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10月14日時政要聞熱點(2)
國外10月14日考研時政熱點
10月14日電 據外媒報道,《科學》期刊援引環繞地球運行的NASA衛星數據指出,全球碳排放急劇上升,尤其是在冬季。據報道,這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4年發射的衛星,被命名為軌道碳觀測衛星2號(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它的任務為監測二氧化碳這種因燃燒化石燃料而產生的主要溫室氣體,在地球系統中如何移動,以及二氧化碳長期變化情形。
美國國務院12日宣布,美國決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理由包括這一聯合國專門機構對以色列持續存在“偏見”。作為以色列的鐵桿盟友,美國對教科文組織素有不滿,退出也早有風聲,但在此時宣布,時機選擇微妙,又一次凸顯所謂“美國優先”、摒棄多邊主義的“任性”。根據美方聲明,美國將于明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但將尋求以永久觀察員國身份繼續參與教科文組織重要活動,包括世界遺產保護、推進全球教育科技合作。
當地時間10月13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不會從伊朗核協議中撤出,但將會宣布否認伊朗遵守了伊朗核協議。同時特朗普還將宣布對伊朗進一步的制裁措施。蒂勒森表示伊朗核協議有諸多不足,特朗普政府將會推動國會立法,以進一步加強核協議的效力或對伊朗實施更嚴格的制裁。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中央地方法院當天表示,考慮到樸槿惠有“銷毀證據的可能性”,決定延長關押期限。樸槿惠的關押期限原定于10月16日到期。由于擔心樸槿惠被釋放后可能不愿再參加庭審,檢方9月26日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將關押時間延長6個月,以徹底查清此案。今年5月以來,韓國法院高強度審理樸槿惠案件,但由于該案案情復雜、涉及范圍廣、牽涉證人較多,審理進展緩慢。有分析認為,延長關押的決定有利于保障樸槿惠“親信干政門”案的審理效率,法院最快有望于年內作出對樸槿惠案的一審判決。
10月22日,日本眾議院選舉投票將舉行。目前,三大陣營混戰的局面已經形成。安倍立下“軍令狀”:不成功則辭職。如此孤注一擲,安倍究竟想要什么?其實答案并不難找:賭上首相寶座,安倍也要保住修憲勢力在眾院的優勢。
美國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12日稱,白宮認為古巴本可以阻止美駐古巴外交人員遭受的“聲波攻擊”。當天,美聯社公布一段美外交人員遭受“攻擊”時錄下的聲響。眼下,美方尚未確定聲波同外交人員的異常癥狀之間是否有直接聯系。“我們認為古巴政府可以阻止對美駐古巴外交官的‘聲波攻擊’,”凱利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說,調查仍在進行,尚不清楚事件幕后元兇。
韓國政府官方文件證實,在韓國從美國引進“薩德”的過程中,是“樸槿惠主導的青瓦臺”主動向美國提出早日完成部署的要求并大力推動“薩德”早日部署。有具體證據顯示,前青瓦臺國家安保室長金寬鎮在加緊于今年5月韓國大選前促成“薩德落戶”的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據《韓民族日報》消息,韓國國會通過針對樸槿惠的彈劾動議案之后,金寬鎮便開始無視韓國國防部的決定,竭力推動早日完成“薩德”部署,并在距離韓國大選只有十多天的時間強行啟動了“薩德”發射車。
如何利用好考研政治的真題
關于這個問題,小編跟你說句心里話:考研政治的真題比各種模擬題、練習題有用100倍!每一套考研真題都至少有兩個層次的含義:從比較淺顯一點的層面上看,通過真題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考研政治的題型和分值分布;另外深層意義上來說,真題是命題小老頭兒小老太太想要考察的重難點,尤其是近5年以內的真題,需要同學們對這幾套真題做一個全方位系統的梳理和吸收,找出每道題考察的是哪本書哪里的知識點,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重點復習。
客觀題部分,千萬不要單純的背答案!要記得從題目中挖掘該提考察的知識點,并舉一反三,將其相關的知識點整理概括。對于主觀題部分,通常都是以大篇材料的形式來考察的,這就要求童鞋們要具有高度細致的審題能力、概括理解能力以及解題能力,并且要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每一套真題中,主觀題所考察的原理、概念及方法論的內容一定要今早整理出來,單獨記憶。
當然,對于真題的把控我們一定要避免,兩個誤區:首先就是一定不要利用真題來自己押題。雖然真題上會反復重點的考察某一個知識點,但命題小老頭兒小老太太每年的想法兒可是絕對不一樣滴,他們想的是怎么把學生考倒,所以“原題重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極度“迷信”真題。雖然小編剛剛說到真題對我們是非常非常重要滴,但是我親愛的童鞋們啊,你們千萬不要忘記了與時俱進也是考研政治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所以說,每年的考試大綱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刪改,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盲目的什么都看,什么都背,一定要等大綱出來之后,根據大綱要求分清輕重緩急,來制定自己的計劃。
猜你喜歡:
2018考研政治10月14日時政要聞熱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