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為主題的論文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會計人員只有進一步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牢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讓“誠實守信”這一道德規范深深植根于每個會計人員的心中,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才會躍上一個新臺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為主題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為主題的論文篇一
《會計職業道德的“倫理困境”問題分析》
摘要:在我國會計行業發展進程中,隨著近年來改革開放的推進,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在運用的過程中逐漸面臨著一個新的瓶頸問題——“倫理困境”。本文集中圍繞著會計職業道德準則運用過程中“倫理困境”的起源、發展以及所產生的嚴重后果問題進行了闡述與討論。系統的對“倫理困境”問題本身進行了分析,試圖找到“倫理困境”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如何解決“倫理困境”問題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會計執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倫理困境
中圖分類號:F2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一、會計職業道德準則運用面臨的“倫理困境”
針對“倫理困境”進行的研究,在西方倫理學界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在1999年時,美國社會工作協會(NASW)倫理守則(1996)修訂委員會主席FredericG.Reamer就給“倫理困境”這個詞下過一個定義:倫理困境,就是在一個具體行業中的專業核心價值對于專業人員所要求的責任與義務發生了對立與沖突;社會工作者在此時必須決定何種價值要被優先考量;而當某種方式采取行動的一個理由被不能按這種方式采取行動的一個理由抵消時,倫理困境就產生了。倫理困境的出現,體現了現代社會中價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特點。它的產生是社會工作過程中的必然產物。這種必然性是由其價值觀的沖突、專業的道德特點以及特殊的服務對象所決定的。在倫理困境中,專業的道德特質是倫理困境產生的基礎平臺,專業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則是倫理困境產生的直接誘因。而在會計行業中,倫理困境沖突的核心則體現在地位的公平和平等、會計服務的效用與效率、競爭與誠信等問題上。在具體會計工作中,企業的會計人員時常面臨著“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情形,在互不相容中難以抉擇,這種沖突的倫理困境既是實踐的困境,也是倫理的困境。
二、“倫理困境”問題的原因分析
1.思維誤區
在現階段,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在以這樣的時代潮流為背景下,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美德在現今的時代背景下,也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在這個過渡時期,財會領域為了更好與時代背景進行接軌,也在進行著大量的體制改革和新措施的頒布。而就在這舊體制已逐漸瓦解,新體制也還未形成的階段之中,會計執業人員的認識也就極易出現誤差了。有的會計執業人員會認為,趁著現在會計執業道德規范制度還未成形,不用那么較真,待制度完善定型之后,再循規蹈矩也不遲。這些錯誤認識的產生是“倫理困境”產生的根源所在。
2.從屬性地位
近年來,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趨勢。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發展的進程得到了不斷加快。但是,就在這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受雇于企業的會計人員與企業的關系也由過去的半獨立狀態轉變為密切的依附關系。企業執業人員越來越失去了最先的獨立自主的狀態,變得對于企業的命令言聽計從。正是在這種從屬性關系之下,使得會計執業人員在執業的過程中無法保持自身堅定的獨立性地位,處在對于企業領導的無條件服從中。這樣,會計執業人員陷入“倫理困境”之后,造成越來越多的造假賬、偷稅漏稅與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
3.溝通不暢
會計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相關法規準則來運行。而準則是死的,實際生活中所需經歷的實務卻又總是千差萬別的,與理論的運用總是有著一定距離的。因此,會計執業人員在處理實際會計事務中,時常會陷入不知如何抉擇的狀態;或是會面臨一些備受爭議還未被準則制度所規定的實務。會計執業人員局限于自身崗位上,僅依靠自身有限的會計專業知識,不與外界進行溝通,這樣,就在“倫理困境”之中,越陷越深了。
三、解決“倫理困境”問題的措施建議
1.會計職業道德理論體系的建立
所有的上層建筑都是以基本的理論為基礎的。因此,要建立一個全新而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首先,也必須要從基礎的理論建設開始。目前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準則的內容就是那么簡單的幾條,對于會計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具體復雜的實務不具有概括的能力。因此,我們需要重塑會計道德倫理體系,鼓勵更多的人去學習會計倫理理論以及對會計倫理理論進行更深層次的學術研究。只有這樣追根溯源的探究,才能從根本上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會計職業道德理論體系。
2.健全的會計督查體系的建立
“倫理困境”出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會計執業人員不具備完整的獨立性,總是從屬和依附于受雇的企業,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會計督查體系,可以分別對會計執業人員,企業領導者兩個方面進行督查,確保會計人員的地位總是獨立而不依附的存在。(1)咨詢與建議:職業道德準則發布后,會計執業人員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總會各式各樣的問題。職業道德準則本身的確會為執業人員提供一套框架,但理論運用到實際中仍然會存在著許多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必要的咨詢和建議就不可或缺。(2)監督與檢查:監督與檢查是督促會計執業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準則,確保職業道德規范得遵守的必要手段。對于會計執業人員,以及企業的領導人員,都應該適時的建立相應的監督體制進行不斷督查,防止出現“倫理困境”的情況。
3.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對于建立會計職業道德標準體系,我們還應該從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問題加以重視。會計人員作為特殊的從業人員,既需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也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在教育問題上,可以采用以下多種方式進行,如各類設有會計專業的學校,都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等等。
“倫理困境”問題的產生是必然而無法避免的。現今我國的經濟體制正面臨改革,新舊體制交替還未完全實現,因此,必然會出現一些法規制度無法顧及到的會計專業知識領域。會計人員在面臨“倫理困境”時應保持理性態度對待,明白面臨這樣的抉擇是再正常不過的,只要找準方法,“倫理困境”自然而然也就被破解。“倫理困境”的出現是由受雇于企業的會計執業人員的從屬性和會計職業道德準則不完善這二者相結合所出現的問題。因此,為了使得會計執業人員更好的執業,我們必須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進行修補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周葉.論會計職業道德[N].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5(26).
[2]劉秀蘭.會計人員的從屬性特征與會計職業道德[N].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2(25).
作者簡介:陶思宇,男,就讀于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專業。
明 揚,男,就讀于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李宇航,男,就讀于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為主題的論文篇二
《會計的職業道德問題分析》
摘要:我國會計行業正走向世界,會計職業活動不斷豐富和深化,會計職業關系也日趨復雜,人們對會計工作日益重視,對會計工作質量的期望和要求也日益提高,促使會計從業人員應誠實守信、堅持原則、客觀公正等,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顯得日益重要,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6-00-01
一、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會計職業活動內容將不斷豐富,社會對會計工作的職業技能和職業要求也越來越高,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也在揚棄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根據我國會計工作的特點,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如下:
(一)愛崗敬業
愛崗就是會計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并為做好本職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具體表現為會計人員對自己應承擔責任和義務所表現出的一種責任感和義務感;敬業是會計人員以從事會計工作為榮,敬重會計工作,具有獻身于會計工作的決心,因此愛崗敬業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出發點。
(二)誠實守信
誠實是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守信就是講信用、不失信,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會計是誠信行業,如果會計失之誠信,弄虛作假,欺詐舞弊,會計關系得以存在的基礎就會隨之崩潰,會計業的生命力也就隨之完結,因此對會計行業而言,誠實守信是行業生存的保證,它可以讓這個行業生生不息,不斷的發展和延續,這一點也是我國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八榮八恥”的內容之一,可見,我國對此教育提升為全民的教育。
(三)廉潔自律
自律是自律主體按照一定的標準,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過程,它的核心是用道德觀念自覺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會計工作的特點決定了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是會計人員的行為準則。會計人員整天與錢財打交道,經常會受到財、權的誘惑,若會計人員自律意志薄弱,很容易成為權、財的奴隸,走向犯罪的深淵,因此會計人員要做到清正廉潔,嚴格約束自己,嚴格自律,自我約束、抵制不正當的思想和行為,這樣才能要求別人廉潔,正確行使反映和監督的會計職責,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也是會計職業聲譽的“試金石”,會計人員的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高境界。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會計職業道德作為社會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完善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方面,在繼續深化會計法制建設的同時,需要大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它的意義如下: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能有效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1999年10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的《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首次將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的要求,寫進了《會計法》,這說明了職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過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把會計職業道德觀念灌輸到會計人員的頭腦中去,逐漸培養其職業道德情感,即要培養會計職業的榮譽感、責任感及對服務對象的熱情等的陶冶,樹立會計職業道德信念,從而提高會計人員的自我修養,有效地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措施
會計是一門不斷發展變化、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會計改革不斷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會計專業性和技術性日趨復雜,對會計人員所應具備的職業技能要求也越來高,加之新經濟事物不斷涌現,給會計科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給會計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做好會計工作,一方面需要有高超的職業技能;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兩方面是互相依存的,也就是說有良好的德行需有嫻熟的技能為依托,而高超的會計職業技能,要良好的道德品質來滋潤,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滋潤,技能越高,其破壞力越大,最終將毀掉會計職業。
三、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可以通過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逐步培養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樹立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使會計職業道德健康發展,具體措施如下所述: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不能脫離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職能和社會作用得以順利實現的重要環節,自我教育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認識,有利于進一步培養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有利于鍛煉堅強的會計職業道德意志,樹立堅定的會計職業道德信念,能夠培養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從而凝結成會計職業道德品質。要達到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會計人員對本職工作社會責任的認識,使其具有強烈的職業道德義務感,能做到有沒有社會輿論壓力、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應盡的職業道德義務。
(二)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根據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國家頒布的有關財會法規、制度要求,把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表現分為若干項目,并確定每個項目的評分標準,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組織程序,對會計人員的道德行為進行考核評分。形式上可采用自檢、互檢、明檢、暗檢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按標準打分,在上述評分基礎上得出一個綜合分,綜合評分應成為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借鑒國外的做法和經驗,通過會計職業組織實施職業道德約束
借鑒國外的做法和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會計職業組織實施職業道德約束,如在中國會計學會設立職業道德委員會,專司道德規范的制定、解釋、修訂和實施之職,其人員構成可配備一定的專職人員,同時聘請大量兼職專家,在各地會計學會也要設立職業道德,其人員構成參照中國會計學會職業道德委員會。各轄區內的涉及職業道德的案件由各省職業道德委員會處理,全國性的、跨省的及重大案件交由中國會計學會職業道德委員會處理,對于省會計學會職業道德委員會的處理存有異議者,可向中國會計學會職業道德委員會申請復議。