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優秀碩士畢業論文(2)
機械工程優秀碩士畢業論文
機械工程優秀碩士畢業論文篇2
淺析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在提倡產業化的大環境下,現代工業領域開發出了很多新課題,如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競爭力、開拓創新能力、制造業的綠色與智能化等等,尤其是“”的召開,在更深的意義上強調將“創新”、“綠色”等理念融入到產業發展的必要性及緊迫性當中,除了以上理念,產業創新升級、GDP能耗等諸多的硬性指標也都將對中國的制造業帶來一定的考驗。在這種嚴峻的的環境下,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地位越發顯得舉足輕重,除了機械制造原有的控制和監測等一系列功能以外,自動化技術為機械制造業帶來了高能效、高管理的優勢,說它是機械制造必不可少組成部分一點也不夸張。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前景是不可估量。
一、國內技術發展的情況
改革開放為我國工業技術水平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質量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技術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機械設備的研發方面,我國積極引進國外新型設備及技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由于我國在機械制造行業方面起點較低,其在我國發展歷史比較短等等原因,我們的技術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仍然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結構層次偏低。我國的產業結構層次大多以手工勞動為主,科技含量低,污染嚴重,能耗高、質量低,缺乏技術高,環保好、設施先進,能耗低的先進科研產業。
(2)產業結構鏈不完善。產業結構鏈不完善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例如導致企業發展不平衡,產品質量低等等諸多方面。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大力提倡機械自動化產品,但手工制作的產品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3)缺少自主研發技術。在我國,核心技術極度匱乏,只能生產別國的產品,卻沒有自主生產產品的技術,顯得很被動。鑒于以上不足之處,我國對于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學習,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要多引進別國的新型的技術,先進管理,掌握其核心技術,并且要通過舉一反三將其應用到我國科研事業中。
二、機械制造自動化的特點
1、可以實現對誤差的計算。
對于控制方式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能夠完美地控制被控對象。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由于人員、設備性能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被控對象的實際動作與預定動作存在多多少少的不同。雖說允許誤差的出現,但是,一定要控制的誤差范圍之內。誤差的存在也不是完全不利,一方面它能夠促進控制方案的精確性,也有利于對誤差的控制。如果采用傳統控制方案對被控對象進行控制,就有可能因為技術上的問題出現一系列的影響因素,導致誤差不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傳統的控制方案中,可以采用結果測試法或者經驗法給出誤差。但是,自動化領域中,每一步都處于計算機的監控中,所以說,設計人員可以為控制方案的每一步都給出相應的誤差范圍。
2、綠色環保。
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對環境也會造成或輕或重的傷害。正因如此,在機械自動化技術使用過程中,要把環境保護問題考慮進去,這也正好符合國家的要求。在機械自動化技術使用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原則如下: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傷害,或者做到沒有傷害。這一原則要求,對機械自動化技術以及制造材料必須進行嚴格篩選,保證機械制造和使用過程都能夠具有綠色環保的效應。綠色環保的機械自動化技術,一方面可以降低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傷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
3、控制方案便于進行優化和傳播。
對于傳統的控制領域,需要結合實際的工作情況確定控制方法和控制方案,而且要將環境因素、人為因素對控制方案的影響納入考慮。在數控技術方面,全程都是利用數字控制,正因這樣,數字控制方式才能夠移植和傳播,影響著整個控制行業的積極、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控制方案能夠抽象成可以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查看、修改和優化的數字代碼形式,在計算機技術的協助下,控制方案也可以得到更深一步的優化,促進整個控制行業的順利發展。
三、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
1、數控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化腳步的加快,各行各業對機械加工的需求量逐漸增多,傳統的人工操作,不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無法保證產品質量。在機械化的趨勢中,傳統的機械加工技術遠遠達不到社會的要求,很多工藝都已經被機械加工技術所代替。作為機械自動化制造的核心技術,數控技術在各個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他的核心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編碼技術,對生產設備進行控制。計算機程序一旦啟動,機械設備就進入自動加工狀態,在加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觀察。所以說,數控技術的出現,加快了為我國工業化進程的發展,促進了機械自動化的全面進步,為社會各行各業的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具體應用如下幾種:在工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在汽車生產領域的應用、在航空制造領域的應用。以下舉例說明:圖1所示為一個簡單的梯形螺紋零件圖,要求用數控技術加工出梯形螺紋。第一步:對右端外圓部分進行加工:(1)夾住零件的左端,伸出長度控制在40mm左右,粗加工外圓部分,調整刀具,再對該部分進行精加工。(2)用槽刀切削10mm槽至Φ26mm處,并用槽刀倒角。第二步:車削梯形螺紋:(1)編寫程序,設置粗車梯形螺紋的最小背吃刀量為0.2mm,留精車余量0.1mm。(2)兩次精車梯形螺紋后,測量尺寸進行修正。(3)編寫梯形螺紋數控程序。
2、虛擬技術。
虛擬技術是將人工智能、電子信息以及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技術進行有效結合的綜合性技術。虛擬技術的原理就是將模擬和仿真功能與機械自動化技術進行有效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技術。虛擬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械自動化設備在實際生產之前,可以預測出可能出現的漏洞與故障,并對其分析,從而采取措施,既可以保證生產的穩定,又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虛擬技術雖然早已提出并逐漸開發,但是目前仍然還不成熟,還只是處于在實驗室進行研究的階段,實際應用的很少。 3、檢測技術。傳統的檢測工藝效果不好,技術落后。自動化技術出現以后,機械設備自檢體系也逐漸被應用,效果十分不錯。作為機械自動化行業一員,一定要緊跟行業發展的腳步,學習先進的高科技知識,提高職業技能,積極使用新興的檢測技術。目前,較為常用的檢測技術有以下幾種:智能設備診斷技術與識別檢測技術。
四、自動化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前景
1、環?;?。環境污染、生態惡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嚴峻問題,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要想有長遠的發展,造福社會,就必須將環保問題納入企業的發展理念中,做到生產綠色化,應用綠色化,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可行化。目前,機械制造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怎樣利用一定的資源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這也是機械制造業最重要的目標。當前,雖然自動化技術已經廣泛推廣,但是其在我國機械制造化企業中的應用率不是很高,主要表現為自動化程度欠缺、設備不先進、發展緩慢等等。由此,我國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盡量趕上其他發達國家的步履,將自動化和機械化進行最大程度的結合,為我國機械制造業的自動化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數據化。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生產業逐漸由人工轉向智能化的發展,人腦功能也逐漸被研究、開發,并將其應用到機械生產中,大大提升了機械制造的生產效率與質量,使得機械制造產業朝著數據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結語
在機械自動化已經普及全球的大背景下,我國機械制造業面臨空前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另一方面,市場對于機械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企業面臨著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機械制造企業必須認清市場形勢,緊跟市場的步伐,認真分析市場狀態,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合理將自動化技術引入進來,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的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為社會造福,為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