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發散思維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要素,對中學生創造能力以及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發散思維的一般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發散思維的一般方法
材料發散法——以某個物品盡可能多的“材料”,以其為發散點,設想它的多種用途。
功能發散法——從某事物的功能出發,構想出獲得該功能的各種可能性。
結構發散法——以某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
形態發散法——以事物的形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
組合發散法——以某事物為發散點,盡可能多地把它與別的事物進行組合成新事物。
方法發散法——以某種方法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種可能性。
因果發散法——以某個事物發展的結果為發散點,推測出造成該結果的各種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測出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
發散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結合
發散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結合就像一壟竹子一樣,是種局域范圍內的散狀結構。邏輯思維是“主線”,發散思維組成“副線”。在事件開始時,按事件與其它事物的"相通點"類比發散成各種相對此情況比較單一而具有此情況某一相似面的具體對象,這些對象如果比為竹子,每一種對象據邏輯思維發展成其緊后的相對更小但更集中精練的事物,類比竹子時如果前面的情況開始時發散成的各種對象為竹子第一節,那后面就是第一節后緊跟的竹子的第二節,也就是說第二節是第一節縮影;而每一個節與節遞進時的交接點處則可以分別以更小的對象(即第一節和第二節所包容的組成因素影響因素等等)按直接發散成葉子和在邏輯思維后再發散成枝椏,從而對此交接處的兩"節"進行補充闡述.在小范圍內枝椏也是按邏輯思維建立的關系然后一節一節的推,在每一個小節點處再一部分發散成葉子,一部分再邏輯推斷成枝椏的后面一節.竹子主體對應的對象則和前面說的一樣逐步縮小精簡,也在每一節點處生葉子枝椏,這樣反復重復遞進擴張,由大到小,由主到次,最終此對象發展演變成了一個獨立完整的竹子,而最終事件最初類比牽連出的多種對象都這樣發展便構成了整壟的竹林,也就是說,針對某一事件的具體而完整的思維網絡就建設完成。這樣就可以把事件所能牽連的各個領域各種知識盡可能籠絡起來,以便分清楚事件在各種具體情況背后的意義主旨\過程偏重\局限區域等等,從而椐己所需用之. 但這兩種思維對思維本身的要求一個偏重于定向一個偏重于無定向,加上其作用不同,注定了它們的影響因素很大不同。所以,能同時靈活應用這兩種思維的人,必定是冷靜的心胸開闊的人,也必定是注意細節閱歷豐富的人.
以上兩種思維,自然而然,才算是真正擁有。
訓練方法
(1)功能擴散:以某種事物的功能為擴散點,設想出獲得該功能的各種可能性。例如盡可能多地設想水的用途;盡可能多地想出使臟衣服去污的辦法等等。
(2)結構擴散:以某種事物的結構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例如盡可能多列舉具有“立方體”結構的東西;盡可能多地列舉具有“旋鈕式”結構的東西等等。
(3)形態擴散:以事物的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明暗等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可能性。例如,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紅光可以做什么或辦什么事;盡可能多地設想利用辣味可以做什么或辦什么事等等。
(4)組合擴散:從某一事物出發,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另一事物(或一些事情)聯結成具有新價值(或附加價值)的新事物的各種可能性。例如盡可能多地說出鑰匙圈可以同哪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可同小刀組合,可同指甲刀組合,可同小剪刀組合。
(5)方法擴散:以解決問題或制造物品的某種方法為擴散點,設想出利用該方法的各種可能性。例如盡可能多地設想用“鉆”的方法可以辦成哪些事或解決哪些問題;盡可能多地設想用“爆炸”的方法可以解決哪些問題或辦成哪些事情。
(6)因果擴散:以某個事物發展的結果作為擴散點,推測造成此結果的各種原因;或以某個事物發生的起因作擴散點,推測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例如盡可能多地設想造成空調不制冷的原因;隨便仍出一塊石頭,盡可能多地設想可能發生的結果等等。
(7)關系擴散:從某一事物出發作為擴散點,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其他事物的各種聯系。例如盡可能多地說出某人與哪些人的關系;盡可能多地說出電與人類的關系等等。
發散思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