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消費政治論文
關于初中消費政治論文
隨著我國國民收入的迅速提高,思想觀念的不斷改變,消費逐漸成為時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于初中消費政治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關于初中消費政治論文篇一
體育消費將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摘要]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和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作為一個朝陽產業,體育消費已成為擴大內需的增長點。通過對我國目前的體育消費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促進體育消費的措施。
[關鍵詞] 體育消費消費熱點因素增長
隨著我國國民收入的迅速提高,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思想觀念的不斷改變,體育消費逐漸成為時尚,使我國的體育產業具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花錢買健康”已普遍被人們接受,大批健身器材進入家庭,使愈來愈多的百姓感受到了足不出戶即能鍛煉的愉悅;“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生意場上通過一場體育交流促成談判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使老板、老總們悟出了體育消費的些許真諦;體育彩票成了人們街頭巷尾談論的話題……。體育消費作為體育經濟系統和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群眾體育發展的重要標志。
一、體育消費的內涵
體育消費一般是指一切和參與體育活動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個人及其家庭的消費行為。體育消費的內涵包括:(1)實物型體育消費:指人們參與體育活動時所消耗的實物產品,包括運動服裝鞋帽、健身器材設備、體育書刊雜志等。經抽樣調查,目前我國有67.8%的家庭在體育方面有經濟投入。(2)參與型體育消費:指人們購買與體育活動有關的各種體育服務的消費行為,如參與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運動訓練或健身咨詢等所支付的各項費用。(3)觀賞型體育消費:指人們通過購買各種入場券或門票來觀看、欣賞體育比賽和表演等消費行為。
我國體育消費的現狀是實物型體育消費比例最高,消費額高居榜首;參與型體育消費比例最低,但市場潛力巨大;觀賞型體育消費比例居中,但增長較快。而影響我國體育消費變化的因素主要有經濟因素、文化因素、微觀社會因素的變化等。
二、體育消費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的原因所在
1.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GDP的持續、快速增長和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啟動體育消費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證。近年來,我國GDP年均增長率將保持7.8%,比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高4.5個百分點,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城鄉居民收入的成倍增長。農村居民純收入由1978年133.6元提高到1997年的2090元,年均增長8.1%,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5160元,年均增長6.2%。“十五”期間,農民純收入將保持在年均3.48%的增長率,2005年達到343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5.32%的增長率,2005年達到10147元,同樣保持了持續增長的勢頭。據有關專家預測 ,如果中國在21世紀的前20年中,GDP能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那么,2020年中國在 GDP總量上將超過日本 ,僅次于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按國際購買力平價計算,將接近當時美國的水平。如此迅速的經濟增長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為我國體育消費的增長提供了發展空間。由此可見,在新世紀我國體育消費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2.居民的第二需求上升。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第二需求”的升溫 ,使體育消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恩格斯曾講過:“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如果把生存需求作為人類社會第一需求的話,那么體育消費則屬于“第二需求”,這也符合當前學術界把社會需求分為三級的觀點,即生活需求、享受需求及發展需求,體育需求屬于享受需求和發展需求階段。人類社會勞動正從體力型向智能型轉化,人們的體力活動越來越少 ,勞動時間也逐漸縮短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富貴病隨之而來,于是又產生了“健康”問題。因此,如何善度余暇和提高國民生活質量,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而作為提高勞動者身體素質、促進勞動者身心健康的體育,體育消費的社會價值顯得越來越重要。體育是一項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無論是參加體育鍛煉或觀賞體育比賽,都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樂。
3.體育消費的經濟價值。研究表明,上世紀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圍內,體育與經濟已形成全面結緣的局面。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有著旺盛的開發欲望和拓展及競爭需求;而現代體育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經濟效益的活動,吸引了眾多行業部門參與,具有激烈的競爭和強勁的招商功能及廣告效應,可以服務于經濟的發展。體育設施的建設,體育器材和各種體育用品的生產和發展,都會帶動和推進建筑業、機械制造業、食品業、服裝業、電子業等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體育服務 ,如體育比賽、體育娛樂、體育旅游、體育經營單位的服務、體育人員的培訓等 ,都可以從不同方面推動各種服務業的發展。此外,還會對諸如交通業、通訊業、信息業、旅游業等相關部門的發展產生拉動作用,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在國外,體育產業已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1998年美國體育產業生產總值達631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1.3%。
4.體育消費的市場巨大。截止1998年底,我國總人口達12.48億人,家庭總戶數3.3297億個。根據模型化的預測結果,2010年,我國人口數將達到14.23億元,2020年前后突破15.18億元,2038年前后達到峰值15.85億,其后為緩慢的負增長。這樣的發展趨勢一方面說明我國的人口壓力仍然巨大;另一方面對我國體育消費的發展卻是一個機遇。因為人口的增長必然伴隨著勞動力的增長。據預測,2010年,我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7.2億,2030年達到7.73億,如此眾多的勞動力資源必然會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也必然會提高我國國民收入水平,這決定未來30年內我國體育消費市場潛力將會隨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日益擴大,也就意味著有支付能力的體育消費水平的增長。到21世紀中葉,我國將進入富裕階段,人口將穩定在15億左右,如果按年人均1000元體育消費額計算,那時我國一年的體育消費總額就將達到15000億元,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體育消費市場。
5.產業結構調推動體育消費。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我國社會將處在由不發達階段向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方向轉變的歷史時期。國民經濟的增長不僅表現在總量的迅速增加,而且經濟結構將發生重大改變,具體變化趨勢表現為第一產業的增長率逐漸下降;第二產業的增長率在一定時期內有較快增長,但以后會逐漸有所下降,在人們物質產品擁有量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以前,降低的速度仍然是緩慢的,惟有第三產業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這也就意味著,隨著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相應地為體育消費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產業結構空間。
三、如何進一步促進我國體育消費的增長
1.在投資體制方面 ,應積極適應市場經濟,以體育產業化為契機,以社會的體育消費需求為導向,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打破部門、地區和所有制界限,應變單純依靠國家財政撥款為體育部門自身創收、社會集資并舉,同時注意引進外資,開辟多種經濟成分的多種資金渠道,調動社會各界投資興辦體育產業的積極性,形成體育投資多層次、全方位的新格局,為促進體育消費創造良好條件。
2.實物型體育消費在我國體育消費中占據主導地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意識的增強,這方面的消費還會穩中有升。不過在實物型體育消費中,已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目光投向國內外知名品牌的產品,如耐克、阿迪達斯、銳步、美津濃等。因此對于實物型體育消費品的生產,只有走內涵式的發展道路,爭創國際名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另外鑒于近年來家庭健身器材的暢銷局面,只要加快這方面產品的研制、開發與創新,在功能、造價與應用范圍等方面制造出更多符合家庭實際需要的健身系列產品,就能不斷豐富體育消費產品市場。
3.觀念是行動的先導,當前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主要是對各類體育用品的消費 ,而對各類體育服務消費品的消費尚不普遍。這種重實物、輕服務的體育消費結構,盡管與我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關,但與我們傳統的消費意識、消費習慣也有一定關系。目前我國正步入小康社會 ,越來越多的人已具備消費各類體育服務商品的能力,因而要抓住時機,加大宣傳力度,引導體育消費由實物型向服務型轉變。
4.擴大體育的對外交往,把高水平競賽推向市場,加強國際間的體育交流,并引入競爭機制,使比賽水平不斷提高,比賽內容更加豐富、精彩和激烈,以吸引更多的觀賞型體育消費者。
5.體育消費的重點是廣大工薪階層,不能因為某些高檔的體育娛樂項目的一時“火爆”而忽視大眾化體育消費。各級政府應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規劃 ,積極引導和鼓勵體育投資向大眾體育、基層體育傾斜,多建設供廣大群眾日常消費的小型體育活動場所。各地計劃和體育行政部門還要加強宏觀調控,控制和限制高檔享受性、娛樂性的體育項目。
6.積極發展與其他產業相交叉的新興體育行業。具有光明發展前景的新興交叉體育行業,主要有體育廣告業、體育彩票業、體育旅游業和體育健身娛樂業等。積極發展這些新興行業,不但可以促進我國體育消費的增長,而且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于振峰等:對我國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9,3
[2]左從現等:試論體育需求和體育供給[J].體育科學,2000,6.
[3]蔡軍等:我國六城市居民體育消費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6
[4]唐宏貴:對中國體育消費的社會學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2
[5]劉志強:現階段影響我國體育消費心理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3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關于初中消費政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