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心理健康論文 > 淺談護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論文

    淺談護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淺談護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論文

      護理科學隨著社會的文明而迅猛發展,當代護士在具備一定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必須維護著健康的心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護士心理健康的維護相關論文,歡迎閱讀!

      護士心理健康的維護論文篇1

      【摘 要】目前心理健康的定義沒有一個公認的客觀標準,就是說心理健康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從心理現象的自身規律來分析,心理健康可以定義為: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當前和發展著的社會環境保持良好的適應功能。護士被人們貫以天使的稱謂,可見護士要承受比從事其他專業的人群高出很多的壓力和委屈。而當代患者對自己的生存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目前護士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國內外許多研究也表明在各種職業中護士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為突出,具體表現在一些強迫、抑郁、軀體化癥狀,如做事必須反復檢查,遺忘率高,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動減慢伴頭疼、腰疼、肌肉酸疼等。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學者通過對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提出了身心衰竭綜合癥的概念,提出因心理能量的長期奉獻,在給予別人的過程中被索取過多而產生的以極度身心疲憊和感情枯竭為主的綜合癥,表現為自卑、厭惡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我國也有調查顯示,職業性應激可導致部分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失衡。此外,職業心態偏差,人格異常,身心疾病等并不鮮見。顯然,這與全新護理模式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本文就引起護士不良心理的原因具體分析并提出對策。

      1 出現異常心理反應的原因

      1.1 超重的工作負荷

      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而護士數量不足,腦力和體力勞動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

      1.2 緊張的工作性質

      護士在工作中常面臨許多急癥搶救、技術更新、疾病威脅等,患者病情變化多,不確定因素多,護士必須及時觀察病情,并迅速作出反應,同時還要滿足患者的合理需要,這些都會產生壓力。

      1.3 高風險的職業壓力

      如果護士在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將會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護士必須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4 生理節律紊亂

      “三班制”擾亂了護士身體的生物鐘節律。

      1.5 復雜的人際關系

      醫院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護士要面對心理狀態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的患者,有的患者對護士工作過于挑剔,有的不愿配合護士的安排,有的隨意辱罵護士,此外,護士還要應付生離死別的場面,極易導致心理負荷過重。

      2 維護與干預對策

      2.1 加強護士隊伍的心理素質教育

      提高自身調節能力,正確對待工作壓力,提高自我放松意識,提高對緊急事件的應激能力,學習在不被理解的情況下,有效調節情緒,掌握合適自己的放松技巧,自覺應用心理知識、理論進行心理調節,以增進自身的心理健康。

      2.2 提高護理道德教育

      護理道德的好壞直接影響護理質量,護理差錯發生率是衡量護理質量高低的標志之一,而護理質量又取決于護理道德和護理理論技術水平。受一些不良傾向觀念的影響,加之護理隊伍的護理道德意識淡薄,可引起護理質量降低。醫院、護理部、科室、應以各種形式組織及強化護士的法規教育,增強群體道德意識,從而使每一位護士懂得護理道德是護理人員的靈魂,是做好護理工作的精神動力。護士的工作常在無監督下獨立進行,這就需要護士具有“慎獨”修養,而“慎獨”是護理道德較高境界,并非每個護士能做到。因此,強化道德意識和道德教育的培養,是減少護理差錯的重要措施之一。

      2.3 加強人力資源的配置和管理

      對工作量大、倒班多、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實行政策傾斜,適當增加待遇,同時合理調整人員結構,必要時采取輪轉制度。

      2.4 管理者應對護士實行人性化管理

      重視護士的各種心理需要,當護士不被病人理解,受到漫罵和侮辱時,可以到管理者訴說,得到管理者理解并給予一定的獎勵以釋放壓力。管理者應經常召開護患關系座談會,加強溝通,減輕護士因不被患者理解而造成的較大心理壓力,促進護患關系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另外,管理者可運用激勵理論,幫助護士建立最佳工作狀態。

      2.5 護理工作中法律意識的培養

      在醫療活動中,各類醫務人員每時每刻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法律,護理人員也不例外,因此,如何提高護士的法律意識,是護理工作中避免醫療糾紛的重要方法之一。首先,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只要懂法、守法,才能運用法律知識自我保護,自我約束;第二,護士實行醫療活動的依據是醫囑,護士必須嚴格、準確、及時、完整、科學、嚴肅無誤地執行醫囑,完成各種醫療護理活動;第三,認真仔細地書寫各類護理文件,做到準確、及時、完整、規范書寫,與醫療文件相符,同步并妥善保管;第四,每一項護理工作都應遵循操作常規,遵守護理制度和規范,在護理過程中充分重視護理行為的兩重性,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第五,時刻不忘護理工作的嚴肅性。以高度的責任心、責任感,從事護理事業。

      2.6 護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應對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護士很容易產生對家庭的負疚感,對事業的失落感,對職業的厭惡感。特別是在各種護理操作、文件書寫得心應手,而在心理護理時感到難以下手,逐漸產生護患交往的窘迫感。面對這些心態的產生,對護理管理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新課題。這就要求社會及醫院管理為護士創造一個良好的護理工作環境,鼓勵護士接受繼續教育學習,優化護士的知識結構,為護士多提供學習深造的機會,多種方式培養護士的職業感,改進護理管理形式,提高護士工作效益,合理排班,兼顧家庭,為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2.7 心理素質的訓練及培養

      心境能持久影響整個精神活動的情緒狀態,具有彌散性。愉快的心情能使周圍人群氣氛和諧,使群體產生和諧向上的精神。護士正確對待和處理好職業環境中的一些負面影響,避免影響醫、護、患關系和群體的工作情緒。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自身心理訓練,提高心理耐受能力、鼓勵護士學習心理衛生知識,鍛煉自己對待困難、挫折的耐受力,提高對心理壓力的隨意調節能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折,正確應用心理衛生知識,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對病人的誤解,不配合,甚至不禮貌的行為采取諒解的態度,或用角色置換法,換位思考,調整自己的情緒。

      3 小結

      綜上所述,護士是在整個醫療環境中最為關鍵重要的人群,在創造和維持患者健康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護士除了自身繁重的工作外,還應注意醫療環境下的各種不良刺激及各種突發事件造成自身出現異常的應激反應,并充分調動自身的心理防御機制,在實踐中加強鍛煉,多思考,多溝通。創造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保持一個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適應功能。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對待自己對待工作。

      護士心理健康的維護論文篇2:《淺談后現代思想在維護現代護士心理健康中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后 現代 護士 心理健康 護患溝通

      論文摘要: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恰當地融入后現代理論,會給護理工作人員維護自身心理健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本文在明確后現代思想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護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一步探討了后現代思想在現代護士中的應用。

      隨著 醫院管理觀念的改變和整體護理模式的普遍實施,以及優質服務的提倡,傳統的護患關系也正在顯然發生改變。在實施“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護理模式的今天,對護士的要求日益增長,特別是護患溝通的能力。在臨床實踐中,護患溝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是建立護理工作中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1],且更能使工作氛圍協調一致。

      1后現代思想的內涵

      后現代,在西方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難以定義。但是,正如伊格爾頓等曾指出的那樣,仍然可以從三個大的方面加以界說:(1)后現代是一個 歷史階段,在西方文化的歷史上,它相對于近代和現代;(2)后現代是一種美學風格,用這一概念可以去理解后現代歷史階段中的一種普遍的審美風格;(3)后現代是一種 哲學思維,可以用這一概念去 總結后現代歷史階段中各哲學流派的共同特征。

      2護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醫院管理層、患者都對護士提出很高的要求,約定俗成的要求護士善解人意,言語和氣親切,在工作過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永遠不能和患者起沖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護士每天的工作量超載,工作緊張、繁忙,內容復雜多變,工作質量要求規范、嚴格,技術水平要求高,工作中的各種急救和突發事件具有多變性、不可控性,經常倒班、睡眠不足,并且有來自患者的不滿和傷害以及被感染的危險,以及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升遷機會少、工作缺乏安全感、青年時期的抱負往往在現實中受挫,對未來不樂觀等。長久下來,這些都消耗了護理工作人員的內心資源,給護理工作人員維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帶來了挑戰。

      3后現代思想在現代護士中的應用

      現代的護患交流與溝通通常要求護理人員換位思考,即常常要求護士站在患者的立場為患者考慮。事實也證明,當護理工作人員站在患者的立場,為患者考慮,無條件的支持和關心、理解患者時,確實能使護患關系維持在一個很好的狀態。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對護理工作無法正確理解的患者和家屬,偶爾會對護理工作人員提出無法接受的質疑,這時候就需要臨床護士不僅僅是要有耐心溫柔地向患者解釋,還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嘗試請患者換位思考,即很巧妙地讓患者站在護理工作人員的立場上,從醫務工作者的角度來理解護士。這對傳統的觀念提出了挑戰,對現代護理工作人員的思維模式也提出了挑戰。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對傳統西方 哲學的批判和超越以及對19世紀中期以來的 現代西方哲學的反思和 發展的浪潮中產生了后現代主義[2]。在后現代哲學中,有些學者發現單向思考存在很多缺陷,這開啟了雙向思考的研究進路。從施萊爾馬赫、狄爾泰到杜威、梅洛•龐蒂、施密茨、普特南以及瑞士學者皮亞杰,都提出并不斷完善了主客互動論,并得到了很多學者的響應。有了“互動”,就可將傳統的單向運思模式擴展成雙向運思模式,強調人在認識 自然世界過程中可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用。

      筆者在工作過程中融入后現代理論中的逆向思維或多元化的思維模式。舉例說明:曾經有過這樣一位住院患者,懷疑護理工作人員克扣自己的藥物,每次護士給他進行靜脈輸液時他都會用疑問的口氣詢問護士,輸液瓶里有沒有把藥物全部用上去,聽到這樣的質問,不用說每一位護理工作人員的心里都會產生負性情緒,每次都給他解釋,總是不能打消這位患者的疑慮。聽到同事們講了這件事后,筆者親自去向這位患者解釋。事實是這位患者向筆者提出了和前幾天一樣的疑問,筆者面帶微笑很輕聲的向患者解釋,很有禮貌的請患者設想筆者與患者角色互相換一下,如果是筆者躺在病床上,患者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患者會不把藥用到輸液瓶里,就這樣來給筆者進行 治療。這位患者沉默良久,從此不再提任何讓護士們無法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的問題[3]。

      由此可見,溝通是雙方的,情感情緒的交流也是雙向的,在溝通過程中,偶爾也需要很有技巧地溫柔地向服務對象提出合理的要求,這樣既解除了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誤解,又很好地維護了護理人員身心和諧[4]。

      4 總結

      總之,在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恰當地融入后現代理論,以逆向思維或多元化思維,即以非線性的思維來進行工作,無疑會給護理工作人員維護自身心理健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護理工作人員在護患溝通過程中,既保持現代的理論與技術方法,也可吸收后現代的理念,靈活運用,更好地在工作中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5]。

      參考 文獻:

      [1]朱光麗.護患溝通技巧的臨床應用[J]. 中國醫學創新,2009,6(14):108-109.

      [2]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615.

      [3]王月煥,張美麗.急診護士心理疲勞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醫學創新,2010,7(3):100-101.

      [4]楊軍霞,宋祖群,張呂勝.影響ICU護士心理健康的相關因素與對策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0,7(7):110-111.

      [5]韓永梅.圍絕經期的心理健康與保健干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183-184.

      護士心理健康的維護論文篇3:《急診護士孕期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

      [摘要] 本文針對急診科所在崗位的特殊性及護士在孕期特殊的心理階段,就急診護士孕期心理健康狀況較一般孕期護士差的情況,分析了影響急診護士孕期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探討如何采取有效的應對和心理干預,以積極的方式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提高急診孕期護士的心理適應能力,改善孕期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

      [關鍵詞] 急診護士;孕期;心理健康;自我維護

      急診科處在醫院救死扶傷的第一線,不僅危重患者多,病種復雜,突發事件多,醫患矛盾突出,而且還負責重大賽事的醫療保障任務。因此,急診護士的工作壓力大,搶救任務重,職業風險高,由于崗位性質的特殊性,急診科中青年護士占護士總數的一半多,而結婚生子是必經之路。本文重點對急診護士孕期這一特殊的心理階段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旨在為孕期急診孕期護士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提高其應對能力。

      1 心理健康的危害因素

      1.1 工作性質的特殊性

      急診患者病情復雜,變化快,不確定因素多,要求護士必須觀察及時、反應迅速,時刻保持高度緊張狀態。有時一名護士要同時面對多名心理特征完全不同的患者[1]。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廣大就診患者越來越強調自己的權利和自身利益的保障,急診患者的共同心理特點是都認為自己疾病是最嚴重的[2],對醫院的期望值極高,到達醫院后希望第一時間得到關注和救治。但由于護士工作量大,人力資源匱乏,無法滿足患者的需要,會使患者及其家屬感覺自己不被重視而遷怒于護士。原則上護士即使遇到歪曲事實、情緒激動甚至辱罵護士的患者及其家屬,也必須忍受委屈,做出精神上的妥協,從而壓抑了自身的感受。但孕期護士本身就是應受保護的特殊時期,研究表明,孕期女性積極的心理反應有利于胎兒發育,反之,負性的心態反應會使心理活動失去平衡,導致神經、內分泌等系統失調,最終將影響妊娠結局?,F在大多育齡護士都是80后獨生子女,在家庭、社會中都備受呵護,然而由于工作的性質,前后心理落差明顯,需要經常壓抑自身的感受,會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

      1.2 工作環境的特殊性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每天要應對很多病情復雜、危重的患者,而且每天急診就診人數極不均勻,工作環境雜亂,噪聲不斷。噪聲的主要來源包括危重患者的呻吟聲、電話鈴聲、各種監護儀、呼吸機的報警聲及頻繁的人員流動。噪聲促使腦垂體分泌催產素,引起子宮強烈收縮,會導致流產、早產等不良后果。經常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導致急診護士感覺疲憊,容易產生焦躁等情緒。一項基于人群調查的流行性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護士懷足月小樣兒的風險是普通辦公室職員的2倍[3]。而急診孕期護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人群,長期處于搶救急危重癥患者、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最前沿,其職業特點決定了工作的高風險、高壓力、高標準,因而對身心健康產生不利的負面影響。

      1.3 職業暴露因素

      急診環境復雜,人口密集,流動性大,護士頻繁接觸血液、分泌物、嘔吐物等。易經呼吸道或消化道等途徑受到感染,也有可能發生被含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他銳器刺破皮膚,出現被傳染的情況,從而導致胎兒發育異常。據統計,本院95%以上的急診科護士有過被針刺傷的經歷。而孕期護士受感染后的補救措施受到諸多限制,被感染的概率也因此顯著增加,病菌可在胎盤上形成病灶,破壞絨毛結構,從而感染胎兒。此外,各種紫外線、核輻射、X線、監護儀、電腦的輻射對于孕期急診護士和胎兒也是一大危害因素。

      1.4 三班制度的影響

      急診科的工作高峰大都在夜間和節假日,實行24 h開診三班倒工作制度,急診室執行孕期≤28孕周者上夜班,>28孕周者出夜班,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導致孕期護士的生物鐘紊亂、內分泌失調。夜班導致的不良反應均可以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也可以通過縮短孕周影響新生兒體重[4]。研究顯示,夜班護士發生早產(<32孕周)的風險是不上夜班護士的3倍[5]。

      1.5 職業壓力因素

      職業壓力已經成為急診科護士重要的心理危害因素之一。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急救醫學的不斷發展,需要護理人員不斷地學習以更新知識。國家對醫院護士學歷的要求,從過去的中專到目前的大學本科,甚至碩士,迫使她們不得不換班或放棄休息,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同時,急診科作為醫院的重點科室,崗位競爭、職稱晉升的壓力也相對較高,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孕期急診護士的心理,造成孕期護士心理和體力透支,加大了急診孕期護士異常妊娠的概率。

      1.6 家庭因素

      作為80、90后的新一代護士,既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時又承擔著妻子和母親的多重角色,肩負著工作與家庭矛盾產生的雙重壓力,孕期急診護士既要應對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和繁重的工作,還要承受因懷孕、分娩等生理變化而出現的心理問題。

      2 維護心理健康的措施

      2.1 規范職業安全教育

      孕期護士的職業安全知識往往不被重視,導致孕期的急診護士缺乏安全感,易產生煩躁、焦慮、恐懼情緒,而長期處于高風險、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使孕期急診護士身心俱疲。因此,護士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并注意溝通的方法和技巧,遇醉酒、外傷、精神異常的患者時,護士要及時離開危險地帶,更換其他護理人員,避開矛盾沖突點。醫院要設立一套孕期護士健康教育計劃,定期進行培訓。提倡單位為孕期急診護士購買職業性損傷保險,同時完善聘用機制,使孕期急診護士得到安全感及歸屬感[6]。

      2.2 改善工作環境

      急診患者大多都處于休克、出血、昏迷、瀕死狀態,導致孕期急診護士長期處于高度緊張、應激的工作狀態。另外,還會經常面對患者的死亡及其家屬失去親人的悲痛,Spoth認為,患者的死亡對護士的心理影響比護理危重患者產生的心理影響大得多。此外,醫生對護士的過分挑剔也使護士產生心理壓力[7]。處在高壓力工作環境下的急診孕期護士應采用問題解決和正面認識的積極應對策略,學習用唯物辯證法正確地看待死亡問題,鼓勵急診孕期護士積極參加院內心理健康講座,引導自己采用積極應對地方式排解壓力;美化工作環境,優化工作流程,定期檢查維護醫療搶救設備,避免設置尖銳刺耳報警聲,急診工作環境應該加設部分隔音設施,減少生活噪聲[8]。同時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每日定時通風,保證適當的溫度和濕度。   2.3 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醫院應完善利器損傷的規范化制度,降低利器損傷的發生率,護士應盡量使用放刺盒回收針頭、抽血注射器、安瓿等損傷性醫用垃圾。醫用垃圾分類及相關標示應醒目,尤其是對于孕期急診護士,由于其特殊的生理變化使得行動及思維遲緩,更易發生此類狀況,因此,孕期急診護士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規范執行操作規程,接觸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時應戴口罩、手套,減少回套針帽的次數,接觸耐藥菌、傳染病患者時應穿隔離衣,必要時帶護目鏡。醫院應制定健全的院感手冊,引進先進的防護理念和技術設備,同時加強對一線臨床護士的安全知識教育。

      2.4 合理安排工作流程

      根據不同孕期調整護士工作崗位和工作方式。早孕時期妊娠反應明顯、流產概率大,同時孕期急診護士雖具有專業基礎知識,但妊娠、生產知識認知不足,經驗缺乏。管理者排班時應避開矛盾糾紛高發的崗位,比如急診搶救室、清創室等與患者溝通較多、急危重癥搶救多崗位和夜班崗位,以降低早孕時期流產和胎兒畸形的風險。醫院應提供優惠政策,提高一線急診護士的工資、急診津貼、夜班費等;保障急診護士職稱評定,有相應的傾斜政策,適當提高比例,以提高崗位的優勢和競爭力。由于孕中晚期女性的生理功能、心理狀態均發生改變,所以孕期護士需要調整好心態,并避免過度彎腰等工作姿勢以減少孕期并發癥的發生。

      2.5 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人的生理需要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作為急診護士,應有崇高的職業自豪感,保持平和、豁達的心態,多吸納正能量,用積極向上的視角對待同事和患者。對于患者的不理智行為及情緒化反應,應當換位思考,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真實需要,化解矛盾沖突。加強急救領域新技術、新理念的培訓,增加繼續教育機會,增強急診護士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培養面對挫折不退縮、以退為進、勇于進取的自我心理保護能力。

      2.6 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懷孕和分娩是孕產婦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應提高急診護士的素質及控制情緒的能力,同時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鼓勵急診孕期護士進行自我調節,指導其掌握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如練習瑜伽、孕婦心理放松操,加強與同事、親友、患者的交流溝通,積極參加文娛活動等。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緒,放松精神,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態。建立孕期護士專家課堂,由資深的心理科、婦產科、兒科專業人士組成,教導孕期急診護士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理智成熟的思維方式控制情緒,以及如何處理工作、人際關系,并對相關生理知識進行培訓,可使急診孕期護士對懷孕帶來的不適具有超前心理準備,盡快適應角色轉換。管理者和科室同事應從政策上、制度上和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給予關愛、照顧,應充分理解急診護士在孕期的心理壓力源,給予良好的心理支持。

      3 小結

      急診工作是救死扶傷的第一線,急診孕期護士面臨很多心理危險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對孕期護士、胎兒及整個妊娠過程都產生諸多不良影響。通過規范職業安全教育、改善工作環境、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加強職業道德修養、開展人文關懷及心理疏導,可進一步緩解急診孕期護士的心理壓力。但是,目前急診護士面臨年輕化的趨勢,將迎來生育高峰,由于護士編制不足,護理人員緊缺,不可能全部滿足孕期急診護士的需求,而孕期的心理狀況將直接影響到母親和胎兒的身心健康。因此,急診孕期護士的心理維護需要醫院管理、護理培訓、科室協調和護士及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素青,盧慧娜,周瑞卿.急診患者的心理護理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4):133-134.

      [2] 鄒永麗.急診護士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2):1826.

      [3] Simcox AA,Jaakkola JJ.Does work as a nurse increase the risk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J Occup Environ Med,2008,50(5):590-592.

      [4] 戚靜宜.環境因素對生殖健康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08,27(6):355-358.

      [5] Lawson CC,Whelan EA,Hibert EN,et al.Occupational factors and risk of preterm birth in nurse[J].Am J Obstet Gynecol,2009,200(1):69-70.

      [6] 曾琦.醫護人員職業危害調差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3):112-113.

      [7] 周紅霞,馮小菊,王引俠,等.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60-62.

      [8] 劉婉弟,黎少珊.急診科護士心理壓力原因分析及對策[J].實用醫技雜志,2012,19(1):98.


    猜你喜歡:

    1.護理心理學相關論文范文

    2.關于心理健康的論文3000字

    3.大學生維護心理健康論文

    4.大學護理心理論文2000字

    5.大學生維護心理健康相關論文

    6.大學生心理健康結業論文2000字

    4517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系列第一页|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又粗又大又猛又爽免费视频| 3344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免费首页|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草草浮力影院第一页入口|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动漫小舞被吸乳羞羞漫画在线|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舔|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噼里啪啦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一道本|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一级做a爱视频|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 | 男男调教军警奴跪下抽打|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卡乱码|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bd| 国产麻豆free中文| www久久com|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娃娃脸中文字幕1080p|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