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有哪些杰出貢獻表彰對象
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切都離不開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們。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對這批為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提出表彰。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表彰對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改革開放40周年杰出貢獻表彰對象介紹
1、“張家港精神”的塑造者 秦振華
秦振華大膽解放思想、勇于打破藩籬,搶抓機遇、奮力拼搏,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張家港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塑造了“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城市精神,創下了28個“全國第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張家港召開,推廣“張家港經驗”和“張家港精神”。張家港改革開放之后的快速崛起,被媒體譽為“偉大理論的成功實踐”。榮獲“全國優秀縣(市)委書記”“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稱號。
2、改革開放試驗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創立者 袁庚
袁庚不斷沖破思想禁錮,大膽創新實踐,提出了一系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開展了一系列體制機制的新變革。率先在深圳打響改革開放“第一炮”,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一突破思想束縛、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改革口號,創辦培育了我國第一個外向型工業園區——“蛇口工業區”,成為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并由此催生出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一批優秀企業。他的勇于探索和改革創新,為我國改革開放提供了寶貴經驗,作出重要歷史性貢獻。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金紫荊勛章”。
3、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袁隆平
袁隆平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截至2017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已累計推廣超90億畝,共增產稻谷6000多億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饑餓問題。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多項榮譽。
改革開放40周年的心得體會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中央全面總結改革開放的歷史成就和經驗做法,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聚德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十八大以來中央退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作為一名農工黨員,深刻感受到我國已經從哪個現代化“遲到國”,變為現代化的“實踐中心”。在醫療衛生領域,無論是醫療保險還是醫療技術,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從2009 年至今,中共中央與國務院等國際機構相繼出臺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將“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作為我國醫療改革的近期目標及長遠目標。
2013 年以來,我國醫療財政補助標準及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不斷被提升,新農合及城鎮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補助標準已經提高到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所花費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約為75%及70%。覆蓋范圍擴大的同時,部分省份試行了新農合及城鎮居民基金購買商業保險的形式,建立了新型的城鄉居民保險制度,大病保障制度及醫療救助制度持續完善發展,截止到2013年,新農合大病保障范圍已有20余種。我國的社會大眾健康得到多層次、多角度、多體系的保障。
盡管如此,我國在醫療改革中還存在公立醫院改革面臨的困境、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尚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問題。
政府也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快我國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進程,取消“以藥補醫”,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健全城鄉基層醫療服務網絡等。
相關文章:
1.改革開放40周年杰出貢獻表彰對象事跡簡介
2.改革開放40周年杰出貢獻表彰對象都有誰,另附人物介紹
3.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都有哪些杰出貢獻表彰人物
4.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先鋒葉聰人物事跡介紹
5.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講話學習心得體會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