天》。
電影《大路朝天》是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獻禮影片之一,是由陳瑾、李保田等主演的講述祖孫三代路橋工人伴隨改革開放40年經歷的命運和情感故事,給我們展示了時代的發展與變遷。劇情精彩、幽默,耐人詢問。這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一部電影,它讓我們了解了中國造橋人的歷史和艱辛,也讓我們看到了老一輩人的一絲不茍,認真吃苦的精神。
從《大路朝天》中,我們看到了路橋精神一代一代的傳播,看到了祖國日益發達的科技,看到了國家的強大,從以前的泥巴小路,到現在的高速公路,從以前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到現在蜀道天塹變通途,這一切的變化離不開祖國的昌盛繁榮,離不開一代代路橋人的堅守。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持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夢想,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西航港幼兒園全體師生將繼續發揚認真吃苦精神,奮勇前進、奮力拼搏,為西幼的美好明天、為雙流教育的美好明天、為祖國的美好未來而不懈奮斗!
2019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