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分析論文
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分析論文
港珠澳大橋主橋全線貫通,離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時間也不遠了。港珠澳大橋開通后會對珠海旅游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分析論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分析論文
題目: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分析
系 別: 工商管理系
專學業生名姓稱: 工商管理 名:
學 號:
指導教師姓名、職稱:
完成日期 2016 年 6 月 26 日
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分析
[摘要]
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分別是以大橋景觀為主體的旅游熱點將形成;浪漫之城旅游必將更具吸引力;旅游業和深圳、香港、澳門等熱點城市對接。總體來說,港珠澳大橋提高了珠海旅游業競爭力,促進珠海旅游經濟快速增長。
關鍵字:港珠澳大橋;珠海;旅游業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巨大橋梁,在促進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經濟上的進一步發展具重要的戰略意義。接下來詳述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游業的影響。
第一,以大橋景觀為主體的旅游熱點將形成。
港珠澳大橋主體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一期計劃于2017年年底完成,大橋投資超1000多億元,約需8年建成。大橋全長為49.968公里,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設計時速為100公里。大橋跨越伶仃洋,因伶仃洋海洋生物豐富,時常還能
看見白海豚,所以大橋還將建設景觀工程,擬設白海豚觀賞區和海上觀景平臺。除此之外,大橋本身也極具觀賞價值,在大橋雙塔上方各有一個全鋼“中國結”, 中國結”鑲嵌在兩個索塔的上方,實現了功能與景觀的完美統一,是港珠澳大橋最為醒目的標志之一和點睛之筆。在橋塔的設計上,為了兼顧結構應力與景觀的需要,設計者先后對多種造型方案進行了比選,從獨柱塔方案、門式塔方案、結形撐方案中選定了結形撐方案,再對結形撐構造進行景觀優化,將最初的直角、直線型造型“曲線化”,并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景觀層次,使中國結更顯纖巧、靈動、精致、優雅,與附近連接隧道的東西人工島形成“珠聯璧合”的總體造型理念。
第二, 浪漫之城旅游必將更具吸引力。
珠海是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珠海作為全國第一個以整體城市入選全國優秀旅游城的城市,在海濱風光浪漫格調中又擁有了幸福之城的內涵。珠海亦是我國重要的口岸城市。珠海位于珠江入海口,地接澳門,水連香港,總面積783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701平方公里,海洋面積6135平方公里。珠海是我國重要的口岸城市,擁有拱北口岸、九洲港口岸等國家一類口岸8個,擁有全國第二大陸路口岸——拱北口岸。珠海還是是“百島之市”。珠三角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有大小島嶼146個。
珠海按照建設國際商務休閑旅游度假區的總體目標,以“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發展思路,依托口岸獨特的地域優勢、海島自然濱海風光以及溫泉、高爾夫等特色優勢資源,不斷創新旅游發展理念,逐漸形成以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為特色的旅游產業格局,旅游業現已成為珠海的支柱型產業。
據統計,近六年(2006-2011)來,珠海市游客接待量從1677.25萬人次增加到2613.3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由139.02億元增加到222.83億元,2011年全市游客接待量和過夜游客接待量同比分別增長12.01%和11.24%,年接待過夜游客達1535.68萬人次,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58.76%,主要旅游指標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旅游產業已經成為珠海社會經濟的重要產業。
目前,珠海共有星級飯店84家,其中五星級飯店9家;旅行社109家,其中出境組團社12家;旅游景區(點)40多個,其中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有圓明新園和農科奇觀2家,3A級旅游景區有外伶仃島旅游風景區,海泉灣、御溫泉、圓明新園等景區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休閑旅游品牌。
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西岸,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陸地相連。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成,珠海將成為內地唯一與香港、澳門相連的城市。
珠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賦予其濕潤宜人的氣候,四季常青的秀麗環境,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水文環境和氣候環境。年均溫濕指數在17-25之間,這使得在珠海旅游的大多數人都會感到舒適。經過長期建設,珠海被授予“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眾多榮譽稱號。2005年,在瑞士閉幕的歐中旅游論壇上,被評為“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旅游城市”之首。
歷史古跡豐富。珠海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寶鏡灣遺址、陳芳家宅)、省級16處、市級10處、區級11處。歷史名人輩出,如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中國近代工商業的先驅唐廷樞、民國首任唐紹儀、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一大批名人和名人文化資源。地域文化鮮明。珠海擁有歷史悠久的海洋文明與留學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擁有以三灶鶴舞、斗門水上婚嫁、乾務飄色為代表的眾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珠海城市布局采取富有彈性且利于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組團式結構,各組團之間以山體水域相分隔,以交通網絡有機聯結,擴大市區和近郊綠地,為拓展珠海旅游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擁有如珠海機場、京珠、粵西沿海高速公路、九洲港及正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廣珠鐵路等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在旅游服務和接待設施方面,近年來珠海新引進的香格里拉、瑞吉、喜來登、萬豪等國際知名酒店品牌和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等高端旅游項目,為珠海旅游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提供了較大的動力支持。
第三, 旅游業和深圳、香港、澳門等熱點城市對接。
相比其它城市而言,珠海旅游的比較優勢主要有四點:一是城市氣候比較宜人,二是空氣質量比較好,三是環境優勢明顯,四是區位優勢突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使珠海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如果沒有港珠澳大橋,珠海和香港的合作是有限的,現在大橋讓三地的合作有了更好的“硬連接”,這是珠海的優勢。
如何將上面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力,我覺得應該要把“硬連接”轉化為“軟連接”,這其中包括構建港珠澳區域旅游一體化架構、粵港澳旅游教育的對接和互補、跨行業跨地區跨產業的整合、依托IT技術和人才發展智慧旅游等多個方面。
港珠澳旅游合作一體化需要的是以市場交易為基本的合作方式,三地的合作如果沒有市場交易為合作,沒有產品的合作,一切都是空談。在此基礎上以政府的協作作為補充,政府千萬不要去做市場主體,還有一定要考慮到三方利益的共贏,這樣才能促進區域旅游的一體化。
形成了一體化的合作框架,還要塑造和發揮各地旅游的特色,珠海應該以城市、濱海休閑與養生為主,香港以都市旅游與商務旅游為主,澳門以博彩旅游和文化旅游為主。只要三地實現優勢互補,有望建設成為中國最富有吸引力的一流旅游目的地之一,形成珠三角旅游的“金三角”。
港珠澳區域的旅游教育是全球密集程度最高、地位最高的一個區域,香港理工大學酒店與旅游管理學院現在排名世界第一或第二[1],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在中國排名第一[2],在全球也能排到第29位,澳門旅游學院也非常棒,培養的人很實用。所以,三地旅游教育的軟連接對接和互補一定能打造在全球非常有影響的旅游教育格局。
在一個世界級的都會圈,整個人類的追求會得以實現,人類的活動會改善而不是降低自
然環境,居民文化和宗教的多元化是團結的力量而不是斗爭的根源,每一個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安全都會得到充分的保證。如果港珠澳通過合作成為這樣一個區域,想不成為世界旅游一流目的地都難。
港珠澳大橋通車后,三地也將緊密相連,成為國際大都會區。在大都會區的發展中,第三產業是逐步占主導趨勢。此外,今后內地、香港、澳門都會面臨老齡化的問題,老人的養生、養老會對旅游產生一定的需求,這為三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空間。
但是,目前港珠澳三地的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及旅游資源還有待整合和利用,需要以更新的思維去提升三地的旅游合作發展水平。
國家正全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其中旅游的交流合作是重要內容。因此,港珠澳三地的旅游合作一定要放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進行統籌考慮,要思考以什么樣的產品或服務參與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游交流合作,我覺得港珠澳三地的旅游產品都很有特色,未來通過進一步的合作,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一定大有所為。
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后,香港與澳門會有陸路上的連接通道,這就有機會與內地的高鐵和軌道交通網絡進行連接,從而拓展旅游客源的開拓。所以港珠澳三地的旅游合作還要“海陸統籌”,這樣產業發展的空間會更大。
多年來,珠海的旅游業在國家、省旅游主管部門和港澳旅游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隨著橫琴自貿片區與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日益推進,珠海旅游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歷史發展發展機遇。切實加強與港澳兩地旅游業的一體化發展,已成為珠海旅游業的必由之路。
珠海即將迎來“港珠澳大橋時代”,大橋時代也意味著港珠澳的旅游將迎來嶄新的發展階段。港珠澳大橋建成后,港珠澳三地旅游業將在原來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更緊密合作關系,推動更多具體合作項目的落實,實現三地旅游的融合發展。依托橫琴,珠海將在區域旅游一體化的進程中探索更多創新內容,并開展與港澳的創新性合作,使港珠澳三地旅游合作邁向更高層次,并最終以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走向世界。
港珠澳三地一衣帶水,同根同脈。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三地逐漸形成了依托主題公園、博彩購物、自然風光的錯位發展態勢。這樣的錯位發展態勢,十分符合區域旅游一體化的優勢互補基礎,為三地共同塑造區域旅游品牌提供了條件。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為港珠澳三地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縮短了交通障礙。在未來發展中,港珠澳三地除了合作“一程多站”的旅游產品外,還應合作舉辦更多的盛事,增強區域性旅游品牌的實力,推動多元素、多層次旅游產品的宣傳營銷,共同推動三地旅游發展。
粵港澳區域是中國經濟社會最發達的區域之一,是東西文化薈萃的國際大都會區,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粵港澳區域旅游合作是我國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區域旅游戰略合作,港珠澳旅游各具特色,互補性很強,旅游合作基礎堅實、合作潛力巨大,前景美好廣闊。
珠海旅游資源豐富,區域優勢突出,發展旅游條件得天獨厚,在全省旅游發展大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珠海成為全省唯一同時連接香港、澳門的城市,必將有利于珠海與香港、澳門旅游業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為建設打造粵港澳國際知名旅游區提供有力的支撐。
新形勢下,粵港澳區域旅游合作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希望港珠澳旅游業三地能夠把握歷史機遇,積極利用政策優勢,不斷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下一頁更多港珠澳大橋的相關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