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商業倫理道德知論文(2)
淺談商業倫理道德知論文
商業倫理道德論文篇二:《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思考》
【摘要】企業的商業倫理道理理念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國際貿易日益頻繁的市場經濟下,越來越多的得到了政府、企業、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建設對整個市場經濟的有序開展,尤其是關注民生的食品等產品安全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該問題的探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企業,商業倫理道德,規范
一、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概述
倫理是指人類行為的道德規范與準則,商業倫理是在倫理的基礎上做了限定,指商業行為中的主體的道德規范與準則。追溯商業倫理的發展史,可謂是源遠流長,自從有了商品交易的產生,便有了商業倫理的初步形成與發展。但商業倫理真正作為一個課題在我國得到關注和研究卻并沒有如此長的歷史,相對很多國家而言是發展較慢的,隨著近些年的食品安全問題、企業丑聞的不斷曝光,商業倫理才逐漸得到更多的關注,因此有必要加快建設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步伐。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主要體現在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上,可大致分為企業對外經營與對內管理兩個方面。因此,以下著重從企業的對外經營與對內管理兩方面,闡述企業的商業倫理道理理念。
二、企業對外經營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
1、企業與客戶之間。有句俗語:“顧客就是上帝”,最直接地道出了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企業與客戶之間,應首先是一種平等交易的關系,雙方均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應強買強賣;企業應生產符合規定的產品,作為顧客具有知情權,有權了解產品的用途及潛在的危害,企業不應對此隱瞞;21世紀的企業應做好服務工作,為此企業應對其銷售的產品做好相應地售后服務,為客戶提供售后保障,而不是產品一經銷售則脫離與企業的關系。
2、企業與競爭者之間。企業存在于市場環境中,免不了會與同類企業之間存在競爭,有序、完善的市場環境對市場中的每位參與者都是有益無害的,因此企業與競爭者之間不應一味地是競爭、敵對的關系,而是完全有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實現互惠互利,達到雙贏的目的。無序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為獲取利潤,可能會生產假冒偽劣、偷工減料的產品,以此損害其它企業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短期獲得收益,但不可能取得長期發展,最終將影響該產品的整體市場,損害自身的利益。企業間的良性競爭,促使企業改進生產技術、進行創新等,企業間的相互交流、學習,促進了企業自身的完善和發展,有利于整個市場環境的技術革新,實現共贏。
三、企業對內管理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
1、企業與所有者。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是企業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企業所有者出資成立公司,通過董事會制定企業的發展章程和目標,但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而是通過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與所有者之間是一種委托經營的關系。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有權了解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財務狀況等,企業應提供與企業實際情況相對稱的信息,而不應隱瞞、報喜不報優,或僅依據所有者的偏好進行信息匯報,出現市場上普遍擔心的委托代理問題,損害所有者的利益。同時,為了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所有者也應對企業給予信任,賦予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一定的權利,提高經營效率。
2、企業與員工。人力資源在企業價值資源中占據重要地位,人才為企業帶來的價值的潛力是巨大的,因此企業與員工之間不是簡單的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而應視為一個整體,二者的關系應該是:同舟共濟、風險共擔。
作為企業,應首先為員工提供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配備相應的辦公設備,按時發放工資、提供福利保障,尊重員工的人身自由和權利,對于安排員工的工作出了問題,不應一味責備,而應共擔風險和責任,為員工創造歸屬感。作為員工,享受工作權利和福利的同時,最基本的是完成本職工作,不應做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在公司陷入困境時,應與公司同舟共濟,克服困難。
四、對提高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建議
1、政府等監管機構應加強對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宣傳,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法律規范。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企業對商業倫理的認識并不夠全面和深入,重視程度不夠,這一點需要政府等監管機構進行相應的宣傳,讓企業意識到國家對企業商業倫理的重視,潛移默化地加深認識。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健全規范合理的法律規范和執法機制是提高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的保障,應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用法律進行監管,同時制定獎懲措施進行調節,讓企業感受到商業倫理提高有利于企業價值的實現,使企業從內在意識到商業倫理道德的重要性。
2、企業自身尤其是管理層應充分意識到商業倫理道德理念對企業的重要性,并踐行到實處。管理層首先應注意提高企業的行為規范,從對內、對外兩方面進行嚴格的要求,并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分清工作權限,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內外監督,對于企業中通常存在的“代理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股東權益。企業管理層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并規范員工的行為,將企業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相結合,共同發展。
3、鼓勵公民舉報,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加強群眾對企業的監督,鼓勵公民舉報企業的不良行為,違護消費者自身權益,其效果必然是廣泛而深遠的。當然做好這一點并不容易,應將網絡等新媒體與之相結合,拓寬公民監督、反應的渠道;同時,應規范群眾的監督行為,避免群眾對企業的惡意重傷,造成群眾與企業之間的矛盾;最后,應將公民監督、舉報行為與司法部門的工作相結合,司法部門對于公民反應的情況快速應對,進行調查核實,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標準,對如實反應情況、并確實有利于規范市場行為的公民給予一定的獎勵。
五、結語
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提高對于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完善競爭機制、建立健全規范的市場秩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缺乏企業自身對商業倫理的意識和重視,任何規范市場秩序的行為都可以說是治標不治本的。當然,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提高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業、員工、群眾等多方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穩扎穩打的提高企業商業倫理道德。
參考文獻:
[1]程明遠.群眾監督對紀檢工作的推動作用分析[J].企業導報.2012(14)
[2]盧克建.企業信用系統缺失與完善[J].云夢學刊.2014(8)
商業倫理道德論文篇三 :《淺析大學生商業倫理道德教育》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提高了。由于企業家和經營者對經濟利益片面追求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對產品質量的不負責,從而給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是物質相對比較充裕的年代,人們在滿足了基本需求之后,更加注重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所以對于企業出現的這種損害消費者利益,危害消費者健康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在追究了企業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之后,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這不僅僅是經濟法律問題,更是關乎到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商業倫理道德問題。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們必須要提高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水平。所以,進行商業倫理學的教育以提高其倫理道德教育質量是勢在必行的。
一、商業倫理學的概念
商業倫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它主要涉及管理學和倫理學兩個方面,興起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它將倫理學的一般原則與管理學的理論相融合,以商業活動中組織與組織、個體與個體、以及組織與個體之間的倫理秩序與規則為研究對象,試圖尋找出可以普遍適應工商活動的一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范,從而更好的指導工商行業的運行。商業倫理道德教育,其實就是通過大學開設的這些關于商業倫理學及其相關的課程來進行的。
二、開展商業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強商業倫理道德教育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實蘊涵著對經濟主體的道德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趨利經濟也是道德經濟,所以在企業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還必要符合道德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競爭經濟也是信用經濟,所以在企業進行激烈的競爭的同時,必須保持平等競爭、等價交換,沒有信用的企業必將被市場淘汰。所以要建立健康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不能缺少一個良好的商業道德體系。市場需要道德的維持,道德也促進著市場的有效運行。
2.加強商業倫理道德教育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企業是一個盈利組織,他們經營管理主要目標是節省成本,提高利潤。而道德行為其實對社會交易成本有著很大的影響,是值得企業關注的內容。假設一個企業沒有很好的恪守商業道德,雖然可以暫時盈利,但是很可能也會得到其他企業同樣的對待。長此以往,企業之間只會越來越不信任彼此,極大的增加了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會讓交易行為變的復雜。而如果每個企業都能恪守商業道德,營造一個道德良好的社會,企業之間彼此信任,則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摩擦,使得交易活動變得更有效率,這對于企業而言是共贏的行為。一個成功的企業,應該要恪守商業道德。
3.加強商業倫理道德教育是健全大學生人格的需要。商業倫理道德教育應該首先從大學生中間開展,大學生是未來的企業領導人,他們的商業倫理道德水平決定了未來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水平。商業倫理道德教育還可以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高知識分子,更需要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接受商業倫理道德教育,是替社會培養更優秀的人才必不可少的課程。
三、提升商業倫理道德教育的對策和措施
1.建立有效完備的信用考核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為商業倫理道德教育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有效完備的信用考核制度可以評價一個企業的信用程度,作為企業之間進行交易的一個評價依據,規范了企業的行為,也幫助企業找到了道德和法律之間的平衡點。除了有效的制度,還需要把法律作為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建設的強有力后盾。法律是規范企業經濟行為最基本的規則與保障,任何違反商業道德的行為,都可以在法律的范圍內予以懲戒。法律是道德的根本保障,沒有法律的威懾,道德機制的約束力是完全不夠的。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信用考核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可以為商業倫理道德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提高全民的道德修養,為商業倫理道德教育提供社會環境。在遵紀守法的基礎上,通過國家的道德宣揚,使公民更能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道德教育提高了全民的道德素質,幫助人們區分商業活動中對和錯的行為,避免了公民觸犯法律的幾率,道德也可以幫助法律中有缺陷的行為做出決定。企業有了法律制度的約束,就不能肆意忽視企業的社會責任,抑制了企業違法行為的發生。企業如果將商業倫理道德編入員工手冊及招聘條件中,將會使企業員工的商業倫理道德水平提高。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著市場環境,還對社會起著重要的影響。
3.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商業倫理道德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商業倫理道德教育體系,首先要確立商業倫理道德教育的目標體系。由于高校培養的人才不僅是技能型的、知識型的,還必須是道德型的,所以商業倫理道德教育目標至少要包括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的目標:第一層面,大學生首先要掌握課本介紹的關于商業倫理的基本理論和模式。對現有的理論進行熟悉,了解他們的背景和內容,能對各種商業倫理理論和模式進行區分。第二層面,學生可以通過已經掌握的理論和分析方法對現有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鍛煉學生的倫理決策能力。通過確定商業倫理道德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成果評價,我們希望可以構建出可以培養中國財經院校大學生良好商業倫理道德的教育體系。
猜你感興趣:
1.淺析大學生商業倫理道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