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環境工程的論文5000字范文
關于環境工程的論文5000字范文
環境工程是交叉學科,要想取得快速發展取決于其依托傳統行業優勢平臺,必須依托不同行業背景,發展環境工程學科建設。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環境工程的論文5000字范文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環境工程的論文5000字范文篇1
淺析環境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體系
摘要:精細化管理是在對管理項目中的相關劃分管理標準進一步規范化處理,將事物自然發展規律與后期管理相結合,實現項目運行管理的操作過程更加順暢自然,環境工程的范圍較廣,形式多樣,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于環境項目工程中,能夠提高環境治理的作用,促進社會環境的科學化發展。
關鍵詞:環境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體系;信息系統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態環境建設逐漸成為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環境工程的實施和開展逐步呈現完善趨勢,環境治理的管理制度、管理體系在社會生態環境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對環境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體系的分析主要從當前我國環境工程項目的基本發展狀況和進一步優化措施入手,促進我國環境保護體系能夠科學實施。
1實施環境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體系研究的必要性
環境工程是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眾多條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從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發展趨勢來看,環境項目工程的治理,能夠進一步美化社會外在環境,同樣也能夠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動力,使社會經濟結構逐步實現良性循環發展。精細化管理體系的最大特征是管理層次性和管理精確化,環境工程的建設范圍廣,涉及層面多,實現環境項目精細化管理,可以實現人力資源應用、科學技術應用的綜合創新,推進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2當前我國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現狀
2.1環境工程管理范圍相對狹隘
我國實施環境工程管理的管理結構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步完善,從建國初至今,環境工程項目取得的成效在我國環境治理中的作用逐步凸顯出來。社會經濟發展速率逐步監加快,環境污染的治理難度也逐步提升,傳統的經濟管理措施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完善程度出現了嚴重的脫節現象,從我國當前環境工程實施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環境工程管理的范圍相對狹隘。環境治理從廣義方面可以概括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從狹義的角度進行換分,可以分為陸地、海洋和大氣方面,但當前,我國實施環境工程管理措施時,對陸地、海洋以及大氣環境治理僅僅停留在環境治理表層,環境項目管理的管理范圍相對狹隘,使社會環境治理出現治標不治本的治理現象,不利于社會環境發展的長遠發展。
2.2環境管理的目標明確性較低
我國地理資源遼闊,充裕的天然環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豐厚的自然資源,但同樣也帶來了環境治理難題。由于我國地理資源豐富,國家實施環境工程時,無法對不同地區的環境發展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因此環境工程治理的方案、治理法律等具有概括性特征,但環境工程在實際執行中,項目工程管理人員缺乏對環境工程計劃的深入理解,出現管理措施與環境管理工程相脫離的情況出現,環境工程的目標實施的實踐性降低;此外,我國當前的環境管理工程計劃實施的詳細步驟缺乏計劃性,大多數地區的環境工程采用“現場監測,現場治理”的措施,環境治理的目標不明確,環境工程項目實施缺乏明確的管理順序,環境工程開展雜亂無章,不利于社會環境管理的長遠發展。
2.3環境工程的信息系統不暢通
環境工程開展與實施的最終目的是完善社會經濟管理結構,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由于我國地理資源遼闊,海洋面積和領空面積廣闊,環境工程開展的項目管理實施的形式和內容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同時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著融合,需要不同部分的信息相互借鑒。但從我國環境工程管理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各地環境工程實施的基本信息交流與融合的完善程度較低,信息資源二次應用水平較低,管理工程管理信息資源應用的實際作用性不大,甚至出現部分偏遠山區環境工程開展信息閉塞的情況;另一方面,環境工程的信息應用管理水平和應用信息劃分的明確性較低,不同地區環境工程信息管理人工管理所占的比重較大,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程序在環境管理中的作用性較低,環境工程的信息系統的暢通性受到嚴重阻礙。
3優化環境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措施
3.1實現環境工程范圍精細化管理
為了加強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會發展與自然發展規律同步,實施環境項目管理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是基于傳統用項目管理的;理論基礎上,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項目管理自然資源和人才資源的科學劃分,從而達到完善項目管理體系,保障項目管理順利實施的有效措施。環境項目管理實施精細化管理首先體現在環境工程管理范圍精細化管理。為了實現環境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逐步深入環境項目管理的深層,拓展環境管理范圍,強化環境項目管理的范圍逐步精確化、系統化,最大限度發揮環境工程的實際意義。例如:我國某地區實施環境工程精細化管理,依舊當地地理環境,將環境工程實施的范圍逐漸從地表土壤成分檢測向地下水位檢測與保護過度,推進我國環境工程管理的范圍逐步加深。
3.2實施環境目標層次化管理
精細化環境管理在環境工程中的實施,不僅需要對環境管理的深度深入挖掘,為了保障環境治理的作用,依舊環境工程開展的實際作用,做好環境管理目標層次性劃分,環境工程項目中的子項目都具有不同的目標性嗎,同時,各個子系統中又擁有主項目的基本元素,保障項目工程的整體性和項目實施的層次性。例如:我國某地區實施環境項目管理水平和管理結構精細化管理,依舊不同環境項目系統實施的實際情況,對環境項目開展進行層次性劃分,使當地環境工程的開展系統性的開展,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外部環境做保障。
3.3現代治理手段的科學應用
環境工程實施與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國始終堅持社會發展與環境治理同步,并逐步對環境工程開展進行完善。現代科技手段逐步成為環境工程開展的主要動力,實現了環境工程實施逐步脫離人工管理,實現智能化監測的發展新趨勢。例如:應用衛星定位系統和智能檢測系統對我國不同地區的綠色植被覆蓋面積進行雷達監測,系統智能化檢測的數據精確程度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位,大大提高了環境項目工程管理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促進我國環境項目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4環境治理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環境治理管理體系逐步完善。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分為自然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兩部分。為了提高環境工程實施管理的高效性,一方面,實現環境工程中自然資源系統化、層次化管理,實現環境工程能夠實現因地制宜式發展;另一方面,環境工程實施中積極做好,環境管理人員應用的科學劃分,為環境項目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動力。例如:某地區實施環境工程精細化管理,對當地環境工程項目中人員依據專業水平和實踐經驗進行科學調配,使當地環境工程實施作用和實施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為我國環境工程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新方向的引導。
4實施環境工程精細化管理堅持的原則
4.1整體性原則
環境工程建設中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環境建設精細化管理,應當注重環境工程建設中部分建設與整體建設相一致的原則,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入手,把握整體發展的協調性,從而為環境工程治理提供完善治理順序,例如:對我國黃河地區中水資源治理中,需要從黃河流經的區域入手,從整體上把握環境工程這里的源頭,從社會發展的整體經濟結構入手,實現環境治理整體性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4.2科學性原則
環境工程實施精細化管理,一方面,需要對環境管理水平的精細化管理,從環境治理的基本治理問題精細問題進行處理,實現環境工程實施的開展在社會整體環境建設中的作用性增強;另一方面,環境工程治理實施精細化管理也需要遵循社會和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例如:社會環境工程的開展要需要制定完善的環境治理措施,對環境工程實施精細化管理中涉及到的問題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環境相結合,從而為環境工程的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專業的規劃管理,保障環境工程的實施與開展對社會整體發展相適應,實現環境治理中人文環境建設與自然環境發展之間的完美融合,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在環境工程實施中的體現。
5結束語
環境工程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實施環境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可以優化環境治理的實施方案現,保障環境工程項目實施計劃有序、目標明確的順利實施,提高社會環境治理的作用,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生態化發展。
參考文獻:
[1]信強.精細化管理的觀念和思想在中交地產工程項目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
[2]黃培益.精細化管理在產業地產項目中的應用研究[D].西華大學,2015.
[3]張志民.以現金流為核心的房地產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09.
[4]苑慶民.唐山曹妃甸二十二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核心競爭力提升戰略研究[D].燕山大學,2013.
[5]謝先啟,賈永勝,姚穎康,等.大型拆除爆破工程SCPE項目管理方法研究與實踐[J].爆破,2015,(3):118-122+132.
[6]陳勤,謝大蓉,劉克林,等.構建精品課程建設精細化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0,(4):333-336
關于環境工程的論文5000字范文篇2
淺談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作用
摘要:隨著時代的步伐,我國經濟的發展從未停歇,城市之中高樓聳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有所提高,但是在城市建設的背后,城市的環境問題成為我們憂心的頭等問題。經濟的不合理發展,導致許多惡性的環境問題接連而至,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威脅到人們身體的健康,我們必須重視環境問題,生態城市的構建已經刻不容緩。文章將從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應用予以探究,提出改善目前城市生態環境的措施,以此期望為我國環境工程的建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見解。
關鍵詞:環境工程;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節能減排
1生態城市建設的意義
地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今全球范圍都存在著環境的治理問題,城市污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堆積、森林被嚴重砍伐、沙塵霧霾四起等問題已經成為不容忽略的環境難題,人們迫切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改善目前惡劣的環境。而構建生態城市將成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突破點,生態城市,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生態學的原理和相關的知識體系,來實現城市生態系統中人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共處,綜合運用環境工程、系統工程技術等先進的科學技術理論和研究方法來協調和解決由于城市發展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生態系統的修復和調節能力,構建一個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橋梁,充分保護僅存的自然資源和能源,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2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是研究環境污染及其防治技術的原理和方法的學科,主要體現在對固體廢棄物、工業和生活廢水、廢氣、噪聲、光污染、電磁波、以及如廢棄電池等具有放射性的物質的防治技術方面;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將環境工程的定義擴大到除研究污染防治技術方面問題之外,還應當包括環境系統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經濟和環境監測技術。
3生態城市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張,城市化進程已經貫穿我國廣闊的疆域,隨著城市化的逐步展開,生態系統的破壞程度被急速惡化,從前極少出現的霧霾狀況、飲用水污情況、地下水枯竭等情況已經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人們的恐慌和焦慮的背后,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積極的一面背后,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建立生態城市已經成為眾望所歸。
3.1資源與環境的維護
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聚集的人員越來越多,城市的建設和發展與資源的消耗往往呈現不可替代的關聯性。而我們所熟悉的大部分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資源的數量有限,一旦消耗用盡,人類就將會面臨資源枯竭的局面。伴隨著城市快速推進的城市化步伐,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壓力與日俱增,即便是撥付高昂的治理費用卻依舊收效甚微,只能起到緩解作用,根本達不到根治環境污染的最終目的。而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不間斷的資源消耗成為城市合理化建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而實現資源的節約與循環利用則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3.2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資源問題已經是擺在全球人民面前的主要問題,人類在向資源索取物質,維持生活的同時,不應當以犧牲人類生存環境作為代價,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是一項高瞻遠矚的舉措,杜絕資源浪費現象,細致入微的分析可能存在的潛在資源和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從科技創新等高端科學技術領域實現資源的二次、甚至是多次循環利用,進一步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關系到我國能否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性問題,我們有必要對此問題予以重視,為開創一條通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而不懈努力。
3.3城市化發展推動區域經濟
城市化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在建設城鎮化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也隨之加強,但是對于區域的建設中,生態環境的合理規劃問題往往被設計人員所忽略,缺少區域性質的系統的、整體的規劃,在生態環境的建設及其恢復方面也缺少相應的安排,最終在規劃領域形成空白,使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遭到破壞,單一追求城鎮化發展的速度,而忽視城市形象和建筑功能上的節能設計模塊,不僅不能充分地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而且會擾亂正常的生態循環。環境的保護與城市文明的構建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滿足經濟持續、環境優良、生態和諧等先決條件,才能建造一個具有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型城市。
4環境工程在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應用
環境工程在生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充當著一項重要的應用環節,已經成為目前國際上最為推崇的技術之一,在生態城市的建設中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幫助,文章通過分析當前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結合環境工程技術和理論的指導,總結出機電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并提出了一下幾項措施。
4.1污水回收利用
城市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水污染和隨處排放現象始終是城市管理者面臨的難題,而在生態城市建設中針對這一情況主要采用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兩種形式相結合的處理模式,形成區域內的水循環利用,將城市污水的利用率進行有效提高,將污水進行分級別處理,將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區別處理,既有針對性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又能夠合理的利用水資源,實現循環利用。對于污染不是很嚴重的污水,經過簡單處理達到基本用水標準后,可以用于城市綠化的澆灌以及保潔衛生等環節,同時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加強對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扶持力度,要嚴格把關工業廢水的處理步驟和合格標準,杜絕二次污染情況。
4.2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
城鎮生活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是一項龐大的污染來源,針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主要采用循環利用的方式來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針對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生活垃圾、工業廢物堆積現象應該建立垃圾處置系統,同時還需要政府和相應的主管部門能夠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對環保建設的宣傳教育力度,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推行垃圾分類收集,為后期的垃圾處理提供便利,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程度,通過廢物回收的方式,使一些有二次使用價值的固體垃圾經過處理后再次被人們所使用,以此來降低資源的浪費現象。
4.3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耗費程度是非常巨大的,在生態城市的構建中充當著難以替代的角色,企業的發展應當以節約低耗為前提,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柱,對提高資源利用率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企業應當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不斷優化企業結構,控制能源的消耗程度,逐步完善產業結構的政策調整,積極的推行能源的結構調整,運用高科技產品,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為生態城市的建設做出貢獻。
5結束語
環境工程建設是生態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原動力,只有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夠保障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效的提升生態環境的質量,對構建和諧的城市生活、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鑫宗,莫曉晴,胡源順,等.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及應對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2(07):185-186.
[2]趙衍平,宋娜.環境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3(21):210.
[3]陳旭,于品一.影響環境工程建設的因素及解決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4):176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環境工程的論文50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