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供電企業電網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應用
時間:
毋晉華1由 分享
論文關鍵詞:;供電企業;信息化
論文摘要:縣級供電企業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成本過大,安全系數較低以及建設周期長等問題。結合廬江供電公司在開展城鄉營銷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利用實現全公司網絡互聯的解決方案,并分析了下一步信息化的主攻方向。
0引言
隨著電力信自、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縣級供電企業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開始逐步建立,但基層變電站、鄉鎮供電聽與供電公司局域網聯網問題嚴重地制約著縣級供電企業信息系統實用化水平的發展和信息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這與供電企業管理發展的目標追求以及客戶的需求是極不適應的。由于鄉鎮供電所信息化建設工作受地形、人員素質、資金投人等因素影響,解決遠程站點聯網問題成為縣級供電企業信自、網絡建設中的突出矛盾。
1廬江供電公司信息化建設現狀
安徽廬江供電公司的信息化上作起步較晚,供電公司總部于X004年實現了生產M I S與辦公自動化OA的單軌制運行,總部信息化運行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和辦公效率。如今,廬江供電公司總部已運行的信息系統有:生產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檔案管理系統、Web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現有的服務器包括:生產服務器、辦公自動化服務器、檔案服務器、Web服務器、財務服務器。力、公用微機80多臺,每位管理人員以及每個班組都配有微機。
在實施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深深體會到廬江供電公司信息化建設不僅可降低財務管理、物資管理、項目管理、資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成本,并在生產管理中可將所有設備信息進行分類編號,輸人數據庫,實行設備、設施缺陷管理,科學地制定缺陷檢修計劃,提高設備運行可靠度,降低故障率,提高供電可靠性;同時,廬江供電公司的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建有業擴子系統、電量電費f系統、用電檢查子系統、綜合查詢系統,通過這些系統,可方便與客戶的交流、溝通,節約成本開支,實現科學化營銷流程管理。這些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加強J’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增強了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為此,廬江供電公司加入了鄉鎮供電所營銷MIS應用系統的推進力度,進一步減輕了抄表人員的負擔,縮短了開票時間,加強了電費電價的控制與管理,提高了營銷管理自動化水平。全縣17個鄉鎮供電聽,都使用同一版本的營銷MIS應用系統。舟個供電聽都有3臺以上的微機,其中1臺所長用于日常辦公,另外2臺分別作為用電MIS系統的服務器與客戶端,并兼為所里其他工作人員辦公使用。其中,已有10個供電所可利用變電站的光纖系統,與廬江供電公司總部實現網絡互聯,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開支。其余7個供電所仍不能夠實現信息化共享,這些供電所非常希望盡快網絡互聯。
2采用方案推進供電所信息化建設進程
這些供電所若使用以前的光纖聯網方式,不僅投資大,施工工期長,而且日后的維護量也多。考慮到以上原因,為盡快解決其余7個光纖未開通的鄉鎮供電所的網絡互聯問題,達到信息、共享,推廣鄉鎮供電所的營銷MIS系統應用,公司決定采用虛擬局域網(),在現有設備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改造。通過在網關中配置7個供電所的用戶、密碼以及訪問策略,并分別在7個供電所安裝客戶端,安裝公司的MIS應用系統,實現全公司網絡互聯。技術實際上就是綜合利用包封裝技術、加密技術、密鑰交換技術、PKI技術,可以在公用的互聯網上建立安全的虛擬專用網絡(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 是一個被加密或封裝的通信過程,該過程把數據安全地從一端傳送到另一端,這里數據的安全性由可靠的加密技術來保障,而數據是在一個開放的、沒有安全保障的、經過路由傳送的網絡上傳輸的。技術能夠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傳輸中的“機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問題。
論文關鍵詞:電力GIS 平臺 業務流程重組
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電力GIS作為一種先進的業務管理系統的應用范圍將會在供電企業乃至電力系統的各個生產環節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并逐步實現將準確、及時的生產信息同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科學對接,從而使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更為科學、準確地為企業管理服務,從而推動和提高企業整體的科學管理決策水平,逐步實現“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目標。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對于供電企業來說,擁有巨量的資產、設備、人員和用戶,內部業務種類多,部門協作要求高,信息量大且交換頻繁,企業運行的高效能倚賴于信息的全面、準確、及時和一致。因此,必須加快供電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進程,實現電網運行和管理的自動化、現代化。電網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對整個電力系統的設備在可視化環境下進行管理,做到科學規劃、規范設計,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對供電企業生產的全面管理。
一、電力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種決策支持系統,擁有信息系統的各種特點。它與其他信息系統的主要區別,在于其存儲的信息是經過地理編碼的。地理位置及與該位置有關的地物特征屬性信息成為信息檢索的重要部分。GIS可看作一種技術、一種工具。當這種技術或工具被用于具體領域、服務于具體對象時,便采用了更為確切的名字,如電力地理信息系統、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等。這些應用系統可看成是GIS技術的具體應用加人了各自專門的技術或特殊的方法。本文著重探討電力地理信息系統,即電力GIS。先討論引人電力GIS的必要性、目的及建設目標。
(一)必要性
供電生產活動的產品“電能”的連續、動態特性,決定了各部門間傳遞各種生產信息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各生產部門之間必須建立起嚴密、快捷的信息溝通、共享機制,將各個部門自身涉及的供電生產數據、資料及時傳達到所有需要這些數據來開展工作的部門與崗位。由于傳統管理方式存在著生產信息的全面性、統一性、共享性、利用性、及時性、正確性差等問題,因而需要建立一個理蓋供電企業生產業務環節、貫穿整個生產流程的電網GIS,也可稱為電網生產信刁百綜合管理系統,具備在地理圖形信息輔助下的智能化電網圖形管理以及電網圖形信息藕合的設施管理功能,對供電企業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工作人員,提供處理信息的協同作業工具。
(二)目的
電力地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電網的現代化管理水平,為提高供電可靠率服務,為用電、輸電、變電、配電、規劃、設計、調度通訊等各部門服務,增強供電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通過電網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使整個供電企業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均處于可控狀態。
(三)建設目標
1.通過引人空間信息技術,一體化管理供電生產管理所需要描述的設備屬性信息、設備空間位置信息及電網拓撲關系信息,從技術手段上解決傳統的分塊系統、區域局限帶來的數據源多、數據統一性與共享性差的問題。
2.通過與調度自動化SCADA系統、雷電定位系統、電能量計費系統、MIS系統的無縫銜接,并且融人電網規劃、污區分布、用電營銷等專業化信息管理,實現靜態信息和動態專業信息的集成,完成電力生產信息的集約化管理。
3.為電力有關部門提供有力的高級輔助決策工具。提高電網可靠性、電力行業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在事故情況下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樹立企業形象,為電力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總之,電網地理信息系統能為供電部門的電網規劃、負荷預測、報裝方案、運行方式等多項電網分析計算及不同業務方案的制定工作提供有力的高級輔助決策工具。利用GIS,可根據電網網絡結構、供電設施的地理位置、設備管理單位以及設備的各種數據信息,靈活準確地進行電網信息查詢、統計;利用GIS,可建立動態網絡模型。當電網發生故障時,進行網絡拓撲分析,快速確定故障位置和設備,直觀地顯示停電范圍和正反向電源查詢,以提供最佳搶修路徑,并統計損失的電量;利用GIS,可進行資產管理、設備維護,使輸電、變電、配電、通訊、計量等生產設備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從而提高生產設備的管理水平;利用GIS,可進行線損理論計算、可靠性基礎數據統計等多項工作;利用GIS,通過電網設備的屬性數據及其運行的實時數據和地理數據的完美結合,實現電網信息的可視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電網的運行管理水平和安全運行水平。
論文摘要:縣級供電企業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成本過大,安全系數較低以及建設周期長等問題。結合廬江供電公司在開展城鄉營銷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利用實現全公司網絡互聯的解決方案,并分析了下一步信息化的主攻方向。
0引言
隨著電力信自、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縣級供電企業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開始逐步建立,但基層變電站、鄉鎮供電聽與供電公司局域網聯網問題嚴重地制約著縣級供電企業信息系統實用化水平的發展和信息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這與供電企業管理發展的目標追求以及客戶的需求是極不適應的。由于鄉鎮供電所信息化建設工作受地形、人員素質、資金投人等因素影響,解決遠程站點聯網問題成為縣級供電企業信自、網絡建設中的突出矛盾。
1廬江供電公司信息化建設現狀
安徽廬江供電公司的信息化上作起步較晚,供電公司總部于X004年實現了生產M I S與辦公自動化OA的單軌制運行,總部信息化運行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和辦公效率。如今,廬江供電公司總部已運行的信息系統有:生產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檔案管理系統、Web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現有的服務器包括:生產服務器、辦公自動化服務器、檔案服務器、Web服務器、財務服務器。力、公用微機80多臺,每位管理人員以及每個班組都配有微機。
在實施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深深體會到廬江供電公司信息化建設不僅可降低財務管理、物資管理、項目管理、資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成本,并在生產管理中可將所有設備信息進行分類編號,輸人數據庫,實行設備、設施缺陷管理,科學地制定缺陷檢修計劃,提高設備運行可靠度,降低故障率,提高供電可靠性;同時,廬江供電公司的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建有業擴子系統、電量電費f系統、用電檢查子系統、綜合查詢系統,通過這些系統,可方便與客戶的交流、溝通,節約成本開支,實現科學化營銷流程管理。這些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加強J’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增強了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為此,廬江供電公司加入了鄉鎮供電所營銷MIS應用系統的推進力度,進一步減輕了抄表人員的負擔,縮短了開票時間,加強了電費電價的控制與管理,提高了營銷管理自動化水平。全縣17個鄉鎮供電聽,都使用同一版本的營銷MIS應用系統。舟個供電聽都有3臺以上的微機,其中1臺所長用于日常辦公,另外2臺分別作為用電MIS系統的服務器與客戶端,并兼為所里其他工作人員辦公使用。其中,已有10個供電所可利用變電站的光纖系統,與廬江供電公司總部實現網絡互聯,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開支。其余7個供電所仍不能夠實現信息化共享,這些供電所非常希望盡快網絡互聯。
2采用方案推進供電所信息化建設進程
這些供電所若使用以前的光纖聯網方式,不僅投資大,施工工期長,而且日后的維護量也多。考慮到以上原因,為盡快解決其余7個光纖未開通的鄉鎮供電所的網絡互聯問題,達到信息、共享,推廣鄉鎮供電所的營銷MIS系統應用,公司決定采用虛擬局域網(),在現有設備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改造。通過在網關中配置7個供電所的用戶、密碼以及訪問策略,并分別在7個供電所安裝客戶端,安裝公司的MIS應用系統,實現全公司網絡互聯。技術實際上就是綜合利用包封裝技術、加密技術、密鑰交換技術、PKI技術,可以在公用的互聯網上建立安全的虛擬專用網絡(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 是一個被加密或封裝的通信過程,該過程把數據安全地從一端傳送到另一端,這里數據的安全性由可靠的加密技術來保障,而數據是在一個開放的、沒有安全保障的、經過路由傳送的網絡上傳輸的。技術能夠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傳輸中的“機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問題。
論文關鍵詞:電力GIS 平臺 業務流程重組
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電力GIS作為一種先進的業務管理系統的應用范圍將會在供電企業乃至電力系統的各個生產環節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并逐步實現將準確、及時的生產信息同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科學對接,從而使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更為科學、準確地為企業管理服務,從而推動和提高企業整體的科學管理決策水平,逐步實現“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目標。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對于供電企業來說,擁有巨量的資產、設備、人員和用戶,內部業務種類多,部門協作要求高,信息量大且交換頻繁,企業運行的高效能倚賴于信息的全面、準確、及時和一致。因此,必須加快供電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進程,實現電網運行和管理的自動化、現代化。電網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對整個電力系統的設備在可視化環境下進行管理,做到科學規劃、規范設計,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對供電企業生產的全面管理。
一、電力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種決策支持系統,擁有信息系統的各種特點。它與其他信息系統的主要區別,在于其存儲的信息是經過地理編碼的。地理位置及與該位置有關的地物特征屬性信息成為信息檢索的重要部分。GIS可看作一種技術、一種工具。當這種技術或工具被用于具體領域、服務于具體對象時,便采用了更為確切的名字,如電力地理信息系統、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等。這些應用系統可看成是GIS技術的具體應用加人了各自專門的技術或特殊的方法。本文著重探討電力地理信息系統,即電力GIS。先討論引人電力GIS的必要性、目的及建設目標。
(一)必要性
供電生產活動的產品“電能”的連續、動態特性,決定了各部門間傳遞各種生產信息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各生產部門之間必須建立起嚴密、快捷的信息溝通、共享機制,將各個部門自身涉及的供電生產數據、資料及時傳達到所有需要這些數據來開展工作的部門與崗位。由于傳統管理方式存在著生產信息的全面性、統一性、共享性、利用性、及時性、正確性差等問題,因而需要建立一個理蓋供電企業生產業務環節、貫穿整個生產流程的電網GIS,也可稱為電網生產信刁百綜合管理系統,具備在地理圖形信息輔助下的智能化電網圖形管理以及電網圖形信息藕合的設施管理功能,對供電企業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工作人員,提供處理信息的協同作業工具。
(二)目的
電力地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電網的現代化管理水平,為提高供電可靠率服務,為用電、輸電、變電、配電、規劃、設計、調度通訊等各部門服務,增強供電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通過電網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使整個供電企業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均處于可控狀態。
(三)建設目標
1.通過引人空間信息技術,一體化管理供電生產管理所需要描述的設備屬性信息、設備空間位置信息及電網拓撲關系信息,從技術手段上解決傳統的分塊系統、區域局限帶來的數據源多、數據統一性與共享性差的問題。
2.通過與調度自動化SCADA系統、雷電定位系統、電能量計費系統、MIS系統的無縫銜接,并且融人電網規劃、污區分布、用電營銷等專業化信息管理,實現靜態信息和動態專業信息的集成,完成電力生產信息的集約化管理。
3.為電力有關部門提供有力的高級輔助決策工具。提高電網可靠性、電力行業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在事故情況下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樹立企業形象,為電力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總之,電網地理信息系統能為供電部門的電網規劃、負荷預測、報裝方案、運行方式等多項電網分析計算及不同業務方案的制定工作提供有力的高級輔助決策工具。利用GIS,可根據電網網絡結構、供電設施的地理位置、設備管理單位以及設備的各種數據信息,靈活準確地進行電網信息查詢、統計;利用GIS,可建立動態網絡模型。當電網發生故障時,進行網絡拓撲分析,快速確定故障位置和設備,直觀地顯示停電范圍和正反向電源查詢,以提供最佳搶修路徑,并統計損失的電量;利用GIS,可進行資產管理、設備維護,使輸電、變電、配電、通訊、計量等生產設備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從而提高生產設備的管理水平;利用GIS,可進行線損理論計算、可靠性基礎數據統計等多項工作;利用GIS,通過電網設備的屬性數據及其運行的實時數據和地理數據的完美結合,實現電網信息的可視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電網的運行管理水平和安全運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