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頁眉頁碼怎么設置
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小編整理論文頁眉頁碼怎么設置的方法,歡迎閱讀!
論文頁眉頁碼設置
1、打開需要編輯的論文,點擊“顯示/隱藏編輯標記”,為了顯示下邊的分頁符標志。
2、將摘要、前言、大標題設置成標題1,小標題依照次序設置成標題2、標題3以此類推。
3、在首頁和摘要中間,目錄和正文中間插入分頁符。
4、雙擊摘要的底端,插入頁碼,設置格式,注意首頁、摘要目錄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別單獨設置頁碼(在設置時取消“鏈接到前一條頁眉”)。
5、回到目錄頁,插入目錄。
6、設置完成后,目錄頁碼就設置好了。
關于未來的論文范文
圖書管理的未來
摘要:傳統圖書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信息時代的需求,更為方便快捷、功能全面的數字圖書館才是圖書館轉型和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圖書管理;數字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4-0000-01
信息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資源,是獲得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圖書館作為貯存人類知識的寶庫,擔負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神圣職責,維護著人類不受限制的獲取、傳遞信息的基本權利。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主要圍繞紙質文獻和圖書館館舍展開。圖書館的藏書是以保存為主,“重藏輕用”、“重管輕用”,將讀者放在次要位置。圖書館設施的建設也以更好地保存和管理藏書為重點。傳統圖書館在服務觀念、服務模式、服務方法等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1)公益性服務;(2)勞動密集型文獻管理;(3)封閉建設模式;(4)被動型服務方式。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使信息呈爆炸式增長,人們獲取信息已不再單純依賴紙質書本,這使得傳統圖書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要想從數量龐大、數據結構復雜的資源中順利發現自己需要的信息,傳統的圖書管理系統難以為繼,圖書管理的形式勢必順勢改進。在這樣的背景下,構建 “數字圖書館”顯得迫在眉睫。
數字圖書館的概念最早是1945年由美國科學家維勒維爾.布什(Vannervar Bush)提出的[1],但當時的網絡、存儲和數字技術難以實現。
數字圖書館的定義并沒有統一的說法。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籌備領導小組負責人徐文伯認為:“所謂數字圖書館,就是對有高度價值的圖像、文本、語言、音響、影像、軟件和科學數據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收藏、規范性地加工,進行高質量保存和管理,實施知識增值并提供在廣域網上高速橫向跨庫連接的電子存取服務。同時還包括知識產權、存取權限、數據安全管理等”。
圖書管理的數字化是個漫長的過程,其發展要經歷以下兩個階段:
(1)早期的圖書管理系統
早期的圖書管理系統主要指通過計算機完成紙質圖書的采購、流通、編目和檢索管理。在計算機出現之前,圖書管理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紙介質的手工處理,數據繁多,處理量大,出錯率高。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圖書館本身管理水平,將工作人員從混亂復雜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圖書管理工作規范化、系統化、程序化,能夠及時、準確、有效的查詢和修改圖書情況。
類似的圖書管理系統已基本在我國各所高校及大中型圖書館得到普及,相應軟件的開發也較為成熟,但其關注的仍然是對紙質圖書的管理。
(2)建立完善的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更關注于圖書內容的管理,它的發展離不開數字處理和存儲技術。完善的數字圖書館將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沒有時空限制的、可跨庫無縫鏈接與智能檢索的知識中心。數字圖書館的目標是將搭建共建共享的可擴展的知識網絡系統,將使得信息的存儲、處理、檢索、傳遞和管理發生根本性變化,向社會公眾提供全方位的知識服務,是文化產品網絡商務平臺和數字信息資源數據庫,具備強大的信息發布與傳播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當下出現的“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等概念并不等同于數字圖書館。前二者主要強調收藏品為電子讀物。
構建數字圖書館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圖書管理數字化,要根據用戶的需求、科研方向和圖書館的規模,建立起個性化的數據庫,實現全方位的搜索;配備相關的電子閱覽室、視聽交流設備、多媒體導讀系統、文件傳輸、網絡信息服務等等,實現網上閱讀與下載。與此同時,還要實現社會資源館藏化,即對社會上已形成數字化的信息資源采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網上資源,通過對信息的搜索和過濾,把各種信息資源作為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擴大這些信息資源的應用范圍與應用頻率、應用成效。最后,任何一家圖書館的資源將與世界上其他圖書館進行聯網,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圖書資源共享,使數字化管理發揮出無窮的威力與無盡的魅力,形成創新性的合力。
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數字圖書館還將具備以下特征:
(1)提供增值服務
知識增值服務是數字圖書館占領知識服務市場的優勢所在。數字圖書館應用系統應是可擴展的知識服務網絡系統,對有高價值的信息進行高質量的加工,實現知識增值。數字圖書館還可以配合社會需求,為個人、機構、企業等提供有償服務,獲得“雙贏”的效果。此外,還可以彌補國家投資的不足,提高圖書館的自我生存和自身發展能力。
(2)知識密集型勞動
數字圖書館本質上是一種面向用戶的網絡化數字資源體系,它不再是向用戶提供零散、雜亂的信息或知識,而是向用戶提供系統化的有序的知識或者說知識體系,工作重心也由原來的文獻采購與流通閱覽轉向深層次的知識服務。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從傳統的借還服務,轉移到多層次信息咨詢服務。新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將會從事信息的組織,成為信息技術的中介,在信息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增加智力投入。
(3)開放型服務模式
圖書館開始跳出固定場所,擺脫了傳統文獻處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組織、服務方面,面向網絡環境,以新的方式組織、控制、選擇、傳播信息建立了輻射型的開放服務系統。通過多個圖書館的協同發展, 形成一個互為補充、互為利用、互為推動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避免重復建設,實現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共建共享。
(4)主動型服務方式
傳統的主動服務模式是針對整個讀者群提供具有同質特征的信息服務,提供的是具有共性的導航性服務。數字圖書館必須在做好陣地服務的同時,根據讀者的要求進行信息的整合和知識的挖掘,并主動與用戶聯系,了解需求,不斷地改進服務的方向和策略,提供特定的異質化個體服務[2]。
人們對圖書館的定位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紙質圖書采購、館藏、借、閱、還等功能。圖書館應積極引進數字化技術,并以人們的需要為依據提供服務,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信息中心的作用。數字圖書館的建立可以充分實現信息共享,是圖書館管理的革命性進步。
參考文獻:
[1]黃福平.從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比較分析看中國圖書館的發展方向[J].情報資料工作,2002年第5期.
[2]王淑娟,黃紅梅,姜麗敏.現代參考咨詢服務模式的優化研究[J].情報雜志,2004(2):94-95.
看了“論文頁眉頁碼怎么設置”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