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政工論文 >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政治淺談論文3000字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政治淺談論文3000字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政治淺談論文3000字

      在最近幾年曝光的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食品安全問題政治3000字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食品安全問題政治3000字論文篇一:《淺談食品安全問題》

      【摘 要】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麥當勞的雞翅中吃出蛆蟲、雙匯食品含有瘦肉精、泛濫成災的地溝油、臺灣塑化劑、蒙牛純牛奶可致癌等等,例子數不勝數。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最關注的就是吃飯問題,直接間接的影響到人民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同時也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密切相關。

      【關鍵詞】食品安全;罰金刑;法規缺陷

      隨著科技進步與時代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對生活的質量也有了更高要求,而在最近幾年,各種食品安全事問題接連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究竟怎樣維護食品安全,相關部門從理論到政策,從立法到執法,還在不停探索。

      一、食品安全問題現狀

      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就是食品,而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關系到百姓健康和社會發展。不過許多不法之徒受到利益誘惑,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顧,使用摻假、化學物質浸泡食品,毒害廣大群眾健康:水產品用福爾馬林浸泡、蘇丹紅、醬腌菜食品苯甲酸含量超標、漂白大米、黑心月餅、面粉增白劑……2011年3月份雙匯集團被曝出其產品含有瘦肉精,市場嘩然,雙匯集團是全國知名企業,還是多家餐飲企業的供給商,號稱其產品是嚴格按照“十八道測驗”正規出產,產品質量堅固,居然也使用瘦肉精,國民為之震驚。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隨著大量的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大部分消費者對食品市場安全持不信任態度,據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每年我國食物中毒報告病例數約為2至4萬人,而實際上,專家猜測實際發生人數約為其統計的10倍,也就是每年食物中毒的人數大概在20萬至40萬人左右。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回避。

      (二)食品安全造成的社會危害性更大。源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的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質檢部門共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4.9萬件,查獲假冒偽劣食品貨值金額4.5億元人民幣?;旧纤惺称范紩袩o法保證安全的假冒產品,部分地方甚至出現專門生產加工不安全食品的“專業村”。例如,浙江金華加了敵敵畏的火腿,浙江溫州染色劑染紅的鄉巴佬鹵雞腿等。

      食品安全犯罪手段狡猾隱蔽,肉眼難辨。部分不法分子受到打擊之后,變換手段以更隱秘的方式繼續從事違法活動。食品安全犯罪十分猖狂,出現向集團化、專業化發展的勢頭,最嚴重的是有些地區還出現了一種“專業戶”――產供銷一條龍配套。

      (三)執法不嚴,犯罪分子逃脫處罰。因為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程序繁瑣,需要收集大量相關證據,故而在查處食品安全犯罪過程中,往往只是處以沒收罰款等行政手段,懲罰力度較輕。生活中很多案件都是只罰無刑,行政執法程序與司法程序之間無法實現有效銜接,出現斷裂。例如,2006年,工商部門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案件6.8萬件,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案件只有48件。

      二、食品安全法律的不足

      “我國刑事法律中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規制的整體分為直接和間接條款。直接規定食品安全犯罪的條款即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間接條款包括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等。”i我國刑法中關于食品安全的具體規定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對于罪名認定的分類缺陷。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侵犯的客體是大多數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國家對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制度,屬于復雜客體,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區分。主要客體決定犯罪性質,從而也決定了它們在刑法中的分類。主要客體是指某一具體犯罪所侵害的復雜客體中程度較嚴重的刑法予以重點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保護人民的身體和生命安全,規定了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這樣看來,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要客體是多數人的身體和生命安全。

      (二)我國罰金處治不夠得當。刑法的兩個組成部分中犯罪是前提,刑罰是后果。如果只規定了犯罪種類,沒有規定具體刑罰措施,那就不能稱之為完整的刑法,而現有的食品安全犯罪其社會危害性與刑罰規定不相平衡。金錢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滿足物質需要,罰金刑是通過剝奪某人的財產來懲戒行為人,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對于食品安全違法犯罪來說,采用罰金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懲罰方式。不過食品安全的罰金刑設置存在部分缺陷:(1)新的《食品安全法》規定,用銷售金額的數目來衡量罰金刑的數額多少,罰金刑處罰不能有效打擊一些還未銷售或者銷售金額較少的不法之徒,嚴重制約了罰金刑的功能,因此該方法在實踐中效果不甚明顯。⑵《刑法》第143條和第144條中規定,基本犯的罰金刑是并處或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額度的設置相對過低,無法體現罰金的剝奪性.尤其是當法院只判決單處罰金刑,就無法讓犯罪人清晰感受到罰金刑的痛苦。⑶《刑法》中對于單位的處罰只是單處罰金,并沒有明確規定具體數額及罰金的上下限。這樣的罰金制度缺乏確定性與穩定性,對司法實踐的指導性不強,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則。

      (三)相關規定缺乏可操作性。食品安全犯罪是具體危險犯,只有在“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情況下才能構成該罪。而具體危險的程度是非常難鑒定的,在實際中可操作性不強,只能依賴司法解釋?!蹲罡呷嗣穹ㄔ?、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結構鑒定,食品中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有害細菌或者其他污染物的,應認定為《刑法》第143條規定的“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到底什么是“嚴重食物中毒事故、嚴重食源性疾患”,高院和檢察院并未給出一個明確的司法解釋。

      三、食品安全犯罪的完善

      對于我國目前食品安全犯罪的不足,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考慮:

      (一)完善犯罪分類。“應該將食品安全犯罪置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同類客體是不特定或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而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要客體。因而,把食品安全犯罪置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更為妥當。” ii

      (二)完善刑罰的規定。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則條文對具體犯罪所確定的適用刑罰的種類和刑罰幅度。對于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定刑,應從以下幾點完善,以便有效懲治和預防食品安全犯罪。

      1.為了更好的解決部分有毒食品還沒銷售從而無法實現罰金的問題,可以用“經營金額”取代“銷售金額”,“經營金額”包括不法商家所有用于該食品的生產和流通資金,既涵蓋成本,也將生產經營所獲得的利潤計算在內。

      2.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會嚴懲生產銷售不安全食品的商家,不僅要求立即停業待查,而且會處以巨額罰金。而我國對食品安全犯罪的處罰力度較輕,無法起到罰金刑應有的威懾作用,建議加大罰金數額,提高處罰力度,具體數額應該符合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

      注釋:

      i 藍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規制的反思與重構[J].行政與法,2010(3).

      ii彭玉偉.論我國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規制的缺陷和完善[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9(4).

      【參考文獻】

      [1]任毓佳.論食品安全的刑法保護[D].湖南師范大學,2009.

      [2]王翠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研究[D].煙臺大學,2009.

      [3]李長健,張鋒.一種社會性監管模式――中國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理性回歸[J].重慶社會科學,2006(3).

      [4]宋元慶.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罪名淺析[J].法制與社會,2010(10).

      食品安全問題政治3000字論文篇二:《淺析中國食品安全問題》

      【摘要】本文闡述了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分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的對策:整合有關食品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加強對劇毒農藥的管理,堵住食品安全的問題源頭;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部門,促進管理的規范化長期化;發揮消費者在食品安全問題中的積極作用;加強有關制度建設。

      【關鍵詞】食品;安全問題;成因;對策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食品安全問題已變成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伴隨著食品加工過程中化學品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涌現。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因此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當前重大問題。

      一、食品安全基本問題闡述

      食品安全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國內外對食品安全的理解也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大部分學者認為食品安全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食品數量安全,它涉及食品供給數量的保證,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二是食品質量安全,它涉及食品的質量的保證,以避免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對人體造成危害。

      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內涵,國內大致有五個觀點。其一,食品安全是個科學概念。食品安全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每次安全的進步,都與科技進步帶來的新科技影響有關。其二,食品安全是個政治概念。食品安全是企業政府對社會最基本的承諾,具有唯一性與強制性,屬于政府保障和強制范疇。其三,食品安全是個經濟概念。食品貿易不斷增長一方面帶動全球食品工業發展;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問題也是現代生產和消費方式的產物。其四,食品安全是個法學概念。與法相關,靠法保障。其五,食品安全是個社會概念。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只有吃的安全,人心才穩定,社會才穩定。同時,食品安全可看作是一個“社會約定”,這種約定涵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靠全民自覺遵守。

      食品安全問題的背后是對人民生活,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嚴重危害。它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據統計,每年因食品中毒的人數約20-40萬人。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件件影響之大,危害之深,不能不發人深省。同時食品安全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到經營廠商的經濟利益。一些不法廠商以低成本生產質量差或假冒產品,與正規廠商生產的標準產品一起在市場上流通,嚴重影響正規廠商的利益。更嚴重的是食品安全問題關系社會穩定。一方面由于食品是人們每天都接觸的,因而很有可能買到假劣產品,因而產生害怕、擔心、疑慮的心理壓力,造成社會恐慌。另一方面,正規廠商由于利益受損而擔憂,也有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在美國、歐盟等國的奶粉、茶葉、肉類等因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紛紛被退貨。因此食品安全問題重視并大力解決好迫在眉睫。

      二、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成因

      由于市場自身固有缺陷,便會引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兩種現象的出現。生產者和消費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對稱,從而產生兩種陣營即強勢和弱勢。那么遵守法律和慣例的企業可能被淘汰,而生產質次價高的企業可能成為最后贏家。那么不法生產廠家對這一規律了如指掌,因而弄虛作假,而消費者對此一無所知,在利益驅動下,廠商會誤導消費者,從而形成價格優勢排擠優質產品,那么最終貽害消費者權益。

      在種植流通過程中,造成安全問題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土壤、空氣、水等污染之后被植物吸收或被動物飲用最后流通到人體;動植物生長過程中所用化肥、農藥、激素有毒物殘留累積;產品加工、貯藏過程中違規使用化學試劑,微生物污染;轉基因的不確定等科技進步化學品的使用,造成食品安全隱患。

      消費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識,也會引發食品安全問題。中國眾多的消費者由于收入水平較低,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還有缺乏相應的消費常識,因此購買食品時安全意識淡漠。加之有些消費者貪圖便宜或喜歡購買特價食品,在消費者的這種消費心理支持下,就為問題食品銷售打開了銷路。其次有些消費者缺乏科學食用食品的常識,則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毒事件的不斷發生。

      與此同時,在對中美食品安全管理體制相比較研究之后認為,中國食品安全體系尚在法律標準、組織體系,技術保障體系等方面存在差距。有些企業衛生狀況堪憂,主要表現在:小型食品加工企業和小作坊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自身管理制度不到位;食品加工偷工減料,粗制濫造;衛生質量不達標;食品添加劑橫行且嚴重超標。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

      三、保障食品安全對策

      1、整合有關食品的法律、法規及規章

      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缺乏系統性,這是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最基本的制度原因。到目前為止,全國人大制定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21部,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約40部,各部委頒發的規章約150部,由此可見,食品安全法律地位較低。因此,有些不法分子會乘機鉆空,即使剛頒布的《食品安全法》也無法避免。因此,建議政府出臺國家食品工業發展規劃白皮書,從宏觀角度對食品工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問題分門類、分階段的提出目標方針。整合有關食品的法律、法規及規章,變得勢在必行。

      2、加強對劇毒農藥的管理,堵住食品安全的問題源頭

      一方面,要加強對農藥的監管,包括生產過程,流通渠道和在使用過程中的用量,并堵住一些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農民的科普教育,如近幾年的“三下鄉”活動;大學生下鄉宣傳指導,以提高農民對農藥的鑒別及使用能力。

      3、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部門,促進管理的規范化長期化

      中國的監管部門通常是在安全問題重大事件發生之后,自上而下進行突擊,但具有很強的短期行動色彩。為了保障食品安全長期性規范化,應設置專門的機構,整合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農業部、公安部、國家制藥總局等各部門的力量,并從中專門抽調一部分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監管。在全行業推廣ISO、HACOP認證,實行質量體系化監管,以更好服務群眾。

      4、發揮消費者在食品安全問題中的積極作用

      在目前情況下,消費者消費了假冒產品或使用了劣質產品,在造成重大損失之后,一般選擇自認倒霉忍氣吞聲,而并非積極舉報。因此發揮消費者權利這項任務尤其重要。我們可以實施一些獎勵政策,例如舉報違規產品之后可獲多少錢或可得什么榮譽或從假冒罰款中提取百分之幾作獎勵等均可;也可以通過宣傳,通過政策優惠和輿論導向,使打假摧毀劣質產品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5、加強有關制度建設

      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包括對加工操作過程的標準,也包括產品本身的標準;建立檢驗檢測體系;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制定嚴厲的法律規制。行政手段:監督檢查,如抽查、罰款、扣押、查封、禁售等。加強對生產企業進行食品安全生產教育宣傳,生產操作培訓,

      組織支持和鼓勵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和合作。總之,為了人民安全,堅決保障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2]孫耀武.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市場論壇,2009(2).

      [3]袁仲,楊繼遠.農藥化肥污染與食品安全[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7).

      [4]胡毅.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中國食品質量報,2008-11-28.

      [5]張剛亮,岳田利.我國食品安全主要問題分析及對策 [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4)

      食品安全問題政治3000字論文篇三:《試論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

      近年來,我國食品行業整體上存在著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食源性疾病不斷出現,危害日益增大;環境、生態的破壞以及一些新技術、新工藝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使食品安全的防控更加困難。在高校中亦然,本文就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展開探討。

      1、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的存在背景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食堂就餐壓力急劇增大,食品安全問題隨之增多,而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師生健康和高校穩定,故各級政府和衛生、教育部門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先后推出各類相關法律法規;同時,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后勤飲食部門也在不斷進行管理體制和經營觀念的創新。然而,高校食堂具有原料品種多、即食性強、工藝流程復雜、烹飪方法多樣、可控性不強等特點,食品安全隱患眾多,所以,規范食堂日常管理,保證食堂飲食安全,防止集體性不良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是學校領導和食堂管理人員共同關心的問題。

      2、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現狀分析

      高校伙食工作是高校后勤服務工作的重心,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高校后勤人員致力于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其中食品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食堂管理缺乏系統性和專業性: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改革,高校食堂經營出現三種模式:高校自主經營,委托社會企業管理,高校與企業聯合管理。第一種經營模式類似于計劃經濟,員工積極性不高,師生滿意度較差;第二種經營模式類似于市場經濟,企業過分追求利潤,失去高校食堂之公益性;第三種經營模式最為可取,目前在高校中應用最廣,但也存在小問題:高校食堂管理人員多為行政干部,在食堂的經營管理中參與度不高,而食堂工作人員一般素質不高,缺乏系統的培訓,責任心不強,以致存在潛在安全隱患。

      (2)高校食堂建筑布局缺乏規范:高校對食堂經費投入不足,食堂建筑與衛生設施不達標,加工條件簡陋,所需設備陳舊,設備不齊全,直接導致了食物安全風險的增加[4]。

      (3)高校食堂原材料存在安全隱患: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合格、采購人員采購“三無”產品、驗收人員驗收把關不嚴、食品加工過程中未做到嚴格執行衛生標準,餐具消毒不規范等都是安全隱患。

      (4)高校食堂從業人員操作不規范:食堂原材料加工流程、餐具清洗流程均需符合標準要求,否則會引起食品、餐具的污染,帶來安全隱患。另外,食品添加劑亦是重大的安全隱患,在使用過程中需特別注意用量標準、加工時間、溫度等[4,5]。

      (5)高校食堂衛生管理標準建設滯后:由于相關標準缺乏,高校食堂管理標準建設滯后,食堂管理工作受到局限,缺乏科學的控制手段,缺乏規范的日常操作,檢查流于形式。

      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措施

      (1)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

      目前比較適合我國高校食堂的制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五常法(5S)》、《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ISO22000)》等。各高校可根據自身情況引入相關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大膽創新,在創新中落實管理,使高校食堂逐步走上良性發展道路。

      (2)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高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高??筛鶕嚓P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食堂管理的規章制度,如采購制度、索證制度、驗收制度、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等,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不穩定因素的出現。

      (3)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組織

      高校食堂需落實學校主要領導為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以提高學校對食堂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設立食品安全各級管理組織,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做到組織健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給食堂食品安全予以組織保障。

      (4)高校食堂原材料實行集中采購和索證制度

      高校食堂要嚴把食品原料進貨關,實行集中采購,落實索證采購驗收制度,規范進貨渠道,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堅決杜絕“三無”產品。同時加大檢查、監督力度,杜絕過期、變質的原材料進入食堂,從而保證師生身體健康[9,10]。

      (5)規范高校食堂食品加工、銷售流程

      食堂管理人員要加強監管力度,嚴格執行食品加工規范,將其貫徹到食品的加工、成品、銷售的全過程,加工后的食品必須燒熟熟透,成品、半成品、食品原料分開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

      (6)重視隊伍建設,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提升人員素養

      高校食堂要定期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使其了解食品法律、法規,掌握食品專業知識,增強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明確高校餐飲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確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6-8]。

      (7)建立科學的營養膳食管理模式

      高校食堂配備營養師,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制定出合理的膳食營養標準,使師生形成一個觀念正確、膳食平衡、身體健康的科學營養膳食管理模式,服務好高校的全體師生。

      4、結論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關系到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高校教學秩序的穩定,關系到高校的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學校領導要創新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強食堂制度建設,保證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高校食堂的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校園發揮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1.學習食品安全心得體會

    2.食品安全心得體會1500字

    3.關于食品安全的文章

    4.食品安全心得體會范文

    5.關于飲食健康與安全論文

    6.淺談食品安全研究論文范本

    25307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精 |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欧美一级亚洲一级| 用舌头去添高潮无码视频|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国产| 看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第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在丈夫面前被侵犯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日本漫画囗工番库本全彩|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看| 成年人视频网址| 宅男噜噜噜66网站| 山东女人一级毛片| 夫妇交换性2国语在线观看| 天堂岛最新在线免费看电影|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天天综合日日噜噜噜|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国产太嫩了在线观看| 国产乱视频在线观看| 八戒八戒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秦91在线播放第3集全球直播| 欧美xxxxx性喷潮|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国产自产21区| 国产又猛又黄又爽|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8090韩国理伦片在线天堂| 欧美大bbbxxx视频|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