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資考試備考指導-必備的24個記憶口訣
離教師資格考試的時間真的已經不遠了,你可能會激動,可能會緊張,但是千萬別慌亂!考前這些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的24個記憶口訣。
這24個記憶口訣,教資筆試年年考!
【01】 20世紀以后教育的特點
①教育的終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口訣】全民多現身
【02】 簡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有制約作用,具體體現在:
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②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③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口訣】兩權一目的(兩圈一畝地)
【03】 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主導作用的表現
①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方向做出社會性規范。
②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③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④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口訣】嚴(延時價值)規范(社會性規范),塑(加速個體發展)個性(發展個性),總之要發展。
【04】 發達國家學制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
①義務教育的范圍逐漸擴展,年限不斷延長
②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③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
④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口訣】義務要延長,高等要大眾,職業要統一,終身要建立。
【05】 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①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②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③人們的教育思想
④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口訣】社會和個人兩方面
【06】 課程標準的含義及作用
課程標準的概念:
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學科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
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
其核心部分是課程目標。
課程標準的作用:
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口訣】概念+結構+作用
【07】 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
①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②發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
③發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④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訣】雙基+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08】 教學過程特殊性的具體表現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具體表現為:
①認識的間接性
②認識的交往性
③認識的教育性
④有領導的認識
【口訣】建(間接性)交(交往性)育人
【09】 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①目的明確
②內容正確
③方法得當
④結構合理
⑤語言藝術
⑥氣氛熱烈
⑦板書有序
⑧態度從容
【口訣】明確內容;方法合理;語言熱烈;板書從容
【10】 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教師的講授應抓重點、難點、關鍵。
③設置問題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口訣】主(主動性)抓(抓重點)情境(設置情境),培方法(培養思維方法)
【11】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口訣】小聯(聯系實際)在鄉(鄉土教材)下訓練運(運用知識)輸技能(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
【12】 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①考慮教學方法本身的特點和功能,靈活選擇,綜合運用。
②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③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④依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⑤依據現有的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口訣】依學生,依目標,依內容,依媒體,依自身
【13】 班級授課制優缺點
優點:
①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②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于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缺點:
①教學活動多由教師直接作主,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現成的知識,動手機會少,不利于培養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③教學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的是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④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有限。
【口訣】大養人,教主導,學集體;限獨立,少動手,難個別,缺靈活
【14】 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① 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②理解材料的意義,少用機械記憶
③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深度理解
④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材料
⑤運用多重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⑥注重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口訣】理解(理解材料意義)目的(明確記憶目的)精加工,組塊編碼重方法
【15】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①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②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③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
【口訣】環境+個性+課程
【16】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①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
②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③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
【口訣】新知識+舊知識+心向
【17】 學習動機的培養
①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②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③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④培養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口訣】馬里奧班委
【18】 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
關注學生的認知結構
①學生原有認知經驗的豐富性
②原有知識經驗的概括與組織性
③原有知識經驗的可利用性
教育內容與教學過程的選擇與安排
①精選教材
②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③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教授學習方法
【口訣】有結構,有內容,有方法促進遷移
【19】 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
①生物遺傳因素
②社會文化因素
③家庭因素
④學校教育因素
⑤個人主觀因素
【口訣】萬能答案因素類:遺傳+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個人主觀能動性
【20】 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①有效的說服
②樹立良好的榜樣
③利用群體約定
④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⑤價值辨析
【口訣】服榜樣、約獎勵、價辨析
【21】 知行統一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加強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
②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在接觸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③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
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
【口訣】強道德、加實踐、持統一、律自己
【22】 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口訣】一分為二創條件,提高自我揚優點
【23】 中學德育的途徑
①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②社會實踐活動
③課外活動
④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⑤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⑥班主任工作
【口訣】一教(教學)二班(班會+班主任工作)三活(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24】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①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②開展微格教學
③進行專門訓練
④反思教學經驗
【口訣】看別人,看自己,多聯系,多反思
教師資格證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