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勤奮之間的名言警句
2023讀書與勤奮之間的名言警句
風聲、雨聲、瑯瑯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與勤奮之間的名言警句,歡迎學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與勤奮之間的名言警句
1.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2.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4.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戚繼光
5.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呂坤
6.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7. 與其忍辱生,毋寧報國死。何香凝
8. 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朱德
9.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10. 愛國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謝覺哉
11. 中國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華民族有兩大優點:勇敢,勤勞。這樣的民族多么可愛,我們愛我們民族(當然其他民族也有他們可愛之處,我們決不忽視這一點),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周恩來
12.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13.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來
14. 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陳毅
15. 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決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16. 我愛中國固因他是我的祖國,而尤因他是有那種可敬愛的文化的國家。聞一多
17. 我們的祖國并不是人間樂園,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把她建設成人間樂園。巴金
18.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巴金
19.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錢能買的。我的音樂,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 冼星海
20.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鄉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后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 彭德懷
21.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22.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 陳輝
23.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
24.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趙博生
25. 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奴。豐子愷
26.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作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墾植。 傅雷
27. 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李四光
28. 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用不著等待什么特殊機會,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表現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蘇步青
29. 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華羅庚
30. 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后,亞洲崛起有黃人。 吳玉章
31. 能夠獻身于自己祖國的事業,為實現理想而斗爭,這是最光榮不過的事情了。吳玉章
32. 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33. 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巴斯德
34. 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
35.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列寧
36. 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晏嬰
2023讀書與勤奮之間的名言警句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3、精讀書如飲好茶,無外乎三步:先追起源而曉其根,再通飲一遍而知其意味,后細斟慢酌方可明其香,此茶飲畢,回腸蕩氣而受益可想而知矣。(潘怡君)
4、學不可以已。——《荀子》
5、讀書是夏日里的蟬鳴,刻意去聽,有時少了意境,不經意入耳,則會有清新的感覺。
6、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學誠
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8、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培根
9、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弗萊格
10、志不強者智不達。——墨翟
1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唐代文學家韓愈
12、讀后以記作文,讀后思以做人。(陶天若)
13、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魯迅
14、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6、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17、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18、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
1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2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21、沒有艱苦的學習,就沒有最簡單的科學發明。——諺語
22、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23、榮譽和財富,若沒有聰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財產。——德謨克里特
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金櫻
25、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26、足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書摘
27、重復讀一本好書與翻閱多本書是等效的。(安楊宇佳)
28、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29、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30、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
3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2、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33、恢弘 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3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35、如果說“人是鐵,飯是鋼”那么讀書就比鐵還硬,比鋼還強。(王言)
36、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晉葛洪
37、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38、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高爾基
39、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40、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讀書與勤奮之間的名言文案
1、書用心讀學有新得,功用心練日有新功。
2、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梁啟超《讀書分月課程》
3、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致精。——朱熹《性理精義》
4、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5、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日"姑俟異日觀"云爾。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蟑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袁枚
6、理論書籍、歷史書籍和文學書籍等等,這類書的特點是對人的思想情操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們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熱愛書,勤讀書,是人的心靈豐富的折光,是人的精神向上的表現,因而也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多讀書,讀好書,一定會逐漸成為我國人民的持久的普遍的習慣。——吳歡章
7、讀書要注意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讀書是學習,運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學問是否學懂了,拿什么來檢驗呢,就看能否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丁俊華
8、讀書要分輕重緩急,知道哪幾部是必須細讀的,哪幾部書是只要翻翻的,哪幾部書只要放在書架上不必動,等到我們用得著它的時候才去查考的。因為要看的書籍太多了,倘使無論哪一部書都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末一個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夠讀多少部書呢?——顧頡剛
9、絕對不要讀死書……只有能夠批判,才能把前人科學工作成果中對的承繼、吸收,錯的去掉。——錢學森
10、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思為難;能思不難,能記為難。——張潮
11、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一亞里斯提
12、讀書是一個很好的嗜好,我比較喜歡看名人列傳,主要是想從中了解他們遭遇到和我一樣問題時的心理感受和處理方式,也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林青霞
13、我初讀此書,翻閱第一回覺得沒味,便撂在一旁;隔了多日,偶然再翻第二回,卻覺得漸入佳境,后來竟至不能釋手。——朱自清
14、課外書那么多,學生自己能挑選適于自己的程度和愛好的書來讀果然好;老師能幫助他們,因人而施,分別幫助他們挑選那就更好。——葉圣陶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6、學習前人是方法,創新自我是目的。
17、多數的數學創造是直覺的結果,對事實多少有點兒直接的知覺或快速的理解,而與任何冗長的或形式的推理過程無關。——盧卡斯
18、實際上,沒有一種社會形態能夠阻止社會所支配的勞動時間以這處或那種方式調整生產。作者:馬克思
19、讀書對于智慧,就象體操對于身體一樣。作者:(英國)諺語
20、自家慢詡便便腹,開卷方知未讀書。作者:(清)張月樓
21、靜坐自無妄為,讀書即是立德。——王晫
22、一個完備理論的誕生將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因為那時我們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23、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佚名
24、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菲爾丁
25、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金
26、播種書,采重長,成非凡。
2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28、如果讀書太多,反而容易成為自以為是的無知者,讀書要適可而止。
29、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30、沒有比讀書更好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