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衛生職稱論文
廣東衛生職稱論文
衛生維護生命或保護身體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廣東衛生職稱論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廣東衛生職稱論文篇一
淺析公共衛生疾病與衛生防御
【摘要】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公共衛生疾病的現狀,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分析,淺談了當前我國公共衛生疾病與衛生防御控制的重點任務。
【關鍵詞】公共衛生疾病;衛生防御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992-02
1 當前我國公共衛生疾病的現狀
21世紀的疾病控制既面臨挑戰又充滿機遇。已控制的傳染病卷土重來,新的傳染病不斷涌現以及心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非傳染病的發病不斷增多,人口流動頻繁,食品、化妝品等健康相關產品進出口更加活躍,對健康有直接損害的如煙酒等貿易的增加,對人類健康構成巨大威脅,導致相關疾病升高;意外傷害與精神障礙也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并對社會造成巨大負擔;人口老化、環境污染、國際旅游業的發展及病原體的演變等等,使疾病控制面臨巨大的挑戰;新出現的人畜共患疾病對公共衛生方面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人口素質的提高,健康教育的促進,醫學的發展,新疫苗的不斷問世及新的有效的預防措施的實施,又使21世紀的疾病控制充滿機遇。預防為主是新世紀疾病控制的主旋律。由于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以及各地區實際情況的不同,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水平各地參差不齊,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工作。2 造成公共衛生疾病現狀的原因
首先,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人相對來說是易感人群,還有就是人口的流動性,如移民等,這些都是導致公共衛生疾病發生的一系列原因。
其次,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工業化。新技術與產品很難使人想到會與疾病相關,如空調和排氣扇可引起軍團病,新的月經棉墊可引起中毒休克綜合征,快餐漢堡包可引起埃希大腸桿菌O157:H7感染。食品安全與環境污染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非常重視的與關注的話題,科學技術的進步又使食品在安全領域需要得到檢測和認可,也許很多新誕生的食品,還沒能得到很好的檢測和認可便在市面上流通和銷售,這就促使了新的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更別說現代的工業化越來越先進,以往的“先污染后治理”到現在的“邊污染邊治理”,這個過程中仍然存在環境的惡化,更多的隱性的疾病就散播開來,然后引起許多非傳染性疾病的增加。
再次,高速的經濟發展與土地利用。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高速的經濟發展,使得人類更加猖狂地向大自然索取,如過度砍伐等,然而在發展的同時,一邊在向大自然索取,一邊又將廢棄的東西扔還給大自然,整個生態環境怎么可能接受這樣“不公平的待遇”?,人口增長導致生態環境改變和污染,中國許多大城市衛生保健措施不完善也是傳染病出現的嚴重潛在威脅。盡管現在的大城市都在進行創衛環保,但是力度依然不夠。其它類型發展和土地利用實際中也帶來了很多特殊的問題。
最后,國際旅行與商業。全球旅游事業的急劇發展,旅游人數的迅猛增加,航運速度的不斷增快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傳染病的傳播與擴散。技術的發展對國際旅行與商業有較為迅速的影響,一個人或一種食品幾乎可在24-48小時內到達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旅行和商業可增加病原體通過感染的旅行者,污染的食品,甚至運輸車輛等到達新的區域的機會,任何疾病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如以前發生的“SARS”、非典、禽流感等等。
3 當前我國公共衛生和疾病防御控制的重點任務
近年來,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疾控工作得到了顯著的成就,很多地方存在的一些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地方病和傳染病都在疾控預防控制工作的影響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例如非典、禽流感等。正是由于處理的及時、有效,才保證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但是形勢依然比較嚴峻。面對當前嚴峻的形勢,當前我國公共衛生和疾病防御控制的重點任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疾病防控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由疾控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院和專業防治機構共同構筑的公共衛生疾病防治工作網絡。在抓好基礎建設的同時,全國衛生系統狠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建設。為了及時掌握重大傳染病疫情動態,衛生部門定期組織專家分析疫情,探索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系統。繼續推行公共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療衛生問題是百姓最關注的問題,因此,還需從各個方面去完善公共衛生醫療體系,解決在公共衛生中面臨的矛盾和困境。
第二,健全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華預防醫學會等學會、協會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活動,響應支持規劃的發動,中鹽、中糧等大型國企提出減鹽,開發健康食品等行動的倡議,積極支持衛生部等部門落實規劃。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婦幼衛生、衛生監督、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工作,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落實預防為主方針的重要載體,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十一五”期間,特別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我國大力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效果明顯。但是,依然還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建設功能設備、技術一流的疾病防御與控制中心;打造專業求實、勇于擔當的疾控隊伍。
第三,政府加大投入公共衛生疾病防御建設。經濟在持續發展,社會在快速進步,處于發展的轉型期,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是當前各級政府的首要職責。發展升級,政府的公共服務也要升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醫療衛生需求,考驗著各級政府的執政能力。加強技術指導和能力建設,組織編印各重點公共衛生疾病的防治技術指南,培訓基層衛生工作者。與此同時,我們國家的教育體育等部門也開展大量的工作,為公共衛生疾防治做出積極的貢獻。
第四,進一步完善預防保健宣傳體系建設。加強技術指導和能力建設,組織編印各重點公共衛生疾病的防治技術指南,培訓基層衛生工作者。與此同時,我們國家的教育體育等部門也開展大量的工作,為公共衛生疾防治做出積極的貢獻。沒有正確的健康意識和認識,就是有再多的衛生經費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現在需要抓全民的正確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加大預防保健宣傳力度就是提醒全民養成良好的正確的生活習慣,確保人民的身體健康。把全民慢病健康教育、全民飲食健康教育、全民體育運動健康教育先抓起來。宣傳傳染病的防治、兒童計劃免疫、兒童健康保健、慢病防治與干預、婦女健康保健、社區精神衛生。我們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優化配置各種資源,改善條件,加強和完善疾控體系建設。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廣東衛生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