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國地理的知識要點:工業
我國雖然不是以工業著稱的國家,但是工業在我國的地位一樣不可忽略。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中國地理工業的知識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中國地理工業的知識要點
工業:目前,從全國來看,我國的主要工業基地是:
〈1〉遼中南地區: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區內豐富的資源(鞍山、本溪的鐵、阜新、開灤的煤),便利的交通(稠密的鐵路網和大連港口),為發展重工業提供了有利條件。鞍山--本溪的鋼鐵工業大連的造船和石油加工業、遼陽的化纖工業都是國家重工業骨干。
〈2〉京津唐工業區: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有較發達。區內有豐富的鐵(遷安)、煤(開灤)、石油(華北)、海鹽(長蘆)等到資源,在此基礎上建成立了鋼鐵、化工、機械、輕紡等到工業,工業產值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今后重點可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輕紡和精細化工方面。
〈3〉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為主要中心,包括蘇州、無錫、常州、杭州、南京等工業中心在內,是我國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大型工業基地。它的工業產值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區內有較豐富的資源,工業歷史悠久,技術力量雄厚,統一的電網,發達的水陸空交通運輸出(長江航運和以上海為中心的海洋運輸)。工業結構以輕型及精密機械、輕紡、電子、化工等到工業最為突出。但是能源和礦產資源缺乏。今后將繼續使用權結構輕型化,實行內聯外引,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開拓國際市場。
〈4〉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東南亞,是著名的僑鄉,為利用外資發展本區工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廣州深圳、珠海等到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是本區的工業中心,是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高考地理的復習計劃
第一、是要狠抓基礎、提高能力。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復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密聯系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圍繞一個中心打好基礎。中心就是主干。從近幾年文科綜合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識包括:時間的計算;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特別是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和氣候類型的判別;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征;自然帶的分布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游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等。對于這些主干知識,要準確的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第三、是要形成兩個習慣。一個是盡早訓練,形成正確的答題習慣。另一個是形成關注熱點、拓寬視野的習慣。
第四、抓住三種圖表,提高識別地理特征的能力。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 來。考試也經常以圖表為載體考察地理知識,聯系政治、歷史。圖表可分為三種:一是等值線圖,如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 線、等潛水位線等;二是統計圖表;三是區域地圖。通過一輪復習,學生應能做到熟練解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及地形剖面圖,并能在圖上識別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和圖表等;并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
第五、要走出六個誤區提高復習效率。同學們在復習的過程中,除了要隨時注意適度調整自己的復習計劃外,也要注意是否陷入了學習的誤區:1、對自己沒有 準確定位,好高騖遠。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3、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4、零敲碎打,死記硬背。5、題海戰術,追求數量。6、審題粗心,解題方法 僵化。
高考提高地理成績的方法
適合自己的參考資料
高三復習的時候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有些同學高三會買好幾本參考資料,對比著來看。
但是你要明白,你這是第一次參加高考,對于高考也不了解,平時復習都是根據老師的要求來做,再多的參考資料都沒有什么用,反而會讓你覺得無從下手,這本看一下,那本看一下,其實是浪費了復習時間。
買參考資料的時候,最好買一本自己平時用的比較習慣的,查找東西的時候比較好找。然后遇到好的(清晰明了、便于記憶的內容)理論、地圖之類的可以補充在相應的章節,相關典型題型也都整理在上面,這樣一來,那本參考資料就相當于你的筆記本,既方便又全面。
結合實際
學習和現實生活結合也很重要。比如非洲、印度、中東人的皮膚黑是因為氣候問題,然后再記一下相關的氣候,比如溫帶大陸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等。把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便于理解記憶。
地圖
想學好地理就必須會看、會用地圖。把繁雜的文字信息通過地圖反映出來,清晰明了便于記憶。
提高自己的識圖能力,能夠準確辨識地圖給出的信息并熟練運用。
勤練習、敢質疑
記憶是掌握知識的基礎,熟練運用才是根本。高中生的主要目的是做題提高成績,所以就得通過做題來鞏固理論知識,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
再說質疑,也就是疑問,學習就是不斷的解答疑問的過程,當你有了疑問你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疑問多了,理論知識也就慢慢的掌握了,做題的時候對于命題人的意圖也能了然于胸,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