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論文大全>職稱論文>

    財務職稱論文發表

    時間: 家文0 分享

    企業外部與企業有著各種利益關系的組織和個人日益多元化,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關心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財務職稱論文發表,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財務職稱論文發表篇一

    加強財務預算 規避財務風險

    摘要:世界經濟形勢的千變萬化增加了企業生存發展的不確定性。本文分析了財務預算對于規避財務風險的重要作用,進而提出了規避財務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財務風險 財務預算 風險規避

    1 研究背景

    目前,國際經濟形勢日新月異,企業的生產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企業置身于復雜的環境中,應增強自身的危機意識,為了應對經濟發展中的各項問題,增強自身各方面的管理,對一些財務問題中的潛在風險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企業未來的有利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

    財務風險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支付風險,這種風險是由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與債務的到期日之間的矛盾引起的。很多企業正因為沒有處理好二者的關系,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甚至最終破產,所以如何減小財務風險、規避財務風險就成為企業財務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一般而言,財務預算考慮的不是利潤,而是現金流量的確定性與到期債務之間的關系,企業在編制財務預算時要充分考慮到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從而規避企業的財務風險。

    2 財務預算對于規避財務風險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財務方面的預算工作要和企業內部的各項工作相協調、相關聯,因為財務工作只是企業工作中的一部分,它要以企業的大局工作為前提。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運營,有效地避免企業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另一方面,財務預算工作還要和市場機制相互配合,對工作中即將出現的風險,有較為合理的估計。

    2.1 財務預算能夠積極地防范企業籌資風險與投資風險

    一般來說,如果企業具有良好的資金結構,就能保證它的各項活動順利進行,防范企業的籌資風險與投資風險,關鍵在于控制好企業的資金結構,如果企業資產流動性較好,說明它資產的盈利能力較低,但是如果它短期負債的資本成本較低,那么財務風險相應的就上去了,為了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我們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業務狀況來安排資金的使用,科學合理地做出財務預算,這樣通過編制財務預算,可以降低資金的持有成本,充分利用自有資金,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化,提高企業投資的謹慎性,加大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由于資金沉淀、盲目投資等帶來的企業財務風險。

    2.2 財務預算能夠有效地防范企業資金回收風險

    如果公司財務狀況不夠清晰合理,現金流動狀況不好,存在大量壞賬、呆賬現象,在預算方面我們就要做足工作,首先要加強與管理方面工作的配合,對應收賬款進行有效地回收,同時要減少各方面的開支,以達到增加現金流量的目的。就企業的資金回收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問題,重點就是應收賬款的管理。做好這項工作,對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2.3 財務預算能夠有效地防范規避企業收益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是企業財務循環的最后一個環節,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兩方面,二者既有聯系又有矛盾。收益分配風險的規避要從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兩方面著手,在編制財務預算時,要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分配股息政策,采取合適的利潤和現金分配方式,保證現金流入與流出的相互配合、協調,以期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3 加強財務預算,規避財務風險的措施

    3.1 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

    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樹立風險意識,勇于承擔并善于分散風險是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因此現代企業必須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遵守風險收益均衡的原則,不能只顧收益而不考慮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企業各部門、各人員,特別是企業的決策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將風險防范意識滲透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財務管理人員要掌握扎實的財會專業知識,具備財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要具有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及時、準確地估計和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并能對具體環境下的風險作出判斷和提出解決方案。

    3.2 合理選擇預算編制方法

    企業的財務預算方法可以分為固定預算、彈性預算和滾動預算三種。固定預算根據正常的、客觀的某一業務量水平為唯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方法。其與實際不符的可能性極大,僅適用于業務量水平較為平穩的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彈性預算,在成本習性的基礎上,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的依存關系為依據,按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能適應多種情況的預算方法。主要用于編制彈性成本(費用)預算和彈性利潤預算。滾動預算又稱連續預算或永續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將預算期與會計年度脫離開,隨著預算的執行不斷延伸補充預算,逐期向后滾動,使預算期始終保持為一個固定期間的一種預算編制方法??傮w而言,處于成熟期的企業適宜采用固定預算,而處于其他時期的企業采用彈性預算或滾動預算更為適宜。

    3.3 確保財務預算的執行

    企業財務預算的作用發揮,不僅要有準確的財務預算,還要依靠財務預算才能有效地執行和控制。由于企業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企業的預算需要不斷地適應這個環境,因此,財務工作人員要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地分析和跟蹤,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

    3.4 對財務風險的處理

    財務風險的處理是風險的事后控制,具體方法有:一是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項目風險基金;二是損失發生后,從項目風險基金中列支,或分批進入經營成本,盡量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正?;顒拥母蓴_;三是監督資金使用效益,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動資產的周轉率,進而提高企業變現能力和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總之,企業編制財務預算,通過加強對現金流的控制,可以增強優化現金流量和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意識,確保企業經營有序進行,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辰燕.淺談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0(9).

    [2]張樊.企業財務預算的風險評估和控制模型設計[J].中國集體經濟,2009(4).

    [3]王玉梅,馮艷.預算控制: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的核心[J].商場現代化,2009(10).

    [4]辜明華.加強財務預算 防范財務風險[J].會計之友,2007(7).

    作者簡介:

    黃宜榮,1964年8月生,高級會計師,就職于江蘇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研究方向:會計。

    財務職稱論文發表篇二

    財務監控研究綜述

    摘要: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由于決策權和執行權的分離使得決策者和執行者權力和利益的分離,要達到協調制衡機制的有效運行,必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機制問題。財務監控是提升內控制度執行力的重要手段,它與公司的財務目標高度統一,成為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變量。因此,對國內外財務監控有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總結,對公司加強公司治理力度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財務監控,綜述

    一、國外財務監控文獻回顧與評述

    西方國家對財務監控的研究,大體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企業活動的財務監控階段,其財務監控主要圍繞增加產量的生產活動進行。第二個階段是多角度財務監控階段。19世界末20世紀初國外的股份公司開始迅速發展,由于股權分散,出現經理控制董事架空股東的情況,為了保護股東利益、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委托代理理論應運而生。第三個階段是以內部綜合控制等為重要內容的財務監控階段。這個階段外部監管雖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外部監管并不能取代內部控制,所以通過外部進行監管的同時,仍強調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不同的階段國外學者對財務監控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以Alchian和Demsetz(1972)、Jensen和Meckling(1976)為代表的企業產權理論,研究委托-代理的問題。Berle和Means(1979)指出,由于公司股權比較分散,股東未能對經理實施重要控制,這種狀況使得經理趁機貪污、作弊等損害股東的利益。還有人總結的有關這方面是市場主導型的英美模式與組織控制型的日、德模式是西方公司財務監控的兩種典型模式。他們有各自的優缺點,在不同的時期受到了不同的國家的推崇。以斯蒂格利茨為主要的代表財務論文,他拓展了傳統的公司治理理論,提出了“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theory)。該理論認為廣義上的公司“所有者”除了所有者和管理者外,還應考慮利益相關集團,包括工人、銀行和地方政府,它涉及到了企業外部環境,包括法律體系,金融系統和競爭性市場等,也包括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情況??梢钥闯?,20世紀70年代西方學者對財務監控的研究都是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入手,對公司治理的理論基礎的研究較多。

    20世紀80年代,美國企業出現了大量的財務舞弊現象,一些大公司相繼出現經營失敗,這些現象引起了美國社會各界的空前關注。為了研究經營失敗及虛假財務報告產生的原因,“反對虛假財報告委員會”(COSO)對財務舞弊事件進行了全而細致的調查研究。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大部分財務舞弊事件都是由內部財務監控失控造成的,COSO隨即開始研究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問題。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發布了指導企業內部控制實踐的綱領性文件《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即著名的COSO報告。它使許多美國公司的各層管理者能在一個統一的框架內有效履行其內部控制的職責,并為會計師行業對內部控制的評估提供了一個基礎。該標準能力促公司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這為有效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1年12月,卡得怕瑞報告在英國產生,它被稱作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則文獻。報告的題目是《公司治理的財務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Corporate Dovernance),該報告著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財務的重要性,強調了董事會的控制與報告職能以及審計人員的角色。之后,同樣強調董事會作用的Charkham(1995)提出,董事會應該建立專門的委員會,主要有審計委員會、報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這三大委員會對于保持董事會監控的獨立性協和使董事會具有良好的監控信息有一定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末,外國學者已經開始關注財務監控對公司治理的作用財務論文,并將董事會的積極作用放在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位置。

    之后,KathleenA. farrell與David A.Whidbee(2002)進一步的研究了來自財務媒介的監控與CEO接管之間的關系,分析了財務媒介監控的作用。Hartzell和Starks(2003)認為機構投資者在經理補償方面可起到監控作用。他們對1992年至1997年間的1914家研究公司進行了研究,發現在機構股權集中與公司經理補償對績效報酬的敏感度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這一階段西方學者對財務監控的研究已經開始深入,從單純的關注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監控的關系擴大到財務媒介、機構投資者等對財務監控的作用上。

    西方理論界對財務監控的研究對財務控制理論發展起到了啟示性的作用。但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顯示,上述研究涉及較多的是與財務監控相關的基本理論研究、監控與公司治理機制關系的研究、監控機制模式研究等方面,其觸角主要集中在財務經濟學,而對純粹財務管理學范疇重視不夠,對財務監控的研究集中在金融控制和內部控制審計領域,對財務監控的內涵及外延未進行深人研究,也未建立完整的企業內部財務監控理論體系有待后人進一步深入探討。

    二、 國內財務監控文獻回顧與評述

    (一)國內財務監控文獻回顧

    我國財務理論界對財務監控領域的部分問題已經有所研究,諸如財務監控的基本理論、財務監控的模式、財務監控配置權等方面但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看來這些取得的成果還很有限。應當說,這一研究現狀基本上客觀的反映了目前財務監控理論研究尚處于萌芽階段的現實狀況,財務監控權的配置、財務監控效率、財務監控的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對財務監控理論體系的研究也還處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階段。另外,我國財務監控理論的發展受到自身企業的性質、管理制度及實務特點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在積極引進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時,應該從多角度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1. 財務監控基本理論研究

    吳聰玉(2005)指出,財務監控是企業為了保護其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的要求,提高經營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風險等目的,在企業內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制度和措施,是確保企業自身能夠持續經營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業務監控。企業財務監控是涉及事前預測規劃、事中監督控制、事后歸納總結的全過程監控,具有基礎性、專業性和經常性的特點。監控主體是企業自身。林忠高等(2005)為財務監控做出定義,指出財務監控是委托人通過預算控制、責任控制、財務風險控制等以一系列手段,并以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和信息披露機制作為保障財務論文,在使代理人遵守財務法規、財務制度的前提下,挖掘潛力,融合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目標,努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種管理活動。齊飛(2005)對財務監控做出了如下定義,財務監控是在產權基礎之上,為確保企業整體目標的實現而實施的統一的財務政策與監管活動。孫寶霞(2008)在研究企業集團財務監控時,借鑒財務控制的概念將企業集團財務監控定義為,在出資人所有權及企業法人財產權基礎上產生的,圍繞集團發展的總體目標建立監控組織體系,并利用各種財務手段對下屬子公司的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引導、控制和監督,其目的是使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符合集團發展的總體目標,維護集團的整體利益。上述定義不管是從什么角度做出的,我們都不難看出財務監控首先強調的是一種權力控制,所有者對經營者實施監控是基于出資者所有權,而經營者實施財務監控則是出于企業法人財產權。其次,財務監控強調監督,控制是核心,但控制是在有效的監督之下進行的。

    湯谷良教授(2006)從財務管理而非公司理財的角度出發,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治理結構的要求,詳細分析了對財務監控的主體、目標、客體和方式的定義。他強調研究財務監控必須致力于具體實施方式、系統架構和它們之間的融合,并提出了財務監控權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閻達五、宋建波(2000)認為,企業中客觀存在兩個主體,即企業所有者和受托經營者,雙元控制主體構架下現代企業的財務監控必須以“協調”作為目標,設計激勵與約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多層次的監控體系。張雙才(2001)將財務監控中的主體視野拓寬,不僅僅局限在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將委托代理沖突涉及到不同證券持有者之間。可以看處財務論文,財務監控理論研究的薄弱性。受網絡環境影響,財務監控理論才逐漸興起,財務監控主體、客體、目標、對象的研究很不成熟,缺少一個理論框架,因而財務監控的理論缺乏系統性。

    2. 財務監控模式研究

    王硯淑(2004)在研究財務監控機制時提出,財務監控機制是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理論上講, 公司治理中的財務監控機制可以劃分為內部財務監控機制和外部財務監控機制兩部分。公司內部的財務監控主要由股東大會、監事會、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機構等監控主體來實施。與外部監控相比, 內部監控不僅成本最低, 而且可以彌補外部監控主體事后被動監控的缺陷, 能在事中、事前主動監控, 從全方位維護各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 如果內部財務監控失效, 公司不良行為就會給各利益相關方造成巨大的損失。

    韓鵬(2007)強調內外部財務監控的有機結合。他指出,內部財務監控主體基于委托代理關系、授權關系和責權利關系等按層級配置財務監控權,外部財務監控主體以強制性監控市場與競爭性財務監控市場為核心配置財務監控權。為了避免重復監控,實現監控資源優化,在強化內部財務監控基礎上,整合外部財務監控資源,建立以國家審計為龍頭、社會審計與銀監會為核心、債權人財務監控為輔助的外部監控體系。

    周立寧(2006)主張建立監事會主導的公司內部財務監控機制。她指出,公司內部多重財務監控主體進行統合很有必要,統合監控主體資源的目的,主要是現有的和潛在的資源相互配合和協調,使之達到整體優化。對公司內部現有財務監控機制不同主體之間進行統合與突破,建立一套以監事會為主導的公司內部財務監控機制,做到監事會和獨立董事等其他監控主體之間相互溝通,交換意見,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這是完善公司內部財務監控的根本之道。

    __國、張春雨(2009)利用實證分析對董事會對商業銀行財務質量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董事長與CEO兩職合一的銀行可能發生銀行財務風險的概率較小;董事會獨立性對銀行財務質量變化有一定影響,但其檢驗的結果并不特別顯著;銀行的總資產規模、資產質量和財務杠桿對銀行未來一段時期的財務變化趨勢有顯著影響。

    程新生(2002)通過研究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指出公司治理監控模式分為單層監控模式和雙重監控模式。在單層監控模式中,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由董事會對經營者進行監控。雙重監控模式是由董事會對經營者進行監控以及監事會對執行董事、經營者進行監控。

    上述對財務監控模式的研究,明確了內部財務監控和外部財務監控的基本模式。但是對于內部財務監控中董事會、監事會、高層經理間財務監控權的配置學術界的觀點尚未統一。從宏觀層次講,財務監控模式受我國經濟環境、立法現狀財務論文,政治背景的影響;從微觀層次講,財務監控模式又受到企業性質、公司治理結構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財務監控模式沒有也不可能是唯一的、一成不變的。另外,由于財務監控是多主體協同作用下實施的,建立模型、數據以及資料的取得難度很大,因此,缺乏模型研究也是我國目前財務監控模式研究的困難之一。

    3. 企業集團財務監控研究

    有關企業集團財務監控的文章數量較多,這些文章分別從公司治理、財務控制模式選擇、財務控制系統設計、預算管理、人員管理、資金控制、業績評價與激勵、內部審計等方面對集團財務控制問題進行了探討。其中不乏具有獨創性且影響較大的代表性觀點。

    于增彪等(2001)采用現場研究的方法,概括出了企業集團管理的資金預算管理整合模式和全面預算整合模式,并從技術、組織、行為和環境四個維度描述了集團公司預算管理系統的特征,從歷史與現狀、理論與實務等方面闡述了我國集團公司推行預算管理的重大意義。朱元午等(2004)主張,依據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尤其是耗散結構理論和博奔論的基本原理,在對傳統全面預算管理賦予新摘要的資料和啟示。

    可見,目前理論界有關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管理模式己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對于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活動,特別是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監控方面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系統的研究。但是企業集團的財務監控是現代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中國企業集團在發展中所暴露出來的規模優勢未完全顯現相應的內部管理機制與制度未真正建立起來有關集團發展與經營的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尚不完善等嚴重制約著集團進一步發展的重大管理問題,或多或少地暴露在財務控制上,企業集團財務監控仍有很多問題等待專家學者的探討和研究。

    4. 財務監控信息系統研究

    傅元略(2003)的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方面進展很快,但對國外先進的公司治理實務和財務監控技術的引進相對滯后,提出加深對財務監控理論和方法的研究,積極將網絡技術與先進的財務監控思想結合起來,創建適合我國企業參與全球化市場競爭的財務監控機制,并對適時財務監控機制的涵義、調控導向類型、類別和兩層級監控結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梅雨(2007)在網絡全球化和知識經濟高度競爭下,要不斷提高中國的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更需要結合公司信息系統的變革和適時財務監控機制的重構財務論文,將適時財務監控與企業信息化系統集成并融合到公司治理的不同層級的監控中去。現代企業應該基于企業信息化系統,打通財務運營系統(包括日常資金結算與監控系統、流動資金計劃與管理系統、投資和預算決策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等)與企業的其他業務運營系統(電子商務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會計信息系統等等)的隔閡,形成集成化的網絡系統,從而在整個企業中實現基礎數據的共享。

    張杰(2009)指出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使財務監控的目標和對象發生了變化,對財務監控和人員產生了諸多影響,有必要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適時財務監控機制和建立基于價值流的財務監控系統。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信息流的價值管理比交易的現金流管理更為重要。企業的財務監控不再單純關注本企業的財務活動,而要全面關注價值鏈中的各個企業之間的關聯關系,只有它們之間相互密切配合,才能達到有效的價值鏈管理,實現財務監控的目標。

    企業信息化的核心是管理上全面推廣計算機網絡化,包括充分開發信息資源,其目標是提高管理的效果??梢钥闯觯斍皩ω攧毡O控信息化的研究主要目的集中在解決如下的問題上。企業信息化下財務監控的定義、目標、對象的變化;企業信息化對財務監控的影響,如何建立新的財務監控機制;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下,財務監控怎樣充分地利用企業的信息資源和建立創新的財務評價體系;財務監控機制重構應怎樣與業務流程再造和企業信息系統設計的融合。對上述問題的研究雖然有所成就,但仍需進一步深入。

    (二)國內財務監控文獻評述

    財務監控是財務管理的職能之一,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是有關資金的獲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國內的財務管理理論研究雖然起步較晚,對財務監控理論與實務的研究也正處于探索階段。從國內的研究現狀來看,對財務監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引進西方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控制的研究成果;二是利用傳統的控制(含預算控制)模式進行研究。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監控中財務控制在企業財務尤其是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F有論著大多將財務控制視為財務管理的一個普通環節,并將其與財務預測、財務規劃、財務決策等一并論述。財務控制的核心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其次,對財務監控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個結構嚴謹、內在聯系緊密的體系。國內有關財務監控研究的專著和文章,絕大多數都是論述財務監控的某一方面,尤其是某一財務監控手段或方式,而沒有從系統的高度進行研究,更沒有很好地與財務實踐相結合財務論文,轉化為現實的管理生產力。

    再次,缺乏對特殊主體的研究。比如,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主體,其公司治理問題在2007 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又受到重點關注。商業銀行的本質是金融企業,其公司治理能參考一般的公司治理理論和實踐。但同時,由于商業銀行自身有區別于工商企業的許多特殊性,使得其公司治理有很多特殊性。雖然目前對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經有所成就,但是專門針對公司治理中財務監控問題的研究尚少,正處于起步階段。

    最后,部分研究內容仍需深入和完善。比如,如何理順董事會、監事會、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的關系,使四者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如何建立模型對財務監控進行量化分析;如何加強對于公司財務人員、資金的管理;如何適應經理人員與普通員工的不同需求以制定激勵措施,激發其積極性等。

    綜上所述,學術界對于財務監控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我國,針對商業銀行的研究成果還不多。面對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改革逐步深化、金融市場全面開放的今天,對商業銀行財務監控的研究是極為迫切和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汪艷.對我國公司監督機制的思考[J ] .現代管理科學,2 003 , (8) 1

    [2]馮均科.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理論研究[M].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21

    [3]歐陽芬.論獨立董事與監事會的制度比較[J ] .現代管理科學, 2003 , (8) 1

    看了“財務職稱論文發表”的人還看:

    1.會計人員職稱論文

    2.財會職稱論文

    3.會計類型的職稱論文

    4.會計職稱論文

    5.評職稱工作總結范文6篇

    22409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免费中文无字幕| 特级淫片国产免费高清视频| 天天干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在厨房里被挺进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97视频资源总站|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国产男靠女免费视频网站|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黑料不打烊最新地址|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国产你懂的视频|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日产卡一卡乱码| 女人疯狂喷水爽视频|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 开始疼痛的小小花蕾3|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 | 亚洲成人www| 欧美日韩第一区|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影响|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视频| 男人的天堂黄色|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色宅男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色图综合网| 中日韩欧一本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