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學習金融學主要學什么
金融學專業是近年來的熱門專業選擇,關于金融學專業你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金融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包括哪些?這些都是報考此專業前要了解的必要知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金融學專業就業方向
一、經濟預測分析與管理咨詢人員
經濟預測分析人員的行業分布非常廣泛,但一般只有各個行業中的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管理咨詢人員主要是流向一些咨詢公司,比如IT咨詢、戰略咨詢、營銷咨詢、審計、上市輔導等。
二、管理職位
研究生與本科生不一樣,大多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都參與了一些社會實踐,擁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正式進入社會時,也能謀得一些管理職位,例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
三、基金經理
其中,隨著更多的基金項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產生,社會將需要眾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經理就是這一行當中的高層次人才,其職責大致可分為:負責某項基金的籌措;負責基金的運作和管理;負責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后的監控。目前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其職業的前景看好。
本科階段金融學學習課程介紹
本科金融學的主體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商業銀行經營學、投資銀行學、國際貿易、保險學、證券投資學、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經濟學、現代貨幣理論、國際貨幣制度概論、證券投資學、國際貿易實務等。
學習金融的學生在本科階段除了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外,還要接受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比如分析、預測股票和外匯價格的變動,掌握時機買賣證券賺取利潤的技巧等。
金融學專業一般學制為四年。
專業與就業情況總體分析
金融學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金融學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70000至75000人,本科就業率連續三年在85%至90%區間。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因素。中國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都面臨著外國巨型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巨大挑戰。從而加大了國內金融機構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層次金融人才,也帶動了金融專業的蓬勃發展。
農村商業銀行某營業室負責人傅經理說:“現在的金融專業畢業生就業機會很多,不像20多年前,北京只有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就業選擇有限。而現在除了四大行,還有中信、民生、華夏、招商等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也越來越多,如花旗、渣打、德意志銀行等。另外,每年還有一些地方性銀行也會轉成股份制商業銀行,如浙江商業銀行就從原來的區域性銀行轉變成了全國性的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都在北京有分行。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越來越廣。”
專業選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