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護士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2)
淺論護士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
淺論護士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篇二
《淺談護士的自身素質及職業道德》
【摘要】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醫學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以單純疾病為中心的生物醫學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現代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已受到患者、醫護人員及社會的高度重視,在護理工作中融入對患者的人為關懷,是護理事業不斷進步和改善的關鍵。護士在提高護理技能水平和技術水平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提高自身素質和職業道德,貼近患者及社會,使護理綜合水平顯著提高,達到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
【關鍵詞】護士 自身素質 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8-303-01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醫學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以單純疾病為中心的生物醫學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護理模式是其中的關鍵內容,護士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直接相關性,具備良好的素質及職業道德是優質護理質量的保證[1],護士除精湛的醫護技術外,還需有敏銳的觀察力、高度的責任心和充分的同情心,才能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中發揮重要作用。
1護士自身良好職業素質的培養
護士的形象不只包括外貌、身材、音色等客觀因素,更是姿態、表情、儀表等主觀因素的綜合。護士言談舉止、服飾打扮應穩重、端莊、大方,讓患者產生可信任感,儀表風度是護士心靈美、素質高的外在表現,對護士的修養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顯現,同時護士自然的表情姿勢,和藹的態度,坦率和熱情的交流,可給患者一種悅目的美感,使其感到可信、穩健和親切。給患者人性化的溫暖也是護士的責任,溫柔的操作、傾心的交談、關切的眼神、適時的提醒和恰當的問候,使患者能體會到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使其不良情緒在人文護理的良好氛圍中得以化解,有利于疾病的康復。護士需熱愛護理事業、具有敬業精神與其它人員保持良好配合,具有誠實的品格、高尚的思想情操、較高的道德修養,較強的護理技能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2 護士心理及政治素質培養
素質是心靈的表現和塑造的途徑,通過行為來把為患者服務的內在思想有力表現。護士應擁有良好的意志和情志修養,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愉快、穩定和振作的情緒,護理工作緊張但有序,對患者親切而穩重、熱情而嚴肅,使患者的不良好心狀態在良好的情緒帶動下得以改善。護士應對自身的行為和情緒做好控制,在患者面前避免表現負性情緒,一方面會對患者造成反面的影響,另一方面對護士的形象也有所損害。比如在護士在單獨值夜班時,面對的患者為神志不清或嬰幼兒,人道主義信念和職業道德素質是護士履行護理職責的基礎。
3 護士專業、科學素質的培養
良好的素質和高操的技術水平是護士完成護理工作的基礎,護士在現代護理的需求下,對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較好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工作中護士應具備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扎實的理論基礎、鉆研業務的科學精神、良好的科學素質、精湛嫻熟的扣作技術及豐富的臨床經驗。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僅是按醫囑機械的完成任務,掌握單純的操作技術,還需在理論指導下行科學護理。護士要有良好的表達力、觀察力、思維力,從患者的行為言談特點中去了解他們的內心。對患者的病情資料采用視、聽、嗅、觸等多方面獲得,就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提前預防和準備,協助醫生做出診斷。故要求護士不僅掌握護理學知識,還需在醫學倫理、心理、管理學和社會學上的加強認識,在工作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運用理論知識對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防止了護理差錯的發生。
4 強化基本素質,提升服務質量
為使護理質量得到保障,需重視護士心理品質的培養,護士為患者服務、熱愛專業、有奉獻精神是其具備優良品質的基礎,另外護士在情緒過程、認知過程和心理特點方面是品質的特征。護理質量的好壞取決于護理道德,同時護理質量的高低又和護士技術水平和護理道德水平關聯,良好的職業道德可在對得優質服務的信念引導下,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并使服務理念得到強化,以滿足患者的需求。
5 新的護理模式應用現狀
近年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已替代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具備精湛、嫻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自身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和提高,并掌握一定的醫學倫理、社會學、心理學、健康教育學等多學科的知識,以更多、更好、更深的掌握護理業務,解決工作所遇的突發事件和困難[2]。應用醫學心理在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觀察分析,消除其憂慮、緊張、急躁等消極不良情緒,使其在精神相對輕松的狀態下加快康復的進程,同時也對患者不正確的認識進行糾正,培養和樹立其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護士的素質與患者的健康恢復有著重要的關聯,需要做到的包括:①要有良好的醫德品質及獻身護理事業的崇高理想,對護理規范和醫德醫風自覺執行,將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貫穿應用在護理全程;②以患者的需要和切身利益為重,盡職盡責,具備愉快、穩重、振作的情緒,以喚回患者對生命的熱愛;③有協作精神、堅持醫療原則、助人為樂并一視同仁,需要正派的工作作風;④舉止穩重、儀表端莊、身體健康、儀容整潔;⑤禮貌待人、態度和諧、重視講話的語言藝術、真態坦率;⑥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尊重科學;⑦遇事冷靜,且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迅速果斷的處理突發事件。
6小結
“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現代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已受到患者、醫護人員及社會的高度重視,在護理工作中融入對患者的人為關懷,是護理事業不斷進步和改善的關鍵。護士在提高護理技能水平和技術水平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提高自身素質和職業道德,貼近患者及社會,使護理綜合水平顯著提高,達到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葉萍.良好的護士心理素質是急診護理質量的保障[J].中華中醫學雜志,2006,4(7):101.
[2] 趙紅娥.談提高護士心理素質在開展整體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7):66.
淺論護士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