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建筑的職稱論文
有關于建筑的職稱論文
建筑作為名詞是指一切建筑物和構筑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有關于建筑的職稱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有關于建筑的職稱論文篇一
自然風景區建筑規劃設計
摘要:文章以千島湖天鵝山房地產項目建筑規劃設計為例,從規劃設計目標出發,對該項目的總體規劃設計、交通布局和建筑設計等進行詳細的探討,供同行進行參考。
關鍵詞:規劃設計;交通布局;建筑設計
一、工程概況
項目總用地面積為330畝(約220000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總建筑面積為60983平方米,共分為A、B、C、D四個區塊,項目一期主要為C區和D區一部分房產的建設,現已建成,建筑面積為26500平方米(含會所7000平方米)。項目二期A、B區,位于整體項目主入口處,總用地面積為106666.3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為29084.6平方米,由67幢獨立住宅和一處會所,以及一處物業用房組成。
二、規劃設計目標
1、充分利用規劃區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創造風格獨特,功能完善,環境優美,交通順暢的休閑度假區,提升環境品質和土地開發利用價值。
2、規劃和建筑布局充分結合自然環境,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提高土地利用率,攤抵單位面積開發成本。
3規劃和建筑布局充分結合山地地勢與湖景資源,旨在創造出鄉村風味濃厚的休閑度假住宅。
1、功能布局
根據規劃紅線將園區分為南區和北區。整體布置通過基底高差和平面錯開兩種方式保證了園區內湖景視線共享。
(1)南區在靠近湖邊綠地景觀西側布置了5幢G型大戶型獨棟住宅,使其擁有最好的綠地景觀資源。隨著山勢的提升在南區中間及南北兩側布置7幢C型和11幢D型獨棟住宅,并與G型住宅交錯布置。錯落有致,聚落空間豐富,尺度宜人。南區東側靠近園區干道處布置了18幢A型雙拼聯排住宅,遠眺千島湖湖景,別有一番情趣。
(2)北區北面朝向千島湖,在此布置了5幢F型獨棟住宅,充分享受到了湖景美色,是一湖景與山勢結合的別墅典范。西南側緊鄰湖邊綠地。此處布置了3幢H型大戶型獨棟住宅,北看千島湖湖景,西南側面向景觀綠地,擁有全方位的景觀視線資源,是整個園區的最佳位置。東面交錯布置了5幢E型獨棟住宅和2幢D型獨棟住宅,宜人的尺度,圍合的空間,環境品質極佳,空間感覺流暢的建筑群。在北區中間修整的坡地上布置了10幢B型雙拼聯排住宅。隨著山勢的不斷提升和馬路的蜿延曲折,體現了山地建筑的味道。
(3)會所布置在地勢最低處,位于園區住宅的背坡面,減少其對園區內住宅的干擾。
(4)地塊最南端設置了一處物業用房,以滿足物業和辦公的
2、交通組織
(1)外部交通:
項目用地外圍主要為陸路交通,通過萬向公路與千島湖大道和杭千高速千島湖出口相連接,外部交通十分便利。
(2)內部交通:
a,入口設置:園區東側有毗鄰城市干道,主入口設置在園區中部,與城市干道鏈接以保證南北區塊等同的服務距離。入口處視野開闊,湖景與綠地景觀盡收眼底。為保證車行的順暢,在園區最南端設置了一個次入口。
b,園區內部南北區各設一條沿著山勢貫穿園區的5米的環形機動車道,有效解決了園區內部各區的通達性及消防問題。
c,各級道路均以流暢平滑的曲線穿插,使各功能區及各組團細胞般緊密相連,而在道路系統交叉形成的節點,則成為園區內不同位置的標志點,這些標志點通過視覺形象的不同設計,使整個園區的各區域界面成為居住著可明確識別的來往空間。
3、景觀綠地
景觀綠化目的在于減少建設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以現有的山水景觀為基礎,在滿足組團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還原原有的生態環境,同時柔化沿湖駁岸,結合景觀設施,達到生態美化的目的。
①主次入口,以及中心景觀帶,通過坡地、水榭以及噴泉等各種高檔景觀設施以其規模成為全區最跳動的元素,真正起到統領全區的核心作用。
②在各居住單元內,尺度適宜的公共綠地布滿全園區,把環境綠化資源分散至家家戶戶,達到每幢住宅都能窗前見景,出門入園,形成非常有親和力的生態環境。視覺的延伸在宅間、路旁、水系相跳躍,形成多層次、多變化的效果。
③各居住單元均有自身的公共活動空間和綠化景觀空間;而彼此之間的綠化景觀空間相因連接,形成覆蓋全園的生態景觀系統,這樣各住宅細胞單元既有自身的獨立性而相對內向,較少干擾,同時又參與進園區的各類空間構成中而不顯孤立。
④組團沿湖區域以不破壞原始景觀為前提,并以植物景觀營造為主要手段,在108高程以下具備種植條件的區域種植多種水生植物和耐水濕植物,如芒、菖蒲、黃菖蒲、蘆竹、野梔子、池杉、落羽杉、水杉、水松、烏桕、楓香等;在108高程以上20米區域內則種植各類生態性和觀賞性兼顧的喬木、灌木和各類地被,力求營造有層次、有縱深、有四季變化,能滿足觀賞和生態保育功能的沿湖景觀環境。
4、亮燈設計
作為一個高端住宅區,位置又處在千島湖鎮東南方門戶杭千高速千島湖出口和千島湖畔,其夜景和亮燈工程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本案的燈光設計中,主要由應用了路燈、草坪燈、地燈、水景燈、植物泛光燈及各類景觀燈等燈光設備。這些燈光設備與項目組團內的硬質景觀、綠化植物、雕塑等結合,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同時,形成點線面逐級展開的燈光布局,為住宅區營造出溫馨、浪漫、神秘、優美、安全、節能的夜間景觀環境。
五、建筑設計
所有住宅均朝向景觀面,并結合山地走勢,營造一種濃濃的休閑情趣。三層的獨立住宅,層層退讓的建筑立面,使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情境露臺,拉近了住宅與園景的距離。通過庭院氛圍的營造,和立面細部節點的處理,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居住品質。通過院落空間的設置模糊了室內外的界線,使庭院生活成為一種時尚。聯排住宅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園景住宅模式,室外的天井,高深的客廳,增強了室內外的融合和流通。
六、風格設計
(一)來自千島湖鄉間格調
藍天象寶石般純凈,艷陽普照著大地,綿延的丘陵上布滿綠樹與青草,白墻與紅頂的小屋散落路邊。所有的景物與色彩搭配不著痕跡,從容、坦然而優雅……
風格多體現為鄉村風情主體,通過天然材料,如石頭、木頭和灰泥來表現建筑的肌理。尤其是紅色陶土屋瓦及灰泥墻面涂層,都是非常具有鄉村風格的元素。
(二)來自千島湖的手工精神
細致致的線腳、優美的拱門、美麗的鐵藝演繹純正的手工建筑神韻。標志性的拱門,簡明的符號,張揚著來自鄉村的建筑之美,淡雅的色彩傳遞著某種更為自由活潑的精神指向,在千島湖,享受充滿藝術的建筑美感,享受手工建筑的人性體貼。建筑,將時光的密碼悄悄刻入建筑,刻入城市的靈魂深處。
七、結論
千島湖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因此,在設計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場地條件,力求在建設過程中將場地干擾和破壞降到最低點;要充分發掘千島湖的地方特色與文化元素,尊重當地的自然文化特征,利用設計手法和元素,達到景觀的再創造,形成人性化的、美觀的、與大環境和諧共存的新的人居環境,要盡量賦予個性、易于記憶的特征,創造出一種能夠促進并提高愉快歡樂感的高端人居環境。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有關于建筑的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