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職稱論文 > 會計職稱論文范文

    會計職稱論文范文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會計職稱論文范文

      會計反映職能應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會計職稱論文范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會計職稱論文范文篇一

      試論綠色會計與企業的發展

      摘 要:綠色 會計 是 企業 實現可持續 發展 的重要保證。文章從綠色會計產生的原因、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條件、綠色會計與傳統的企業財務會計的主要區別、以及要推行綠色會計應具備的條件方面闡述了企業只有實行綠色會計核算,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會計 可持續發展 環境資源

      綠色會計是將會計學和 自然 環境相結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環境 法律 、法規為依據,來 研究 經濟 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并運用專門 方法 ,對企業給 社會 環境資源造成的收益和損失進行確認、計量、揭示、 分析 ,以便為決策者提供環境信息的會計 理論 和方法。

      綠色會計是上世紀末產生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 現代 工業 經濟迅速增長,在這發展的過程中自然資源遭到過度開采,廢棄物質被大量排放,這就使得人類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在我國這些茅盾顯得猶為突出。主要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可供利用的自然資源又很少,況且在資源的配置與利用上又極不平衡,經濟上東富西窮,資源上東貧西富;再加上我國國民的素質較為低下降,許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只看眼前利益、自身利益,根本不會放眼未來,考慮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應。從而導致沙漠化日趨嚴重,黃河半途斷流,長江淮河流域水污染十分嚴重等等。總之生態環境的惡化已向我們敲響了警鐘,于是,在全球一場以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為宗旨的環境保護運動(或稱綠色運動)由此興起。與此相適應,許多國家的會計理論界不斷將環境 問題 納人會計研究的范疇。直接導致了環境會計或稱綠色會計的產生,綠色會計理論也因此形成并得以發展。同時在我國會計學術界也掀起了實行綠色會計的研究。

      企業可持續發展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能以犧牲后期的利益為代價,來換取現在的發展,滿足現在利益。同時可持續發展也包括面對不可預期的環境震蕩,而持續保持發展趨勢的一種發展觀。因此作為社會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的企業,要想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既要考慮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和提高企業市場地位,又要保持企業在已領先的競爭領域和未來擴張的經營環境中始終保持持續的盈利增長,保證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長盛不衰。就要在生產、營銷和理財方面保持優勢。

      會計工作是企業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建立并實行綠色會計制度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證。綠色會計的實質是要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犧牲環境質量的代價,與傳統的財務會計理論方法有機結合,即在生產成本中,要將廢物處置費用、環境恢復費用等等都 計算 在內,真實地再現企業的盈利水平。由于綠色會計的涉及面較廣泛,加之某些要素不易量化,除以貨幣為計量單位以外,還要以實物單位和文字說明等描述性方式反映、報告、考核資源和環境成本與價值,評價企業經濟活動以及取得的環境效益對企業財務成果和社會環境形成的近期、遠期 影響 。

      在實務操作中綠色會計與傳統的企業財務會計主要不同之處在于:

      1.綠色會計核算的目標范圍大于傳統的企業財務會計。傳統的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慮社會效益和自身的非經濟效益。而綠色會計的目標是促使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 規律 ,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努力提高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達到改善整個社會資源環境,提高社會總體效益的目的。

      2.綠色 會計 的成本范圍大于傳統財務會計。傳統的 企業 財務會計的成本核算僅限于企業在整個 經濟 活動中所產生的經濟成本,具體來說就是與經濟活動有關的物質成本、人力成本和部分 自然 資源成本,沒有或沒有全部反映由于經濟活動而帶來的環境成本和自然資源成本。從而導致了虛夸的收益,進而鼓勵了以犧牲環境、透支未來而取得當前利益的做法,導致企業只考慮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而無視企業的長期利益和未來的可持續 發展 。綠色會計的成本范圍是按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確定的。它不僅反映了經濟活動中的經濟成本,也反映了經濟活動所產生的非經濟成本。如某些企業由于生產活動給 社會 生態環境帶來的后果也要量化計入企業的成本。

      3.綠色會計的效益范圍大于傳統財務會計。傳統的財務會計認為企業最大的目標就是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而對于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 影響 到社會發展以及企業發展的非經濟效益則不予考慮。而綠色會計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考慮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認為只有實現三者效益的最大化,企業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贏”。

      在 目前 狀況下我國推行綠色會計應具備怎么樣的條件呢?筆者認為:

      一是全民素質的全面提高,尤其是領導者。我們周圍的環境已不再是個人 問題 ,而是關系到全社會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這要求每個人都有較強的環保意識。二是完善 科學 的綠色會計 方法 體系。即是要解決傳統會計方法與生態會計的許多估計之間的矛盾,同時制訂各種環境績效衡量指標。三是健全的環境保護的 法律 法規。以法律形式約束、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必須符合環境發展的需要。

      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有可能在我國企業中推行綠色會計。現目前,我國政府部門也采取了許多激勵措施。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2006年9月12日發布了《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這個《辦法》鼓勵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可以享受稅收減免政策,這將極大地調動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積極性。在企業自身也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及企業長遠利益并且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如:寧波寶新不銹鋼有限公司,在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建設中,總投資29.97億元,其中環保投入就達1.58億元,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保護環境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的共識。再如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華泰集團董事長李建華深有感觸地說:“從華泰集團近30年的企業發展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企業要基業長青,必須重視社會責任”。強調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首先就要求對員工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資源環境負責。企業家都追求企業更高的利潤,追求企業向更高的檔次和更大的規模發展。但這一切并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企業的使命是追求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社會。華泰致力于發展綠色環保生態紙業,走出一條根治污染和技、漿、紙一體化生產的道路,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與環境的聯系會越來越強,用會計處理一些環境問題必然會成為當代和未來會計學發展的一大趨勢。綠色會計已被專家預測為21世紀最具有光明前途的會計。企業只有實行綠色會計核算,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 文獻 :

      1.朱丹.論綠色會計的 理論 結構體系.財會通訊.

      2.李祥義.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綠色會計的系統化 研究 .會計研究.

      3.楊寶嘉,唐雄.綠色會計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月刊.

      會計職稱論文范文篇二

      比較國際會計研究

      一、英國 會計

      格魯-薩克遜會計體系。盎格魯-薩克遜會計體系可以明確地與大陸歐洲、拉丁美洲、亞洲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會計區分開來。它不僅在英美推行,而且影響了相當一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會計制度和實務。與其他國家集群會計相比,盎格魯-薩克遜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較高。

      英國是第一個建立現代意義上會計 職業團體的國家,在會計 發展中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鑒于殖民時期的廣泛的商業貿易,英國的會計方法通過英聯邦及其范例,對世界各國早期的會計實務有著深刻的影響。盡管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以及國際間劇烈的競爭,英國目前正面臨新的挑戰,但無可否認,英國有著豐富的會計思想。1973年,英國加入了歐洲共同體(Eureopean Community,1993年改稱歐盟European Union)。作為歐盟的成員國,必須遵守相應的法規。例如歐盟發布的第4、7、8號指令都是有關會計 審計協調的 專題規定。無疑地,歐盟在成員國會計協調問題上的積極舉措將影響英國會計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其逐漸向大陸歐洲模式靠攏;同樣,英國會計對歐洲其他國家的影響也會有所增加。

      (一)會計的法律規范與監管

      英國會計的立法依據主要是公司法。公司法的基本原則是適用于在管轄區內組建的所有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頒布的公司法為英國會計模式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它不但規定了公司(包括公開招股和不公開招股)必須公布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而且第一次提出了關于財務報表和會計信息披露的指導思想——真實與公允的觀點。其后英國一直強調企業全部帳目應按“真實與公允”的觀點予以提供。 但“真實與公允”在英國并無官方的確切定義。一般認為,“真實與公允”是指以誠實的態度披露所有真實的、可信的重要信息,不抱偏見,不隱瞞或忽略重大事實;必要時可超出規定要求披露有關細節。

      自1948年公司法頒布以來,英國立法經歷了幾次修訂和補充,除1948年文本外,1967、1976、1980、1981年(實施歐盟第4號指令)歷次修訂的文本都作為單獨的立法存在,公司在執行或引用時,必須相互參照才能決定取舍,很不方便。這種情況在《1985年公司法》中才得以統一。這次修訂對歷次公司法的有關內容加以刪改和增補以后,使之合并為一部統一的公司法規。因為全文很長,正文共25目747節,另加附則,被形象地稱為“龐然大法”。1989年,英國又對前述公司法作了進一步補充與完善,以實施歐盟第7號、第8號指令。

      (二)會計職業界及會計準則的制訂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的會計實務完全是在法律的支配下由會計師作出職業判斷。因此,盡管職業會計師最早出現在英國,但英國會計職業界開展會計準則的制訂活動卻落后于美國。

      英國關于會計準則的研究,最初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一個稱為“會計研究會”的民間團體。由于存在的時間較短,該委員會不曾留下引起后人重視的成果。其開拓性活動便由“英格蘭和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es,簡稱ICAEW)繼續進行。從1942年開始,ICAEW發布了一系列《會計原則建議書》(Recommendation on Accounting Principles)。60年代,英國公司間的兼并風潮使人們對財務報表的信心大降 ,加上新聞界對會計職業界持續不斷的抨擊等諸多壓力,1969年,ICAEW 發表了70年代會計準則設想的聲明,并于1970年創立“會計準則籌劃委員會”(Accounting Standards Steering Committee,簡稱ASSC)。同年,“蘇格蘭特許會計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Scotland)和“愛爾蘭特許會計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Ireland)成為該委員會的成員;“注冊會計師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成本與 管理會計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ants)以及“ 財政與會計特許協會”(The Chartered Institure of Public Finance and Accountancy)也先后加入該委員會。這樣,1976年2月1日成立的“會計職業團體顧問委員會”(The Consultation Committee of Accountancy Bodies,簡稱CCAB)就成為上述六個主要會計團體采取共同行動的聯合 組織。隨之,“會計準則籌劃委員會”改稱“會計準則理事會”(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簡稱ASC)。

      不管ASSC還是ASC,制訂會計準則都必須遵循特定的程序要求。制訂的會計準則稱之為《標準會計實務公告》(Statements of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簡稱SSAP),于1971年開始發布。《標準會計實務公告》既反映了應當吸收的聯合王國和愛爾蘭共和國的法律規定,又考慮了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標準會計實務公告》經ASC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通過后,還須經過前述六個會計職業團體分別批準才能生效,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團體均擁有否決權。此外,由于英國公司法未曾提及《標準會計實務公告》,它實際上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過人們一般認為,根據《標準會計實務公告》編制的財務報表是真實和公允的,不這樣編制的財務報表則可能被法院認為不真實或不公允(Arden和Hoffman,1983年)。曾引起人們對英國會計準則的不確定地位表示關切的高爾 報告(Gower Report,1984年)認為,對會計準則給予法律承認的時刻終會來臨,但必須承認這個時刻尚未到來。會計準則理事會(ASC)于1990年8月1日為會計準則委員會(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簡稱ASB)所取代。

      會計準則委員會隸屬于“財務報告委員會”(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簡稱FRC)。 為確保準則有效實施,“會計準則委員會”下設“緊急問題 工作組”(Urgent Issues Task Force,簡稱UITF),負責研究準則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以“意見摘要”(Consensus Abstract)形式提出解決辦法供參考。“會計準則委員會”制訂的會計準則稱《財務報告準則》(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簡稱FRS)。

      截止至1999年6月仍然生效的英國會計準則內容如下:

      1、會計準則理事會(ASC)發布的25個標準會計實務公告仍然有效的有:

      (1)SSAP 2:會計政策披露(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Policies)

      (2)SSAP 4:政府補貼會計(Accounting for Government Grants)

      (3)SSAP 5:增值稅會計(Accounting for Value Added Tax)

      (4)SSAP 8:公司報表在應計制下的稅務處理(The Treatment of Taxation under the Imputation System in the Accounts of Companies)

      (5)SSAP 9:存貨與長期 合同(Stocks and Longterm Contracts)

      (6)SSAP 12:折舊會計(Accounting for Depreciation)

      (7)SSAP 13:研究開發會計(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8)SSAP 15:遞延稅項會計(Accounting for Deferred Tax)

      (9)SSAP 17: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會計(Accounting for Post Balance Sheet Events)

      (10)SSAP 19:房地產投資會計(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 Properties)

      (11)SSAP 20:外幣折算(For Eign Currency Translation)

      (12)SSAP 21:租賃和租購合同的會計處理(Accounting for Leases and Hire Purchase Contracts)

      (13)SSAP 24:養老金費用會計(Accounting for Pension Costs)

      (14)SSAP 25:分部報告(Segmental Reporting)

      2、會計準則委員會(ASB)自成立至1999年6月發布的財務報告準則公告:

      (1)FRS1[1996年修訂]: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2)FRS 2:子公司會計(Accounting for Subsidiary Undertakings)

      (3)FRS 3:財務業績報告(Reporting Financial Performance)

      (4)FRS 4:資本工具(Capital Instruments)

      (5)FRS 5:報告 經濟業務的實質(Reporting the Substance of Transaction)

      (6)FRS 6:收購與兼并(Acquisitions and Mergers)

      (7)FRS 7:收購會計中的公允價值(Fair Values in Acquisition Accounting)

      (8)FRS 8:關聯方披露(Related Party Disclosure)

      (9)FRS 9:聯營和合資(Assoctiates and Joint Venture)

      (10)FRS 10:商譽與無形資產(Goodwill and Intangible Assets)

      (11)FRS 11:固定資產和商譽的減值(Impairment of Fixed Assets and Goodwill)

      (12)FRS 12:準備、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Provision,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13)FRS 13:衍生和其他金融工具:銀行和類似機構的披露(Derivative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Disclosures for Banking and Similar Groups)

      (14)FRS 14: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

      (15)FRS 15:有形固定資產(Tangible Fixed Assets)

      英國的會計準則與美國相比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少差別。具體而言,英國并不仿效美國制訂規模龐大、包羅萬象的會計準則。這一方面是因為英國會計界認為,從目前已有的內容來看,制訂會計準則的工作已基本完成;另一方面是因為英國會計職業團體未能像美國那樣籌得同等規模的資金,這樣,有限的能量只夠優先應付緊迫的會計問題。

      (三)主要會計實務綜述

      1、報表體系。

      關于會計報表,英國在1948年公司法的附則中就提出了信息披露的要求,但沒有規定具體的報表格式。1981年修訂的公司法按照歐共體第4號指令首次規定了可供選擇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格式。財務報表一般包括:(1)董事會報告;(2)損益表和資金負債表;(3)現金流量表;(4)全部確認的利得和損失表;(5)會計政策公告;(6)有關財務報表的注釋;(7)審計師報告。至于合并財務報表則包括合并損益表、合并資金負債表、控股公司自身資產負債表(不要求控股要求損益表)、合并現金流量表以及董事會報告(包括全年經營情況 總結)。上述報表均比較概括,資產負債表的格式采用報告式(垂直式),將大量詳細的信息資料放在報表注釋中。此外,為了履行公司的 社會經管責任、擴大對外提供的通用信息,英國還鼓勵各公司編報增值表、雇員報告、企業與政府間貨幣往來情況、外幣交易情況、未來前景預測等報表。

      2、計量實務。

      1985年公司法賦予歷史成本計量以特定的法律權威,但英國企業在資產重估上的自由和彈性則是獨特的。存貨計價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此處“市價”系指可變現凈值,而非美國的重置成本。不同批次購進的存貨項目,稅法允許采用先進先出法確定成本,但不允許后進先出法。有趣的是,美國與英國在這方面的會計術語大相徑庭。例如美國用“stock”表示股份,用“inventory”表示存貨;在英國,“stock”成了存貨,“shares”指的才是股份。

      關于固定資產計量,英國具有較大的彈性。會計準則建議企業至少每5年對固定資產進行一次重新估價并重新核定經濟使用年限。重估增值列為業主權益,不能作為當年收益;重估減值,先從該項資產以前列為業主權益的生估增值帳戶中抵補,不足部分再計入當年損益。為避免某些公司濫用重估增值分配股利,1985年公司法規定,在資本發生嚴重虧損的情況下,董事會必須確保凈資產不被高估;耐用至股份公開公司來說,只有當公司的凈資產超過繳入資本與不可分派的準備之和時,才允許分配股利。該規定事實上是要求公司在發放股利前確認任何未實現損失。折舊計算存在多種方法,如直線法、年金法、年數總和法等,不要求對土地和 建筑物計提折舊,但必須在資金負債表中按公開市價反映土地和建筑物的現實價值。

      關于研究開發費用,英國按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三種類型劃分。前兩種類型的支出,均在發生當期作費用處理;后一種類型的支出一般也按同樣方式處理,只有符合特定的條件時才能予以資本化。這些條件包括:研究屬于專題項目,費用可以單列;研究取得成果的把握性極大,且能以收抵支;公司有足夠的物力、財力支持研究項目的完成等。

      在所得稅會計上,英國企業無論是否向投資者分配利潤,都應按調整后的會計收益(或稱應稅所得額)支付所得稅,并將其列為一項費用從利潤中扣除,這種做法將會計收益與應 稅收益截然分開,對于會計實務與稅法規定產生的遞延稅項,要求用“債務法”加以會計處理。

      在第3號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業績報告”頒布以前,英國關于非常項目的會計處理獨具特色,被認為是“創造性會計”(Creative Accounting)的一個典型表現。 企業中斷經營或出售固定資產產生的損益以及重組的有關成本等都視作非常項目,列在收益表中凈利潤的下方(below the line)。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凈利潤計算出來的每股收益下包括非常項目產生的影響。第3號“財務業績報告”準則的出臺與實施,使英國對每股收益的理解與其他國家(如美國)趨于一致,即以收益表最后一行(the bottom line)的利潤數為基礎計算每股收益。

      3、合并實務

      英國企業合并聯的會計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購買法和權益集合法。前者廣泛采用;當企業合并符合一定條件時,允許使用后者。與美國相比,英國關于權益集合法的規定留給企業應用的彈性空間較大。

      英國“創造性會計”的另一個典型表現是合并商譽會計處理的多樣化。 它允許企業采用一次性注銷的做法,直接沖銷有關準備帳戶,大多數企業運用該法的原因在于它可以美化企業報告期的收益;同時也允許確認商譽為一項資產予以分期攤銷的做法,這主要是為了照顧某些企業的特定需要,如避免準備帳戶過度沖減等。

      英國的公司法和會計準則都要求控股公司編制合并報表,還規定控股公司與附屬公司的決算起止日期必須相同,一般以控股公司的決算期為準。如果決算期不同,必須先調整再合并。聯營企業按權益法處理,即對被投資企業當期取得的盈利或發生的虧損根據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收益或損失,同時相應增加或減少長期投資的帳面價值。在外幣折算問題上,英國會計準則給予企業的自由度較大,對于收益表中的收入與費用項目,允許企業使用期末匯率或平均匯率折算,而美國只允許企業使用平均匯率加以折算。

      來源:《上海會計》2000年第2期


      看了會計職稱論文范文的人還看

    1.關于會計畢業論文

    2.發表財務會計職稱論文

    3.大專會計論文范文

    4.初級職稱技術論文

    5.會計學畢業論文范文參考

    21660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aaaaabbbbb|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夫妇交换3中文字幕| 六月丁香婷婷天天在线|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美女被免费网站91色| 我们离婚了第二季韩国综艺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日本少妇高潮喷水xxxxxxx| 国产免费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 视频免费1区二区三区| 新婚熄与翁公老张林莹莹|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黄书|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天天操2018| 亚洲日产2021三区| jizz国产丝袜18老师美女|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欧美人与动交片免费播放| 国产女人的一级毛片视频| 丰满少妇好紧多水视频| 看黄a大片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香港三级电影免费看|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