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目錄頁碼怎么寫
論文目錄頁碼怎么寫
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小編整理了論文目錄頁碼怎么寫,歡迎閱讀!
論文目錄頁碼
1、打開需要編輯的論文,點擊“顯示/隱藏編輯標記”,為了顯示下邊的分頁符標志。
2、將摘要、前言、大標題設置成標題1,小標題依照次序設置成標題2、標題3以此類推。
3、在首頁和摘要中間,目錄和正文中間插入分頁符。
4、雙擊摘要的底端,插入頁碼,設置格式,注意首頁、摘要目錄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別單獨設置頁碼(在設置時取消“鏈接到前一條頁眉”)。
5、回到目錄頁,插入目錄。
6、設置完成后,目錄頁碼就設置好了。
關于未來的論文范文
未來將決定現在
經過三十年的奮起直追,深圳教育實現了從邊陲農村教育到體系完備的現代教育的轉變,深圳要做創新時代教育的領跑者,應整體構思創建創新教育體系,形成大、中、小學聯動機制。
深圳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是把握創新時代脈搏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創立“未來學校”,真正開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或特色課程。
一、三十年碩果累累,深圳教育仍需再出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業對國家、民族未來的重要性以及教育本身的長期性、連續性都不言而喻。
與“深圳速度”相得益彰的是深圳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勢頭。深圳作為新中國睜眼看世界的探路先鋒,由一個邊陲小鎮快速發展成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現代都市,中央政府的授權特許,經濟體制的改革,社會文明的發展,人口與人才的聚集,牽引著教育的崛起。深圳大學、深圳高職院、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創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綜合性大學研究生院進駐深圳大學城,南方科技大學高起點辦學,為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普通初高中學校、職業技術學校、外語體藝特色學校迅速崛起,并領跑全省乃至全國。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繼續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等,以規范標準、多姿多彩而又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辦學方向,也贏得一片贊譽。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程,是深圳基礎教育最能與國際教育接軌的特色課程之一,陽光體育課程、各具風采的藝術特色課程,使深圳基礎教育享譽國內外。
三十年的奮起直追,構建了深圳大、中、小、幼整體先進完備的教育體系,完成了邊陲農村教育向新興都市現代化教育的嬗變,這是各級黨和政府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成果,是全國教育人才匯聚深圳并為之矢志不渝、艱苦創業的結果。
2004年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制定《關于加強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決定》,2011年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制定《深圳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教育成就民生幸福,教育決定深圳未來”“教育要成為有使命感的領跑者” “創新時代要注重自主創新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這是深圳教育決策者對深圳教育未來發展方向極富遠見的前瞻性戰略認識與思考。
二、離線信息技術時代和遠程教育的挑戰
時代的快速發展,有學者才驚嘆“未來將決定現在”,“而不是以現在去承襲過去”。“有史以來,大部分學者都表現出一個共同特征:忽視了現實和未來”,這是美國未來學會理事會主席科尼希喜歡說的一句話。“如果想做成一件事,你就要對他十分熱愛,否則沒有任何意義”,這是摯愛創新的蘋果之父喬布斯常說的一句話。
教育是科技發展的人才基礎,隨著信息增長方式從線性增長發展為爆炸式智能式增長方式的轉變,交互式多媒體技術又實現了遠程課程選擇和教育的變革。新興產業和創新經濟催生未來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個性化、創新思想和能力的培養。基礎教育將從知識的單向傳授、單人傳授向多渠道、主體式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轉變。教育的取向應該是基于孩子的興趣指導學習,應該是更開放的學習,更加面向未來。不僅針對現在的問題,關注眼前的發展,更要著眼于未來發展的需求,提升學習的品質,讓學生享受學習,研究學習。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以實現教育公平,讓所有孩子都得到應有的發展。
有基于此,九十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在重新審議中小學課程和教材,一個共識在世界范圍內形成:面向二十一世紀的課程設置與教材編寫應立足于現實,著眼于未來;應有統一的國家標準;應著力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應強調整體性和多樣化教學相結合。
在各國眾多的課程設計方案中,美國的《2061》計劃頗具特色:該計劃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出資牽頭,組織各學科幾百名專家、學者,針對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臨近地球時,美國人民應具備哪些素質,從各學科知識的發展趨勢出發,研究中小學生應掌握的最基本概念和應具備的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課程,編寫教科書,并選點進行長期教學研究。這一計劃既有長遠目標,又有近期行動,為全球教育界和世人所注目。
“21世紀課程”的開創,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未來意象和定位未來角色,成功的未來教育,將是使學生感到,他們正朝著一個理想的世界邁進,而在這個世界中他們有著想要而有意義的角色。可以預見,以“21世紀課程”為主題展開的各國教改,將突破傳統教學的一切陳規陋習,使教室無限地擴大;教師也將由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而發展成為學生進入未來社會的協助者,最終將奠定學生對未來的角色準備,積極健康地朝向一個偉大的目標建設更為美好、合理的未來而努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也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過于單一,創新創業教育的校本課程、特色課程不多,沒有形成體系,在實際的課程建構中,往往更容易忽略學生的真正需求、多樣需求和未來社會的需求。
學校更多地是從發展的愿景和培養目標作為出發點,從教師自身的特長去構建課程體系。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由誰決定課程,根據什么決定課程,依據什么選擇課程,如何科學評價課程等問題,實際上一直在困擾著基層學校和廣大教師。
教育其實就是教師幫助學生成為他自己,發展完善自己的過程。如何在現行的教育評價體系下,在追求基礎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的過程中,更準確地把握“以人為本”“為了新一代的健康快樂成長”的內涵,從而構建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讓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課程,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三、以學生未來發展為中心創立“未來學校”
盡管目前有關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具體要求說法很多,且難以形成一個固定而統一的答案,但是在眾說紛紜中,仍然有一些共識性的東西值得注意,如自由意識、獨立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競爭觀念、效率觀念、責任心、自信心,以及自學能力、應變能力、交流能力等等。
深圳以創辦南方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為契機,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決定開發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辦未來學校,探討創新時代校長的責任與使命,這是深圳要做未來教育領跑者的重要戰略選擇。當前深圳教育能否在創立“未來學校”上先行一步,大膽作為呢?本文提出幾點個人的見解。 (一)設立機構并重視規劃評估
現行高考和中考體制仍將繼續運行;教育資源的增長和人口快速增長無法同步,優質學位仍將緊缺;特區內、外教育均衡問題的解決還有一個過程。面對這些問題,深圳只有繼續發揚“開荒牛”精神,參照國際經驗,先行先試,擔當和踐行創新時代教育“領跑者”的歷史使命。
市、區兩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可設立“未來學校”理事會或管理機構,設立專項“未來學校”發展基金或創新教育基金,著手規劃和投入評估,現有的大學、中、小學均可設立相應的機構,布點科技館和未來館的立項和建設,并有經費投入和人員保障。
(二)課程整合并創新教學方式
深圳現有以“外國語”“實驗”“科學”“藝術”命名的學校較多,尚沒有創立“未來學校”,可試點設立,管理體制和招生應相對靈活,對未來教育有深刻認識和理解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專家組織辦學理事會,參與重大決策的咨詢和評估,間接參與管理。
根據現實和未來社會的發展,選取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個別大學可以在中學、小學中選點設立先修課程。
在現有國家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學校選取前沿的創新課程內容,自編市級或校級課程,學生自主學習和課題研究學習為主,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而是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學生不再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帶著各自的興趣、動機、需要直接與客觀世界進行對話,在教師的指導下共享認識現實的課程發展活動。
(三)資源整合并加強過程跟蹤
目前大學、中學、小學管理體制分屬各級部門管理,近幾年“村小改造”是教育硬件投入體制的一次創新,“百校扶百校”是市直學校與區屬學校之間,跨區學校之間橫向教育資源的一次整合,成效明顯。
“未來學校”的創立,需要社會、科技、文化等資源與教育資源的整合,以應對學生定位未來社會需要必須體驗的資源空間。
“未來學校”著重對未來自然與社會的研判、預測和探索。方向的選擇和社會的走向,社會模式如何安排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學校定位和課程設置一定要進行過程跟蹤,要有對策及時因應和修正。學校培養的學生和選擇的學習研究方向也許是教育對未來社會產生影響的基因或孵化器。
對“未來學校”的校本課程、課題研究或辦學成果要及時組織專家開展成果認定。深圳各類企業的專利申請走在全國前列,經濟體制的創新、社會建設的成就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成果,為深圳教育三十年再出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決定》
3.《深圳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4.《深圳市教育系統關于十年教育人才發展的有關思路和設想》
5.《浙江省教育廳關于高等教育面向普通中學開發大學先修課程的指導意見》
看了“論文目錄頁碼怎么寫”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