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七七事變活動總結報告2016
紀念七七事變活動總結報告2016
七月七日,全國各單位開展活動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九周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活動總結報告范文,僅供參考。
紀念七七事變活動總結(一)
近日,“方大曾校園行” 公益方案走進坐落在保定的河北大學,保定是方大曾的失落地,也是他作為戰地記者發出最后報道的處所。該規劃發動人、中心電視臺高等編纂馮雪松在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向師生們先容了方大曾的生平業績、作品解析以及十六年來的尋訪閱歷。這是該打算自去年玄月在清華大學啟動以來的第十站。
方大曾筆名小方,畢業于中法大學經濟學系,是“盧溝橋事變”現場報道第一人,中國戰地攝影的前驅、出色的攝影家和戰地記者,被稱為中國的羅伯特卡帕。1937年9月18日,他從保定鄰近的蠡縣向上?!吨凉珗蟆钒l出戰地通信《平漢線北段的變更》后失蹤,時年25歲,至今已經七十九年。在當時,他的攝影作品跟通訊報道被報刊普遍應用,影響甚廣,與范長江同負盛名。中國消息史學界泰斗方漢奇先生表現:“范長江與方大曾雙峰對立,二水分流,一個長與文字,一個擅長攝影,是中國新聞史上的雙峰,能夠?存于世?存于史?存于書。”
在方大曾紀念室,保定市方志辦主任孫進柱向師生們介紹了紀念室自去年7月7日開放一年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反應。
蠡縣是目前已知方大曾最后的落腳點,2000年馮雪松曾兩次來此尋訪,并拍攝了紀錄片《尋找方大曾》,爾后又經由多年盡力出版了專著《方大曾:消散與重現》。師生們在蠡縣老郵局的原址進行了尋訪,并具體懂得了方大曾作為戰地記者不畏就義的職業精力,以及作為中華兒女在民族危難時挺身而出的家國情懷。大家表示,在留念“七七事變”七十九周年的時候,懷念前輩愛國情懷,重溫國度危難的歷史,對年青學子是鼓勵也是能源,要從方大曾事跡中吸取力氣,明白人活路向,動搖職業幻想,肩負起本人的社會義務與擔負。
據悉,此前馮雪松還與原中法大學從屬中學、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的一百三十多名師生一起前往盧溝橋,實地了解抗戰史,緬懷方大曾。
紀念七七事變活動總結(二)
1937年7月7日深夜,侵華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搜查盧溝橋附近的宛平城,遭守城軍隊拒絕,日軍隨即對宛平城發動攻擊,守城軍隊奮起反擊。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7月7日報道,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77周年,美國舊金山各界華人舉辦多項活動,紀念這個中華民族救亡圖存、打響抗戰第一槍的日子。
美國當地時間7月6日上午,舊金山多個華人團體舉行“七七事變”與中日關系研討會,與會者譴責日本政府掩蓋侵華史實,拒不承認戰爭罪行的行徑,還抨擊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提醒世人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據悉,7月7日,舊金山各界華人將參加“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啟動儀式。這是海外第一座抗戰紀念館,建成后,將展示中國軍民八年抗戰與海外僑胞支持祖國抗戰的史料與文物。
報道稱,舊金山華人對支援祖國抗戰曾做出重要貢獻。舊金山又是海外華人“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總部所在地,“抗戰史維會”分會遍布美國與加拿大各大城市。該會十數年如一日,要求日本政府對侵華戰爭認罪、道歉、賠償。
紀念七七事變活動總結(三)
近日,“方大曾校園行” 公益計劃走進坐落在保定的河北大學,保定是方大曾的失蹤地,也是他作為戰地記者發出最后報道的地方。該計劃的發起人、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馮雪松在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向師生們介紹了方大曾的生平事跡、作品解析以及十六年來的尋訪經歷。這是該計劃自去年九月在清華大學啟動以來的第十站。
方大曾筆名小方,畢業于中法大學經濟學系,是“盧溝橋事變”現場報道第一人,中國戰地攝影的先驅、杰出的攝影家和戰地記者,被稱為中國的羅伯特卡帕。1937年9月18日,他從保定附近的蠡縣向上?!洞蠊珗蟆钒l出戰地通訊《平漢線北段的變化》后失蹤,時年25歲,至今已經七十九年。在當時,他的攝影作品和通訊報道被報刊廣泛使用,影響甚廣,與范長江同負盛名。中國新聞史學界泰斗方漢奇先生表示:“范長江與方大曾雙峰對峙,二水分流,一個長于文字,一個長于攝影,是中國新聞史上的雙峰,可以並存于世並存于史並存于書。”
在方大曾紀念室,保定市地方志辦主任孫進柱向師生們介紹了紀念室自去年7月7日開放一年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反響。
蠡縣是目前已知方大曾最后的落腳點,2000年馮雪松曾兩次來此尋訪,并拍攝了紀錄片《尋找方大曾》,此后又經過多年努力出版了專著《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師生們在蠡縣老郵局的舊址進行了尋訪,并詳細了解了方大曾作為戰地記者不畏犧牲的職業精神,以及作為中華兒女在民族危難時挺身而出的家國情懷。大家表示,在紀念“七七事變”七十九周年的時候,緬懷先輩愛國情懷,重溫國家危難的歷史,對年輕學子是激勵也是動力,要從方大曾事跡中汲取力量,明確人生路向,堅定職業理想,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猜你喜歡:
4.七七事變資料
6.七七事變讀后有感
8.七七事變的影響
9.七七事變時間
10.盧溝橋事件發生在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