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思修論文 >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課程的論文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課程的論文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課程的論文

      教師的職業道德,就是指從事教育職業的人們,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一:《論教師的職業道德》

      摘要:教師承擔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新的形勢與環境下,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道德品質。

      關鍵詞:職業道德;道德素質;職業特點;道德品質

      1.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教師的職業道德(師德),就是從事教育這個職業的人們,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人民教師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具有高尚的師德,這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提高師德修養。教師的勞動具有復雜性、示范性、創造性和長期性等特點,這是由教師的工作任務、勞動對象及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的。教師的勞動特點要求教師在道德認識上有更高的水準,在道德行為上身體力行,在道德影響上比其他行為更深遠。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文素質的提高,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同時,社會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因此,教師要做到不負重托,成為家長信任、學生喜歡的人民教師,提高師德修養就成了重中之重。

      2.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

      道德是一種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中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通過社會輿論和傳統習慣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總稱。它包括社會公德、倫理道德和職業道德等。師德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是衡量教師品格情操的標尺,是教育和感染學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教師起著增長學生智慧、培育人才、傳道解惑的作用。教師要愛學生,愛他人,愛事業,愛社會,愛國家,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

      3.教師必須具有的道德品質。

      3.1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當代教師至少面臨三項主要責任:一是崗位責任,就是要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二是社會責任,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給了學校,教師有責任把學生教好、培養好,有責任讓家長放心滿意,有責任實現教育公平,促進構建和諧社會。三是國家責任,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要求將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這個轉化工作主要依靠教育承擔,這是教師對民族、對未來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只有把這三項責任當成不可推卸的職責,我們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盡最大力量。

      3.2關愛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對學生高尚純潔的熱愛,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有了它,教師就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無止境,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樣才能與時俱進。而且,一個學術淵博、知識廣泛的老師也正是學生所希望的。

      3.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的作風習慣,處世方法,甚至一舉一動,都通過學生的眼睛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對他們的精神世界有無聲無息的影響,就好比一絲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其效果往往比教師長篇大論說教要好,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身教,用自己的行為,為學生樹立一面旗幟。

      4.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加強師德建設更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

      4.1領導重視,政策落實。

      各級領導應當重視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需要長抓不懈,學校各級領導及上級有關領導要把師德建設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來抓。要制訂近期和中長期的師德建設計劃,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在師德建設中要始終注意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用政策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相信和依靠廣大教師,真正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使教師不斷增強責任感。

      4.2學習理論,不斷參加社會實踐。

      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師提高師德修養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師德建設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學好理論,另一方面要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因為實踐是認識的源泉,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礎。那種光憑書本知識,輕視實踐的人是不會有大作為的,一定要克服輕視實踐的傾向。

      4.3制定規范,評議考核。

      加強師德建設,要制定師德規范,并用制度保證實施。師德規范是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其他人之間道德關系的反映和概括。制定規范可以指導教師的道德生活,使教師擇善而行。規范不僅是教師必須遵守的共同準則,而且是評價教師行為的標準。教師既可以用師德規范進行自我評價,又可以互相評價和監督。

      4.4抓好典型,樹立榜樣。

      在師德建設中,各級領導要善于發現和運用典型指導和推動師德建設的深入發展。以正面典型為主,用各種輿論工具進行宣傳,定期召開表彰大會、經驗交流會、師德分析會等,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這種做法能使人學有榜樣,能逐步增強學生學習先進的自覺性,是加強師德建設的一種有效途徑。

      4.5分析形勢,明確要求。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執行,經濟、政治、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的逐步全面深入展開,客觀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分析形勢,明確新的要求。要開闊眼界,師德建設的內容和措施要隨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充實和完善,向更深化的方向發展,并有所創新,逐步形成具有新時期特色的師德風尚。

      綜上所述,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其特殊的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它應該服從于教好學生這一根本任務。在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過程中,對品德行為和業務素質要同時抓,這樣培養出來的教師才是好教師,也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以為人師表的光輝形象和崇高的道德行為來教育學生,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和中華民族的振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總之,教師不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關心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還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才能適應新形勢,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馮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趙傳江.教育學[M].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二:《論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摘要:學校是一片沃土,在不斷的滋潤著萋萋芳草;學校是育人的圣地,而教師則是育人的先導。教師不僅是讓學生學習知識,而且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做人。教師只有既當好“經師”,又當好“人師”,才能承擔起這教書育人的雙重職責。本文著重論述作為人民教師應該具有的職業道德修養。

      關鍵詞:教師;道德修養;教育;育人

      教師職業是艱巨的,辛苦的,也是特殊的,他與學生朝夕相處,對于學生耳濡目染,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學生,他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個優秀的教師,他的高尚師德、淵博的知識、可親可敬的形象,會給學生留下一個不忘的形象。教師運用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來影響學生,其魅力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比擬的,因為他會另人景仰,不令而從。以人格培養是最簡單、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要塑造成優秀教師形象,必須從以下方面加強自己師德修養。

      一、獻身教育,甘為人梯

      教師不但要在內心深處培養一種高尚的情操,還要勇于在實際工作中發揚甘為人梯,甘當陪襯,樂于奉獻的精神。

      教師的職業作為一種育人的職業,對其勞動質量提出很高的,無止境的。對其勞動數量卻又很難做到準確的計量。所以自己從事教育幾十年,有一個準則,就是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只有自覺的把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的決心和勇氣。

      教師勞動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奉獻,只有發揚奉獻精神,才能真正有效抵御社會上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只有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在工作上,才能使自己在教育的陣地上默默的奉獻著。像園丁,向生活奉獻美景:像人梯,向人生奉獻進步:像鋪路石,向孩子奉獻坦途……

      有人說:“教師要出色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不僅需有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樂于奉獻的精神,高尚的道德面貌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品質,只有具備前者,充其量不過是“教書匠或知識的二道販子”。只有這二者兼備,方能稱作是合格的“人民教師”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過分。因為我們肩負著人民的期望,我們肩挑著民族的重任,明天是我們的職責,未來是我們的良心。當我們低頭看著那天真的目光,側耳聽聽那清脆的童音,我們為他們的期盼、辛勞、奉獻,既是無怨無悔的。

      二、愛崗敬業,熱愛學生

      江澤民主席曾語重心長的教導我們:一定要把人為什么活著這個問題弄清楚,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為集體的利益,奮不顧身的工作著,毫無保留的奉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的人生才真正有意義,才是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熱愛這一事業,才能激發自己為之忘我工作,無私奉獻:教師要熱愛教師職業,只有熱愛這一職業,才能為培養下一代嘔心瀝血、竭盡全力。敬業樂教是教師愛國之情、報國之行的集中體現,對事業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能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榮,以千辛萬苦為樂。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每個學生。只有滿腔熱情的去關心、愛護學生,才會了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對他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具有“嚴父”“慈母”的感情,才會懂得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為他們指點迷津,熱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熱愛學生就要做到時時了解學生,處處關心學生,事事尊重學生,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誨、嚴格要求,耐心教導,對那部分差生也不能歧視、不諷刺、不挖苦,對他們要一視同仁,不偏愛,要把愛生之情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并貫注到整個教育過程中。敬業與愛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愛崗、敬業、愛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才能給學生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才能真正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這種種殊榮。

      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是文明的播種者和傳遞者,是連接著過去和未來的橋梁。每一位經過教師辛勤培養的人,都將成為明日芬芳的桃李,在祖國建設的各個崗位上爭奇斗妍,各領風騷。每一位經過這一座橋梁的人,都會被灌輸入人類既有文明的血液,又帶著這種血液奔向未來,開創歷史的文明,這就是教師的價值所在,生命的延續。當你把那一束束文明的火炬傳給你的學生,看到火光在他們身上點燃,又帶著新的力量傳遞到下一代手中的時候,毫無疑問,你將是這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所以教師不能以市場經濟的價值規范取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要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這種服務的思想,服務的意識,才能更加熱愛所有從事的教育事業,才能熱愛每一位學生,才能真正肩負起民族興旺的責任。

      四、為人師表,注重身教

      教師是“為人師表”的職業。為師要有知識為表,要有美德。人們歷來重視教師的道德行為,所謂“身教重于言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服飾儀表等,都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偉大的能動作用,正是用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面貌來塑造新的一代。加里寧說過“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于最嚴格的監視之下”。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處處以身作則,時時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行一致,品行端正,情操高尚,誠實謙遜,公德正派,舉止文雅。要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做到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做有損教師聲譽的事。

      教師除應具有較高的思想品德素質之外,還要具有厚實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科學理論以及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在當今社會里,學生通過電視、電影、廣播、圖書、報刊等多種傳播媒介獲取的知識日益增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奮發學習,充實自己,豐富自己。這樣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權威和影響力,從而贏得學生的信賴,成為他們追求知識和真理的楷模,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教師如果知識貧乏,一知半解,固守與原來在學校里學到的那點書本知識而對其他的知識沒有應有的了解和掌握,在學生面前“一問三不知”,這樣的教師是很難引導學生去攀登科學文化技術高峰的。正如夸美紐斯所說:“不學無術的教師,消極的指導別人的人是沒有軀體的人影,是無魚之水,無水之源,無光之燈,因而是空洞無物的。”一個教師不學無術,肯定不受學生的歡迎、尊重。教師必須精通所授學科和基礎理論知識,深入鉆研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抓住要領,深入淺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把書教活,讓學生愉快的接受教育,激發興趣,增長知識,發展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加強師德修養是方方面面的,但我們要牢牢記住:教書與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禮記>>中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就是說,教師既要給學生具體事物的認識,又要培養他們的品德。“如果只傳授知識,而忽視培養方向,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黨的教育事業需要具有高尚師德和廣泛的文化業務素質,每個教師都應明確自己的光榮職責,認識自己勞動的特點和應具備的素質,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在新時代中自覺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全面修養,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錢煥琦主編:教師職業道德論,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91-96

      [2]論教師職業道德--《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3]胡立松、羅道珍:讓教學反思成為教師的職業生活習慣,《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3):63

      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三:《淺析教師職業道德培養》

      【摘要】文章闡述了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分析了當前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幾點建議:師范院校傳授師德知識要與實踐相結合;集體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培訓要結合多種活動進行道德培養。除了道德教育,還應與其他的教育相結合。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培養;重要性

      近年來,當新聞報紙上屢屢出現教師體罰學生,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或者羞辱學生,導致學生身心受到傷害甚至死亡的這些令人發指的事件時,都會讓人覺得心痛。心痛的背后我們不禁會想,教師的職業道德都到哪去了?從古到今幾千年的教師榮譽、人們對教師的尊重和期望就要在這些道德失范的行為中消失了么?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在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禮記》中說:“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之德也。”也即教師不單單是傳道授業解惑,還是道德的傳遞者。教師的職業道德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性格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那么面臨現代社會價值觀模糊的現狀,教師就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用自己的職業道德來抵制物欲橫流的社會現象,無法用自己的道德行為來為祖國的下一代起到示范的作用。

      一、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

      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指的是根據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道德要求所開展的道德教育、道德修養與道德內化活動,通過外部的教育、督促以及個人的努力,使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將外在的職業道德規范內化為教師個人的道德品質并付諸行動的活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教育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

      教師的本質是教書育人,如果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不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就無法引領學生,也無法成為一名師德高尚、學識淵博、能力全面的教師。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多元化,我們的人民教師更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做到以“育人”為職業理念。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分數,而對學生的思想、情感漠不關心,不愿意花精力來了解學生。只有動真情,做真事,具有真知灼見才能從正面影響學生,讓學生樹立積極的思想意識。

      2、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教師實現自身價值、完善人格的需要

      教師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使得教師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成為兼具高尚的品德、高智商和高能力的完美人格。這種崇高的人格形象通過傳承和發揚形成了當代教師群體的人格力量,在影響學生的過程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身價值,成為學生模仿和學習的典范。

      3、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學生群體因為思想單純,對社會沒有過多的接觸和了解,所以當面對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時很難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如果教師不掌握最新的信息,不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就不會了解學生的思想,很難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而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一旦形成很難糾正,教育就失去了時效性。因此在職業道德領域,教師應該形成與現代社會和教育發展相適應的道德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必須接受和實施新的社會規范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這樣才能為廣大的學生所認可,培養具有堅定政治信念和立場的新一代人才。

      二、 教師職業道德培養令人堪憂的現狀

      1、在職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不受重視

      很多學校只進行職前培訓,隨后的入職培訓和在職培訓很少能跟上。地方教育部門或繼續教育院校也很少組織這方面的培訓,對教師的培訓僅限于教學法研究,學科課程和教材教法的研究,偶爾安排一些心理學講座等等,并不能達到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要求。很多教師本身也不重視對自己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認為分數才是硬道理,忽視了在學生德育上的影響。

      2、教師培訓沒有形成有效模式

      目前任教的教師并非都出自師范院校,沒有學習過相關課程,而師范院校關于職業道德的課程不是必修課。所以現在在職教師的職業道德就容易受到質疑,也對培訓有了迫切的需要。有的已經開設的課程只停留在講授的層面,并沒有在實踐中運用,導致工作以后道德的缺失和教師失范現象逐漸暴露出來。

      三、 職業道德培養的幾點建議

      既然職業道德培養對于學生、教師和學校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就必須加強教師的師德培養。

      1、師范院校傳授師德知識要與實踐相結合

      學校在對教師進行道德培養的過程中應注意,不僅要開設相關課程,更要讓教師把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教書育人的過程之中。依靠實際鍛煉,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教授新的教育方法方式,做到與時俱進,用發展的思路來進行教育工作。

      2、集體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

      職業道德培養不僅局限在學校組織的課堂上,單純讓教師被動完成,教師也要主動地完善自我,嚴格地進行自我教育。這也是教師這個特殊職業特點對教師的要求。在自我教育中,教師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的效果也是集體教育無法達到的。通過自教互教提高水平。

      3、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

      社會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有著嚴格的要求,學校在對教師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具體化、人性化和特色化。學校要經常檢查、監督教師的道德行為,使工作落到實處。但也要注意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要愛護、關心教師,不能破壞教師的自尊心,這樣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把各方面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促進教育又快又好地發展。

      4、培訓要結合多種活動進行

      除了開展培訓班等理論灌輸形式的培養外,還應該組織一些生動形象的活動,比如參觀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展研討會,進行訪問學習或者開展競賽和檢查評比等活動。這些直觀和有特色的活動更易于讓教師接受,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起到教育作用。

      5、道德培養除了道德教育,還應與其他的教育相結合

      教師職業道德不僅僅是體現在教師的業務上,還體現在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師德教育貫穿于其他教育之中。在提高教師師德素質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同時,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也促進了整體職業道德的提高。各方面不斷促進和提高的過程才能使我們的教師們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四、 結語

      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是新一代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的有力保障,是新知識新文化的開創者,是社會不良現象的抵制者。

      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達到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和高期望,新一代的教師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師德修養,教育部門和院校就應該重視師德的培養。也正因為那些優秀的道德傳遞著,人們才會把教師職業贊為“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這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呼喚教育部門為師德建設創造更多機會和更完善的體系。

      【參考文獻】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師職業道德編寫組,西北大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1.教師的職業道德論文1500字

    2.論教師的職業道德論文

    3.論教師職業道德的有關論文

    4.試析教師的職業道德精神論文

    5.教師職業道德論文參考

    6.關愛學生是大學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淺析論文

    熱門文章

    22672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99re6|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99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blacked中文字幕| 国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国产一国产a一级毛片| 午夜视频体验区| 中国极品美軳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日本a免费观看| 日本护士激情xxxx|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卡1卡2卡3卡4卡5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工作女郎在线看|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桶爽视频 |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老外粗猛长爽的视频| 天堂网在线观看|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