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職稱論文代寫作品(2)
醫學職稱論文代寫作品
醫學職稱論文代寫作品篇二
現代醫學科技發展對醫學教育的影響
摘要:伴隨著現代科技革命的發展,人類的思維方式、生活、娛樂和教育等也發生著深刻變革。醫學教育在醫學人才培養、社會醫療事業推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技術革命尤其是現代生物醫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對現代醫學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為適應這種變革,21世紀的醫學教育對現代醫學科技革命作出積極回應,開展一系列改革的培養更多適應現代醫學科技發展并具有科學思維的醫學人才。
1 現代醫學科學技術革命特點
1.1 現代醫學科技的集成化
現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門類和亞類,不同的門類和亞類滲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學科。在醫學科技發展過程中,吸收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環境科學、信息學乃至人文科學新理念和新技術,極大地刺激了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如核磁共振技術的引入無論在臨床診斷還是在微觀藥物分子結構的研究中均發揮重要作用;藥劑學研究中引入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藥質體、分子生物學技術等促進藥物的研發和使用,融合其他學科的技術、方法和理論。在原有醫學學科的基礎上,發展了分子藥理學、分子病理學等學科。因此,在醫學科技范圍內,單一的學科實際上已經集成了眾多的醫學技術,包括分子生物學、物理學、信息學方面的最新技術和知識。現代物理學、信息網絡技術可進一步推進醫學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學科為中心的技術群、知識網。
1.2 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呈現快速化和全球化
現代醫學科學技術呈現快速化發展的特點,包括新的醫學科學技術的建立、推廣和應用。隨醫學科技的發展,醫學知識出現爆炸式的增長,醫學論文、專利、專著、方法等飛速發展,醫學知識的更新周期大大縮短。隨現代網絡“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網絡的擴大和提速,醫學科技、醫學知識實現了實時傳播,全球共享醫學知識。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專業人士,均能及時獲得醫學知識的更新。
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無線網絡和3G手機的普及使醫學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從局域網到有線互聯網時代,再到無線網絡,現代信息技術正加速醫學科技和知識的普及。醫學知識不再專屬于專業人士,而成為被普通大眾接受的知識。
1.3 現代醫學科技的理論和技術密切聯系
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賴于新技術和新理論,包括物理技術、生物技術的引入。而新技術的發現則依賴于全新理論的指導。在現代醫學技術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現象,形成新的醫學知識,多學科之間的融合與交叉催生新的理論,又促進技術發明,形成良性循環。因此,現代醫學科技中理論和技術密不可分,實際上是以醫學科技為核心的技術群落支持下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明。
1.4 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使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合作更加密切
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新理論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任何人都不可能以個人的行為獨立完成技術和理論的創新。現代遠程醫療系統的研發使來自不同領域、區域和層次的醫學專家更加緊密地合作,為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由于醫學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醫學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現代科技革命對醫學教育的影響
2.1 現代科技革命對醫學人才思維模式培養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實踐及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發展中,沒有創造性思維很難產生創造性成果。現代科技革命尤其是醫學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知識和新技術手段的涌現更加依賴于創新思維。創新思維關系到醫學科技發展的方向和速度,醫學生是未來醫學科學技術和理論應用與創新的主體,加強其創新思維的培養將提升未來醫學的發展速度。因此在醫學教育中,尤其是現代醫學生的培養中,要培養更強的創新思維,建立以創新思維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在灌輸現有醫學知識的基礎上,強調其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如利用數學建模的方法預測疾病的研究,需要在醫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疾病和指標之間的數學模型,利用強大的計算機網絡和處理能力預測某一醫學現象的發展規律。要求研究者通過發散思維利用數學方法和計算機工具建立并處理某些命題。
2.2 現代科技革命要求培養醫學專業人才的團隊合作精神
首先,現代科技革命包括醫學科技革命使創新思維、創新成果評價的主體由科學家個體轉向科學家聯合體。醫學科技創新思維的提出往往來自團隊的智慧。醫學信息爆炸式增長的今天,如果沒有群體意識,或失去了社會聯系,任何一個醫學科學工作者將一事無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動科學家之間的緊密合作,包括區域間乃至國際合作,反過來,這種合作促進科技革命向前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現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聯系更加緊密。最后,由現代科技革命引發的知識大爆炸時代已經形成,未來成千上萬的專業論文、專利、評論產品的出現,知識和技術可能圍繞某一專題展開,尤其是在醫學研究方面的論著和專利發明,任何個體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較全面地掌握其發展動態和前沿。現代科技革命發展的主體,醫學科學家和其他科學工作者組成聯合體彼此緊密合作,解決科學問題。
2.3 現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醫學知識
在醫學教育基礎知識(成熟的理論體系)的傳授中,對新知識和理論體系的介紹較少。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帶來龐大醫學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術和理論觀點出現,這些知識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廣泛認同的醫學理論所替換或更新。在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求醫學教育加強新知識和新理論的傳授,為知識更新做好鋪墊。如近年來提出的網絡藥理學(諸如信號網絡藥理學等)、小分子RNA干擾技術理論的提出,使醫學工作者重新審視藥物作用及機理,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提出觀點并發展不同的技術。
2.4 現代科技革命對醫學教育方式和運作模式的影響
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快速升級換代,使復雜的醫學問題簡單化和實時化,在現代醫學教育中尤其明顯。遠程網絡控制技術、網絡會診、遠程課程等相關技術的發展在醫學教育、解決醫學難題和醫學繼續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現代醫學教育已經不再局限于單一大學校園,而是向實現校際合作、教育資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發展。如遠程醫學教育在繼續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繼續學習不需要長途跋涉,而是就地學習、更新知識。
在現代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現代醫學教育產業的運作模式也悄然發生著改變。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校際合作愈加緊密,諸如醫學院校之間互派學生,包括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訪問學者等形式的合作。醫學教育資源的急速膨脹也為學生學習選擇范圍擴大、個性化、互動式的終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這些現象充分說明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背景下,尤其是醫學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使現代醫學教育具有開放性特點,這將沖擊乃至顛覆傳統教育模式。
3 對現代醫學科學教育發展的思考
3.1 轉變傳統教育觀念[2,4]
傳統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圍繞某一層次的知識展開教學活動,往往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現代科技和醫學教育技術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范圍、方法、時間等可選擇性增強。來自互聯網的醫學傳播平臺,如各級精品課程網站、搜索引擎、論壇、各種在線即時通訊平臺,尤其是專業的醫學網站,均可提供各種醫學知識。因此,在現代醫學教學中,應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擴大可選擇范圍,逐步將以教師為核心的教育觀念轉至以學生為中心。
面對現代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需要培養綜合素質高,社會工作適應性強的人才。根據社會需求設計培養目標,現代醫學教育主動適應社會,堅持“產學研”培養人才的模式,加強醫學基礎知識教育,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醫學教育方式和運作模式
現代醫學科技革命促進全球化發展,醫學高等教育要適應科技革命,就必須改革運作模式,按現代科技發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辦學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資等辦學方式,提倡開放式辦學。現代科技革命導致社團之間,大學與社會之間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園內象牙塔式的辦學理念。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教育服務,醫學教育也不例外,即醫學高等教育與社會資源盡可能實現共享。醫學高等教育所負的社會責任不單是培養人才,同時也要普及醫學知識。隨現代科技革命
的推進,開放式的 醫學 教育應為醫學知識的普及承擔更大的責任。
3.3 強調創新思維的培養[3]
創新思維是現代科技革命和 社會 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在現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創新思維作為智力的一部分,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少年智則國智”,國人的創新思維直接關系到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而創新思維的出現需要培養和熏陶。在現代高等教育中,培養創新思維顯得很重要,在醫學教育中同樣很重要。首先,創新思維的培養依靠一線教師的啟發。教師的創新思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可能,不妨邀請專職科研人員作學術 報告或授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思維。其次,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開闊的視野。在醫學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主動獲取醫學知識并非難事,關鍵是發揮監督的作用。除常規知識傳授之外,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閱讀最新的醫學進展并書寫提交自己感興趣領域的閱讀筆記。此外,設立討論課,要求學生閱讀規定的文獻并 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創新思維要通過 實踐的檢驗。可以在醫學教育中設立科研基金資助學生優秀的創新性想法。
3.4 強化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現代科技革命推進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合作、區域間合作乃至社團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1]。在 臨床醫療行為和醫學科研中,合作尤其突出,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新技術、理論和方法,不可能單獨承擔醫療和科研項目。醫學教育在培養個性的同時,還應加強合作精神的培養。在現有的實踐性課程中加強團隊合作,通過分組和考核指標,對每一位參與團隊 工作的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行評價。另外,參與教師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團隊合作,形成團隊意識。
3.5 更新教學內容和手段、拓展新視野
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特點,要求醫學教育的內容更新,不能拘泥于以往基本知識的傳授,而要拓展其內容,主要在新思維、新概念、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和新設備的介紹上突出新。教學內容最好由傳授者自行擬定,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內容。
對教學手段應當不斷提高和改進。信息技術發展和軟件的發展,使教學手段發生巨變,大量 應用多媒體技術,包括動畫、視頻、音頻和幻燈演示等。此外,隨著 網絡的發展,遠程網絡課程成為醫學教育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醫學繼續教育中,提高了傳授知識的容量和傳授效率。如在高年級醫學生的專業課教育中,可直接采用數據庫,檢索需要的文獻,針對醫學癥狀現場講解,這樣既豐富了講解內容,更新了知識,又拓展了思維。
強化實踐教學功能。實踐是獲得理論的途徑,同時也是檢驗理論的標準。在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實踐教學(實驗教學)顯得尤其重要。讓醫學生接觸較先進的設備,親自動手操作,掌握新技術,同時通過對新技術和理論的了解和應用,始終堅持產學研的道路,提倡醫學生參與學術團體的工作,接觸較前沿的理論和技術,拓展視野和提高實踐能力。
看了“醫學職稱論文代寫作品”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