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論文范文
小學語文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默默燃燒的蠟燭、是暖和的棉被。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論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論文范文篇一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打造優質課堂
【摘要】優質高效課堂模式給我們解決了在較少的時間里解決更多的問題。優質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課堂準備上都要轉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這就是優質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
優質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倡導學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模式。課堂教學高效優質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在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優質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高效收獲、高效提高、高效進步。教師是課堂改革的關鍵環節。所以,我認為應從下幾個方面來打造優質課堂:
一、教師要處理好角色、觀念的轉變
(一)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優質課堂的意識轉變。師生關系的轉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實現。建立朋友似的師生關系,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去了解學生,作為最佳時機,這樣可以向學生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所以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學生極易接受。
(二)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師成為了“講師”,而學生卻成了聽眾,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長期來的角色錯位必然挫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缺乏了創造的激情和靈感。為此,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我們應努力改進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探究創新為主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特別是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克服硬性灌輸、包辦代替等現象,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優質課堂需要充分的準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是教師準備的一方面。“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優質,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例如:我在教拼音j q x時,利用游戲,兒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小魚找朋友很有禮貌,見到朋友要脫帽敬禮這一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情境,激發學生強烈渴求知識的欲望,使他們自覺地、主動地去觀察,小魚見到j q x是要摘帽,就是ü字省略了兩個點。從而,用自己潛藏的內在動力去突破重點、難點,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備好教學對象。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課堂節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奏變化而變化。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補差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很多實例證明,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生的成績并不一定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統的教學重在教師的講授不易打動學生,導致教學的實效性差。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而這些學習方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節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都可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途徑。這個環節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去強化課堂的互動,并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
四、“精心巧設計”,構建務實優質課堂的關鍵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璞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縱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實現了教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最后,優質課堂當然離不開學生的有效合作。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的層次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總之,優質課堂無論是學習還是借鑒,都在于領會先行學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雖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已經超越傳統,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